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去年12月,馮柳豪擲4.3億元參與“心頭好”恆立液壓的定增,彼時引起市場熱議。然而,從恆立液壓最新前十大股東情況來看,馮柳已悄悄賣出此前在二級市場買入的所有股份,徒留762.41萬股,而這正是他此前參與定增獲配的需要鎖定的股數……

馮柳左手買 右手賣

去年12月29日,恆立液壓發佈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發行情況報告書,此次定增的發行價爲56.4元/股,發行價格不低於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不含定價基準日)公司A股股票交易均價的80%,即不低於51.42元/股,發行股數爲3546.1萬股。

其中,馮柳管理的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獲配762.41萬股,獲配金額爲4.3億元。值得注意的是,獲配的定增股份6個月內不允許轉讓。

此次發行完成後,根據恆立液壓模擬測算(僅以2022年9月30日數據測算,不考慮其他因素),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持股數量爲2912.41萬股。

恆立液壓是馮柳備受關注的重倉股。具體而言,2021年二季度末,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成爲恆立液壓新進前十大股東,持股數量爲630萬股,2021年三季度大舉加倉,持股數量增至5000萬股,2021年四季度、2022年一季度均略微增持。但馮柳從今年二季度開始減持,三季度更是大舉減持近3000萬股。

有意思的是,在市場熱議馮柳終於再次大幅加倉恆立液壓的時候,他已不動聲色賣出大半股份。根據恆立液壓最新發布的非公開發行股票發行結果暨股份變動公告,截至1月6日,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最新持股數量爲762.41萬股。

762.4萬股正是馮柳參與定增獲配的股份,這也意味着馮柳賣出了此前在二級市場買入的所有股份,併成功鎖定了定增折扣收益。

從恆立液壓最股價表現來看,近期反彈較爲強勢。自去年10月11日以來,截至今年1月11日中午收盤,股價漲幅超過50%。恆立液壓最新的股價是66.89元/股,定增機構浮盈已較爲豐厚。

業內人士判斷,馮柳或是在恆立液壓股價大幅上漲過程中近期賣出,因爲定增發行價格是56.4元/股,馮柳大概率不會在二級市場低賣,再以更高的定增價格買回來,其很明顯是爲了獲取定增折扣收益,降低持倉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這並不是馮柳第一次通過參與定增降低成本。類似的劇情此前也曾上演過。例如,去年7月,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參與了復星醫藥的定增,獲配4761.9萬股。截至去年7月27日,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共持有復星醫藥5261.9萬股,截至去年9月底,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持股數量變爲4761.9萬股,馮柳又是隻留下參與定增獲配的股份。

機構盯上定增折扣

參與定增獲取折扣收益的並不只馮柳一人,梳理發現,藉助定增低位建倉已成爲不少機構採取的投資策略。

以公募基金爲例,2022年公募基金參與定增資金規模再創新高,今年熱情不減。2023年開年以來已有興證全球基金、中歐基金、易方達、廣發等十餘家基金公司密集披露旗下基金投資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的詳細結果,涉及大金重工、中國核建中國國航,君亭酒店等多隻個股。

例如,1月4日,興證全球基金髮布《關於旗下部分基金投資大金重工非公開發行股票的公告》,其中季文華管理的興全社會責任混合、興全合豐三年持有混合兩隻基金均獲配160.64萬股,陳宇管理的興全精選混合獲配107.1萬股。

除了興證全球基金以外,周蔚文管理的中歐明睿新常態混合、中歐時代先鋒股票,劉曉管理的富蘭克林國海深化價值混合等亦參與了大金重工的定增,獲配股數均超過100萬股。

類似的還有,君亭酒店也吸引了多家機構參與定增。老將周蔚文繼續出手,他管理的中歐時代先鋒股票獲配78.51萬股,中歐新藍籌混合獲配61.44萬股,賈成東管理的招商行業精選股票獲配3.92萬股。

除此以外,百億級基金經理陳皓管理的易方達新經濟混合,老將梁躍軍管理的朱雀恆心一年持有,百億級基金經理吳遠怡管理的廣發價值核心混合等分別參與了三角防務、祥源文旅、中國東航的定增。

知名投資人王國斌管理的專戶新產品泉果基金桃源一期今年也多次參與定增,王國斌曾解釋參與定增建倉的原因。“通過參與定增的方式佈局一些交投不活躍但市值明顯具備上行空間的標的,以求獲得充足和合理的配置。”

展望今年的定增市場,財通基金基金經理曹玉龍表示,新一年的定增儲備項目較爲充裕,或正處於蓄勢待發階段。他建議關注定增標的的安全邊際,可以從基本面、行業景氣週期、折扣水平、估值水平等維度評估定增標的的安全邊際。

看多、進攻!李蓓幾乎滿倉,再喊牛市起點!林園、高雲程也發聲!

