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日報

傳藝科技1月9日披露的“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記載,在當日接受機構調研時,傳藝科技方面表示,2023年鈉電池實際出貨預期達到2GWh至3GWh.此外,公司方面還介紹,“從上週開始,陸續給客戶進行送樣,客戶主要類型是兩輪車和儲能領域,送樣的鈉電池價格一般比磷酸鐵鋰便宜25%至30%。”

去年12月份以來,寧德時代比亞迪、中科海鈉、維科技術鵬輝能源孚能科技、蜂巢能源、億緯鋰能多氟多普利特和衆鈉科技等多家公司宣佈了鈉離子電池量產的最新進展。此外,目前不少上市公司正積極推進鈉電池小動力場景的規模化應用,業內對2023年鈉電池量產持樂觀態度。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靂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2023年鈉電池將開啓規模化應用,也將有更多鋰電企業着手佈局鈉電池,推動其產業化進一步加速。

鈉電池成本將持續降低

近期,隨着鋰電終端需求低迷,鈉電池所使用的負極、隔膜、電解液、錳源、鐵源等材料價格也均有一定幅度下調。

上海鋼聯新能源事業部鈉電池分析師汪奇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鈉電池規模化生產後的平均成本比磷酸鐵鋰電池便宜25%至35%,磷酸鐵鋰電池平均成本在0.6元/Wh至0.7元/Wh。

汪奇認爲,傳藝科技鈉電池中試線成本應在0.55元/Wh左右,全部達產後能達到0.45元/Wh以下,達到相對磷酸鐵鋰電池成本約25%的降幅;而其他鈉電池企業生產規模達到5GWh至10GWh,成本水平才能符合市場預期。

對於鈉電池未來的價格走勢,汪奇認爲,本輪價格下調預計將持續到2月底,隨着下游逐步復工復產且臨近旺季,在需求的拉動下,3月份後鈉電池價格有望走強。不過,後續價格走勢還需根據鈉電池在小動力場景的規模化應用情況再做判斷。

汪奇表示,“鈉電池價格走勢取決於其市場化程度。定價合理與否也取決於應用場景,比如相對於動力電池,鈉電池目前定價較爲合理;但對於儲能,定價則偏高。”

北京特億陽光新能源總裁祁海珅向記者表示,鈉電池成本還需進一步降低。“比如在能量密度、穩定性、循環壽命上還需要逐步提升。”

小動力應用率先落地

傳藝科技“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還記載,“目前傳藝科技中試生產的產品已經達到超過5000次的循環壽命,可以滿足A00級車、小動力車、兩輪車和儲能的客戶使用需求。如果未來客戶需要更高的循環壽命,那麼公司將在二期的建設過程中,增加聚陰離子類電池產品的投入”。

“小動力場景主要包括兩輪電動車、小型電動工具等低性能、低容量的產品。成熟的應用案例,比如愛瑪電動車就由維科技術和浙江鈉創提供鈉電池技術支持。”在汪奇看來,今年下半年鈉電池可以實現規模化應用,2025年前後產量有望達到50GWh以上。

去年以來,已有多家鋰電企業宣佈鈉電池量產計劃。維科技術1月9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目前對於鈉電池的規劃產能是2GWh,投資金額預計爲6.8億元,主要面向低速車和儲能。”據瞭解,該2GWh項目將於2023年6月底量產。

汪奇認爲,2023年全國鈉電池產量可能在15GWh左右,3年至5年規劃產能則有望超過150GWh.“對於中下游企業,與低速動力、儲能領域的頭部企業進行合作存在機遇,這有利於產能儘早達產,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也有利於進一步挖掘鈉電池降本潛力。”汪奇說。

祁海珅表示,“隨着鈉電池在儲能領域、低速電動車等領域不斷滲透,可以促使鈉電池成本進一步降低。”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