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餘俊毅

近年來,上市公司利用閒置資金購買理財產品已成爲較普遍的現象,這也是上市公司進行現金管理的一種常用手段。比如,1月9日,朗科科技優彩資源蘇交科集團、威唐工業等多家公司均發佈了使用暫時閒置募集資金進行現金管理的公告。

記者根據Wind數據梳理發現,今年以來截至1月10日,已有87家A股上市公司購買了理財產品,合計持有153個理財產品,認購金額達136.7億元。從資金來源看,均是上市公司自有閒置資金。

具體來看,其中結構性存款認購金額達108.7億元,佔比超79%,是最受青睞的理財產品。此外,還有銀行理財產品被認購6.39億元,證券公司理財被認購6.05億元,暫無投資公司理財或信託理財產品被認購。

普益標準相關研究員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上市公司配置結構性存款主要是爲了提高閒置資金的利用效率。此外,結構性存款期限較短,具有流動性優勢,安全性相對較高。

對於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是否會面臨一定的風險或影響主業發展,零壹研究院院長於百程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上市公司購買低風險理財產品,是合理而科學的理財,並非不務正業。在購買理財產品時,產品的安全性和流動性是首要考慮因素。上市公司通過增發等募集資金之後,募集資金一般不會立即全部投入相關項目,在遇到大額募集資金閒置時,購買一些低風險的理財產品是合適的。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上市公司使用閒置資金購買理財產品已成爲較常見的操作,但去年也有部分上市公司遇到了理財產品到期無法兌付的情況。對此,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員、內蒙古銀行研究發展部總經理楊海平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未來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要注意合規性,建議在合規範圍內,選擇安全性、流動性好的理財產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