近日,多家明星私募2022年12月月報出爐,其對2023年的佈局動作隨之曝光。

半夏投資旗下產品月報顯示,截至2022年末,組合權益淨倉位接近九成。半夏投資創始人李蓓認爲,當前A股市場站在新一輪長期牛市的起點。無獨有偶,石鋒資產合夥人崔紅建管理的產品月報也顯示,2022年12組合倉位提高近16個百分點。

明星私募做多的同時,千億級私募景林資產合夥人高雲程、林園投資創始人林園、合遠基金掌門人管華雨等多位私募大佬也罕見發聲看多。記者採訪獲悉,截至12月末,多家百億級私募倉位增強進攻性,且加快調研節奏,積極佈局2023年市場機會。

頭部私募“組團”做多

近日,渠道人士透露,半夏投資旗下部分產品月報出爐,加倉態勢明顯。

月報顯示,截至2022年末,半夏投資旗下宏觀對沖產品權益類淨倉位達87.8%,相比於11月末79.1%的淨倉位,提升了8.7個百分點。

半夏投資創始人李蓓在月報中表示,A股市場大概率已走過了最低點,正站在新一輪長期牛市的起點。未來中國股票市場的行情將圍繞風險偏好修復,以及經濟和企業盈利企穩回升而展開。

“目前各大指數估值基本回到了2022年9月初的水平,中國相關股票市場的第一步修復已經基本完成,經濟和企業盈利企穩則還等待一段時間。”李蓓認爲,後續融資需求難以突然大幅增長,中國經濟的復甦過程將較爲溫和,疊加利率沒有太大向上壓力,因此股票市場後續一段時間的上漲大概率是溫和、震盪的。

值得一提的是,李蓓的加倉動作並非頭部私募中的孤例。近日,渠道人士透露的石鋒資產月報顯示,石鋒資產合夥人崔紅建管理的產品12月股票倉位顯著提升,從43.82%升至59.68%。

滬上另一家明星百億級私募月報也顯示,截至2022年末,該私募連續兩個月加倉。

據私募排排網最新統計數據,截至2022年12月30日,百億級私募倉位指數爲77.79%,相比於12月2日提升2.12個百分點,規模在50億-100億元區間的私募倉位指數爲75.95%,相比於12月2日提升2.53個百分點。

明星基金經理樂看市場

除了加倉,諸多明星基金經理開年以來還罕見發聲,看多2023年市場。

“2022年組合錄得負回報,但是以現在的估值和基本面爲起點,2023年是一個值得期待的雙擊之年。”近日,景林資產總經理高雲程表達了對今年市場的樂觀預期。

他分析稱,美國通脹見頂和經濟衰退會抑制美聯儲對流動性的收緊,中國國內爲經濟復甦所採取的一系列穩增長政策,也將爲股票市場提供相對寬鬆的流動性環境。與此同時,自去年10月底以來,部分重要行業性的政策出現明顯拐點,中國境外上市資產的風險也隨着港股市場的預期穩定而逐步化解。“基於這些改善因素,中國在境內外上市公司的估值錨重新有了着陸點,2023年市場充滿希望,我們又可以專注於企業基本面研究了。”

高雲程認爲,數字經濟、品牌消費品和中國優勢製造業三大領域存在機會,具體來看,大型數字娛樂平臺、零售服務平臺,交際屬性的酒、體育服裝,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等板塊值得關注。

林園也比較看好2023年的股市表現。他表示:“隨着宏觀環境好轉,今年市場將會修復到正常水平,受壓制的大多數行業估值有望恢復至三年前的水平,從而帶動市場今年整體上一個臺階。”

具體到投資機會,林園稱2023年看好兩條主線,一是此前受壓制較爲嚴重的行業,如房地產、白酒等;二是未來市場不斷擴大、需求持續增長的行業,比如醫療醫藥板塊。

部分風險點需緊密跟蹤

在樂看機會的同時,部分機構還提示,2023年需緊密關注經濟修復情況、美國衰退程度等宏觀變量。

滬上一家明星百億級私募創始人坦言:“目前市場一致預期2023年市場有望提供不錯的收益,但經過反彈後,後續收益預期取決於宏觀環境的實際變化,比如消費能否穩步復甦、地產投資何時企穩、美國衰退程度及出口對國內經濟的影響程度等,當前這些變化尚不明朗,因此組合會保持均衡配置和靈活的倉位應對。”

鶴禧投資也提示,雖然近期美國通脹變化和美債收益率曲線給出的信號顯示,美聯儲加息在2023年會明顯緩解,但美聯儲極有可能在全年持續保持高位利率,直至今年12月左右再開啓降息週期,因此,投資者對由此引發的美股盈利下調和全球經濟衰退需更加警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