1月10日早盤收盤,國內期貨主力合約多數下跌,紙漿、滬鎳、豆二菜籽油跌超2%。漲幅方面,液化石油氣LPG)漲近5%,乙二醇(EG)漲超2%。

“待12月國內防疫政策轉向後,持續受到壓制的商用燃氣需求轉向,隨着元旦和春節兩個消費旺季來臨,其復甦的趨勢得到強化。另一方面,在12月海外市場開始大跌後,國內LPG化工利潤得到明顯修復,其化工需求也有所企穩。”國投安信期貨分析師李祖智表示。這一需求的恢復總體在市場預期之內,同時進口量在1月大幅下滑,使得國內市場出現明顯回暖。

國內液化氣現貨市場迎來開門紅,三級站補貨,國內餐飲以及運力有序恢復,商業用氣增加明顯。此外,運力的恢復有利於資源流通,廠家出貨難問題解決又逢終端採貨,現貨價格上漲。

隆衆資訊分析師常叢叢表示,國際液化氣市場在氣溫下降的有利條件下交易氛圍轉爲活躍,商談價格走高增加中國液化氣進口成本,同時國內進口量減少,截至1月5日,本月到港量共計27.7萬噸,同比增多15.18%,環比減少35.58%;進口碼頭庫存普遍偏低位,心態堅挺,國內外價格走高對期貨支撐明顯。

隆衆資訊統計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月9日,國內液化氣價格指數爲5412點,較12月31日上漲175點;華東地區民用氣價格指數爲4948點,環比上漲140點;山東地區民用氣價格指數爲5200點,環比上漲290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