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徐金忠

見習記者 王鶴靜

截至1月10日,2023年已有興證全球基金、中歐基金等十餘家公募基金公司披露旗下基金投資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結果,涉及大金重工、君亭酒店、中國國航等多隻個股。 

上海證券相關人士表示,對比近十年的定增情況,2022年的折價率仍處於歷史上較高水平,預計2023年定增市場繼續回暖。

積極參與定增

截至1月10日,2023年已有十餘家公募基金公司相繼披露旗下基金投資非公開發行股票結果。根據Wind行業分類,公募基金參與定增個股覆蓋了發電設備、餐飲旅遊、食品、文化傳媒、航天軍工、化肥農藥、建築、家用電器、航空與物流等行業。 

根據1月4日披露基金公告,興證全球基金、財通基金、鵬華基金、中歐基金、建信基金、國海富蘭克林基金等公司旗下均有基金參與大金重工定增,包括興全社會責任混合、財通穩進回報6個月持有期混合、鵬華滬深港新興成長混合、中歐時代先鋒股票、建信新能源行業股票、國富深化價值混合等基金。 

從大金重工2022年12月29日披露的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發行情況報告書來看,本次發行價格爲37.35元/股,發行數量爲8208.83萬股。

1月5日,中歐基金、財通基金、招商基金相繼披露旗下部分基金投資君亭酒店非公開發行股票公告,包括中歐精選定期開放混合、中歐時代先鋒股票、中歐新趨勢混合(LOF)、招商產業精選股票、財通優勢行業輪動混合等基金。根據君亭酒店2022年12月28日披露的公告,本次發行價格爲58.59元/股,發行股票數量爲882.40萬股。 

此外,知名基金經理陳皓管理的易方達新經濟混合,知名基金經理梁躍軍管理的朱雀恆心一年持有,知名基金經理周海棟管理的華商新趨勢優選混合等基金分別參與了三角防務、祥源文旅、中國國航的定增。

定增資金創新高

iFinD數據顯示,以定向發行股份登記完成日爲基準,2022年公募基金參與定增的資金總額約爲1166.23億元,參與定增總次數爲714次,相較於2021年1100.29億元、2020年678.45億元的規模,2022年公募基金參與定增資金規模再創新高。

具體來看,財通基金、諾德基金、華夏基金、興證全球基金、睿遠基金、南方基金、廣發基金、博時基金、易方達基金、中歐基金爲2022年參與定增資金規模最大的前十家公募基金公司。其中財通基金、諾德基金參與定增資金規模均超過200億元,兩家公司參與定增的次數分別爲176次、165次。 

Wind數據顯示,以定增截止日期爲基準,2022年參與定增資金規模最大的項目爲睿遠成長價值混合投資金博股份非公開發行股票,定增價格爲266.81元/股。這也是除寧德時代外,2022年公募基金參與定增價格最高的個股,認購股數爲206.14萬股,資金總額爲5.50億元。

興全合潤混合投資大全能源、三安光電非公開發行股票的資金規模也比較大,定增價格分別爲51.79元/股、15.50元/股,定增資金規模分別爲4.19億元、3.85億元。

個股方面,Wind數據顯示,2022年公募基金投資大全能源、三安光電、安井食品、晶澳科技愛爾眼科等非公開發行股票的資金規模較大,均超過15億元,涉及半導體、食品、醫療保健等行業。從持股數量上看,公募基金2022年認購TCL科技、三安光電、吉祥航空、華峯化學、愛爾眼科等非公開發行股票的股份數量較多,均超過5000萬股。

看好A股後市

近期,基金機構密集發佈對於2023年的市場研判。

建信新能源行業股票基金經理陶燦表示,今年A股市場有望逐步進入風險偏好提升和盈利驅動行情。在經濟信心逐步修復、生產生活重回正軌的大背景下,成長、消費等板塊有望出現結構性機會。

在具體行業配置上,陶燦建議關注三大結構性機會:一是產業升級,2023年製造業產業政策或依然暖風頻吹,且整個製造業或經歷庫存見底回升的有利態勢;二是消費升級;三是地產行業,在2022年房地產金融政策持續優化背景下,2023年這些政策終將發揮應有作用,對於地產行業的信用修復和擴張都會形成有力支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