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參考報

在工信部近期公佈的45個國家先進製造業集羣名單中,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多個產業集羣上榜,包括深圳新一代信息通信集羣、無錫物聯網集羣、合肥智能語音集羣、杭州數字安防集羣等。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我國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羣正加速成長,爲經濟穩增長促轉型提供有力支撐。

創新活力持續釋放

在中國聲谷(合肥智能語音集羣)展廳內,一款“能聽會動”的鼠標引人注目。按住鼠標下達語音指令,“請幫我訂一張今天16點從合肥去往南京的火車票”,電腦顯示屏上即刻打開了某購票網站。對着鼠標說話,電腦屏幕上就會出現想看的電視劇、想聽的音樂、想瀏覽的網站。

在安徽合肥,類似的智能場景並不少見。工地上,智能安全帽集高清視頻採集、無線通信、定位等功能於一體,可對施工作業現場進行實時監控。廠房內,智能應急布控球可用於應急救災等場景,對受災點進行立體化監控。這背後,是合肥智能語音集羣不斷突破數字技術的創新應用。

“集羣以智能語音爲引領,同時在量子計算、深度學習等核心技術領域持續突破,已聚集了一批創新型企業,擁有一批具備產業化條件的科研成果。”安徽省經信廳規劃處相關負責人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截至2022年6月,合肥智能語音集羣累計有10萬臺(套)創新產品在全省16地市開展示範應用。依託龍頭企業科大訊飛打造的智能語音開放平臺,各類行業解決方案/AI產品累計覆蓋終端設備超過36.6億個。

當前,多地數字產業集羣加快形成,創新動能持續釋放。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杭州數字安防產業集羣有國家級創新載體44個、省級創新載體186個,2021年新增發明專利4000餘個。在青島智能家電產業集羣,依靠海爾、海信、澳柯瑪等龍頭企業帶動,創新鏈不斷延伸,目前集聚國家單項冠軍企業(產品)17個、規上企業641家、高新技術企業1297家,覆蓋青島及膠東經濟圈40餘個工業園區。

“數字產業集羣最核心的競爭力在於科技創新。”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數字經濟戰略研究室主任高嬰勱表示,集羣以大企業或大平臺爲引領,推動產業鏈上下游網絡化協作和跨產業鏈合作,不斷吸引更多資源要素集聚發展,有助於協同攻關、知識擴散、激發創業,形成“創新驅動—產出增長—價值鏈水平提升”的良性循環。

構築增長新引擎

不久前,浙江省“十鏈百場萬企”系列對接活動之數字安防產業鏈專場在浙江杭州舉行。現場,數字安防產業鏈一批產學研合作項目、產融合作項目簽約,意向金額超200億元。

數字安防是杭州最具標誌性的產業之一。近年來,數字安防產業集羣不斷發展壯大,2021年杭州共有視覺智能產業重點企業1500多家,全市泛安防產業整體規模超6000億元。

杭州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目前集羣已初步形成從上游算法、芯片、傳感器,到中游前端攝像機、後端存儲錄像設備、中控顯示設備,再到下游系統集成、雲平臺、運營業務的全產業鏈體系,上下游企業合作緊密。海康威視等頭部企業加速向物聯網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基於視覺技術延伸出智能網聯汽車、工業機器人、特殊成像等新業務。

從多地數據看,數字產業集羣在產業規模和綜合競爭力等方面均具備較強的引領力和帶動力。合肥智能語音集羣2021年主營業務收入1378.6億元,入園企業達1423家,連續五年產值、企業增長率超30%。深圳新一代信息通信集羣引領全市信息通信產業發展,2021年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增加值5641.6億元。2021年,青島智能家電產業集羣主導產業工業總產值2620億元。

“數字產業集羣在加速產業規模壯大、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等方面能夠發揮引領和輻射效應。”高嬰勱說,產業集羣依託生產平臺和協作網絡,建立起產業、科技、資金、人才要素充分流通體系,促進區域內外生產、分配、流通、消費有效循環,從而助力暢通區域經濟循環,帶動區域經濟增長。

打造世界級數字產業集羣

記者注意到,多方正加緊謀劃部署,明確數字產業集羣下一步發展目標。

工信部部長金壯龍表示,2023年將推動數字產業創新發展。聚焦集成電路、5G、新型顯示等重點領域,提升基礎軟硬件、核心電子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和智能製造裝備供給水平。研究制定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配套政策,打造世界級數字產業集羣。

據悉,青島將激勵行業龍頭企業制定實施創意發展方案、企業倍增計劃,聚力打造智能家電產業領軍企業,引導大中小企業開展“協同創新、模式創新、生態創新、共享創新”融通發展,形成“多梯次”產業發展模式;南京將聚焦推進軟件名城提質升級,建設萬億級國家軟件和信息服務集羣;杭州將進一步在工業互聯網、投融資服務、人才供給等體制機制方面開展試點探索,深化集羣產業鏈供應鏈生態體系建設。

“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羣,需兼顧發展規律和特色引領,從先進性、數字化、中高端等角度提升和發展。”高嬰勱表示,需要進一步加強先進要素匯聚,面向集羣吸納技術、數據、人才、服務等創新資源,加大對前沿技術、關鍵技術持續投入;搭建覆蓋集羣主體、提供全要素服務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推動集羣全鏈條數字化轉型,引領集羣向更高質量、更高水平邁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