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時報

幾個電話損失一千多萬,爲何知名私募大佬也躲不過電信詐騙?

近日,一份自稱安盛私募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鈕淵明的“本人聲明”PDF文件在網上瘋狂傳播。他講述了自己被自稱是“上海浦東分局警官”“專案檢察長”“上海中級人民法院法官”“檢察院金融局主任”審查的經歷,並繳納了高達1000萬元的保釋金,後續因資金不夠,又計劃向公司借錢逾300萬港元交“手續費”。

文件一出,不少網友評論爲“典型的電信詐騙套路”。受訪律師也向券商中國記者表示,從鈕淵明的描述來看,整個案件有許多不符合程序要求的地方,例如全程線上辦案、公安部門辦理涉密案件、偵察階段即進行檢察院介入等,流程疑點重重,且和電信詐騙的特點相吻合。

莫名其妙的1000萬元“保釋金”

在這份網上瘋傳的“本人聲明”PDF文件中,鈕淵明以第一人稱口吻自述了去年底發生在他身上的事情,落款時間爲2022年12月26日。

鈕淵明自我介紹稱,“本人於2020年10月在香港加入法國安盛集團旗下的安盛投資管理AXA Investment Managers (Asia) Limited,自2022年10月本人移居上海,自2022年12月起任安盛私募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公司法人;安盛海外投資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公司法人。”

2022年11月7日下午,他接到自稱香港特區政府衛生署灣仔防控中心職員方小姐的電話,稱其名下的某內地手機號登記的香港安心出行軟件顯示其在11月6日下午有密接記錄,要求鈕淵明與衛生署聯繫。

鈕淵明表示,11月6日其本人在上海(有人證物證)而非香港,而且沒有擁有以上手機號,因此懷疑是否發生身份信息外泄,被不法分子盜用,於是主動要求報案。

而這位自稱香港衛生署職員的方小姐主動幫鈕淵明連線了“上海公安局浦東分局李國興警官”,李警官告知鈕淵明,其身份可能與另一浦東分局正在承辦的某一高度機密級重大案件相關聯,李警官立即請示上級;11月7日17:21分,該案件開始由所謂的“浦東分局刑偵隊顧東隊長”接手,顧隊長隨即將案件彙報給了“專案檢察長高明”,高明也立即和鈕淵明開展了遠程面對面訊問。

在他們的引導下,鈕淵明爲了證明自己的清白,同時不對公司業務和聲譽產生影響,於是申請了取保候審,金額爲1000萬元人民幣。鈕淵明立即湊了1000萬元,打到了香港廉政公署的“指定賬戶”。

但事情到這裏還沒有結束。半個月後,“高檢察長”又通知他取保候審申請通過,稱他與此案無關聯,已脫離涉案嫌疑人身份,並表示1000萬保釋金可以歸還。但一位自稱“檢察院金融局梁浩軍主任”的人告訴鈕淵明,國家最新的反洗錢規定要6個月才能返還,但有個快速返還的辦法,需要再打額外30%的抵押保證金,約300萬元港幣,就能在2~48小時內完成程序、迅速退還之前的全部保證金。

鈕淵明表示,自己已經負債逾數百萬港幣,無法支付這筆錢,於是懇請公司緊急短暫借款300萬元港元。

在申請書最後,鈕淵明懇請公司在無觸及警方保密協議的情況下,予以其儘可能的法律支持,及取保財務背書(公司緊急短暫個人借款300萬港元),儘快爭取原路返還全部保釋金及歸還公司短暫個人借款,以儘快脫離困境,這便是這份“本人聲明”PDF文件的由來。

律師:“案件”流程疑點重重

“如果真如當事人所說,那大概率是碰到了電信詐騙。從這份聲明來看,整個案件有許多不符合程序要求的地方。”多名律師向券商中國記者表示,該“案件”的流程疑點重重。

浙江一律師事務所樂美迪律師指出,首先,“李警官”進行線上辦案不符合程序要求。不存在可以直接線上辦理的刑事案件,整個事件都是線上進行,完全不可能是警方在辦案,傳喚等都需要出示證件。

