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1月10日,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在其微信公衆號撰文稱,美國及歐盟等經濟體高通脹的主要原因是財政補貼而非量化寬鬆政策。李迅雷認爲,美聯儲2023年下半年降息的可能性不大,但在加息方面可能會相對審慎,同時傳遞仍將繼續加息的信號,以穩定市場預期。

李迅雷分析稱,儘管市場與美聯儲在通脹預期上出現了分歧,但要分兩種情況來判斷美聯儲的行爲。第一種情況,市場的預期錯了,通脹確實像美聯儲所預期的那樣居高不下,而且回落幅度非常緩慢,那麼,美聯儲確實就沒有必要馬上降息。第二種情況,市場預期對了,通脹超預期回落,即各項數據都暗示美國將出現經濟硬着陸。美國的資本市場特別關注時薪的變化,12月份平均時薪環比上漲0.3%,同比上漲4.6%,漲幅趨緩,這或許是上週五美股大漲的主要原因。但僅僅從這一數據還不足以證明通脹回落會超預期。

此外,從美國的隔夜利率的波動曲線預期看,2023年7月份開始下行,儘管美聯儲官員一再否定這一市場預期。

李迅雷認爲,即便美國通脹超預期回落,美聯儲可能仍不會在今年降息。美聯儲似乎總是滯後於市場變化而採取對策,也就是它需要等待多個宏觀數據確認之後才採取收縮或寬鬆的貨幣政策。

從邏輯上講,既然美聯儲開啓此輪加息週期是滯後於通脹率變化的,那麼,結束此輪加息週期可能也是滯後的。從歷史上看也是如此,美聯儲的貨幣政策通常是在市場不堪忍受時才決定加息或降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