其次,文中所提到的“與某一高度機密級重大案件相關聯”“出示國家保密局保密協議條款同意書”等內容也並不合理。國安部門和公安部門分別辦理不同類型的刑事案件,不會由公安部門辦理涉及國家安全的案件,即使是涉及國家安全案件由國安部門辦理,也不會要求線上簽署所謂保密協議。

此外,刑事案件分爲偵查、審查起訴、提起公訴和審理等階段,偵查階段,除個別例外情況外,檢察院通常不會介入,不可能如聲明所述在第二天直接聯繫“高檢察長”,由檢察長進行訊問,檢察長親自辦案,通常也是不現實的。

最後,樂律師還補充指出了該聲明中幾處非常淺顯的漏洞。例如,如果真是浦東公安分局辦理的案件,保證金爲何交到廉政公署的賬戶;不存在“上海中級人民法院”這個法院,上海市一級的法院是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中級法院有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等;不會有1000萬元這麼高額的保證金等等。

上海正策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律師王慧慧向券商中國記者總結了電信詐騙的定義和特點。她指出,電信詐騙不是專業法律術語,而是公安機關在偵辦詐騙案件中對特定詐騙行爲的一種歸類。這類案件的特點是在整個詐騙犯罪實施過程中,犯罪分子與被害人並不直接見面,僅使用移動電話、微信語音等通訊工具進行溝通,通過遠程“指導”受害人完成轉賬等行爲實施詐騙。在這類案件中,犯罪分子往往會僞裝成公檢法人員,以案件偵查保密需要等理由,要求受害人切斷與外界的聯繫,從而斷絕了受害人獲得外界幫助,識破騙局的可能。

針對類似案件,王慧慧律師也給出了三點建議:

第一,在刑事案件中,當事人有聘請律師的權利,這種權利不受案件是否涉密的影響。特別是“公安機關”沒有對受害人限制人身自由,受害人完全可以與自己的律師聯繫獲取幫助。

第二,一般情況下,在刑事案件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辦案單位負責,互不干涉。偵查階段,一般是由公安機關負責辦理,即使檢察機關提前介入也僅僅是對公安機關的辦案程序進行監督,一般不會直接介入案件的偵查,與受害人聯繫。如果在同一時間,遇到了公安機關、檢察機關甚至法院都與你聯繫,那就要當心很可能是詐騙。

第三,不論什麼時候都可以撥打110報案,因爲110同樣也是公安機關。你可以向110覈實辦案警官的身份真僞,110的接線人員也會及時發現可能的電信詐騙。

安盛私募基金是去年新增備案外資私募

此次事件的主人公鈕淵明,自稱從2022年12月起任安盛私募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公司法人;安盛海外投資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公司法人。

券商中國記者從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官網查詢到,安盛私募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名爲“YUANMING NIU”,與網傳聲明中一致,其任職經歷也與網傳聲明相同。加入安盛之前,鈕淵明還在瑞士再保險有限公司、忠利國際保險有限公司、中意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中國太平洋保險(中國香港)有限公司、衆安科技(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香港)工作過。

公開資料顯示,安盛私募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是2022年新增備案的外資私募之一。這家成立於2016年底、註冊資本1050萬美元的管理人是一家外商獨資企業,其母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金融和保險集團之一——安盛集團旗下的資產管理板塊AXA Investment Managers,也就是AXA IM

另外一家任職高管的公司爲安盛海外投資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成立於2018年2月9日,註冊地爲上海。該公司爲安盛私募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目前有一隻產品正在運作中,安盛天元1號海外證券投資成立於2019年3月,主觀多頭股票策略。

AXA IM由法國安盛集團在1994年創立,目前在全球18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超過2400名員工,截至2021年底管理的資產規模超過6萬億元人民幣。法國安盛集團(AXAGROUP)是全球最大的金融和保險集團之一,總部設在法國巴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