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張琪 徐芸茜 北京報道

今年首宗軍工央企重組重磅誕生,打響2023年國企改革第一槍。

1月9日晚間,中直股份發佈公告稱,公司擬向控股股東中航科工發行股份購買其持有的昌飛集團92.43%的股權、哈飛集團80.79%的股權,擬向實際控制人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發行股份購買其持有的昌飛集團7.57%的股權、哈飛集團19.21%的股權。交易完成後,中直股份將持有昌飛集團100%股權、哈飛集團100%股權,昌飛集團、哈飛集團將成爲上市公司全資子公司,實現中航工業集團直升機業務A股整體上市。

本次籌劃的資產重組,實現了兩大直升機總裝集團的優質資產注入,提升了公司整體業務實力及市場價值。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研究員吳剛梁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本次重組有利於中直股份做精做強主業,實現資產板塊歸屬清晰,將資產向優勢企業集中。今年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主要是鞏固深化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成果,根據形勢變化,以提高核心競爭力爲重點而展開。”

直升機業務進一步整合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中直股份發佈資產重組公告的前三天,航空工業集團剛剛入股昌飛集團、哈飛集團。

1月6日,航空工業、中航科工及昌飛集團簽署增資協議,約定航空工業以國家通過其已投入的國撥資金對昌飛集團增資1.246億元左右,增資後航空工業將持有昌飛集團7.57%股權;同日,航空工業、中航科工及哈飛集團簽署增資協議,約定航空工業以國家通過其已投入的國撥資金對哈飛集團增資6億元左右,增資後航空工業將持有哈飛集團19.21%股權。

此次交易完成後,昌飛集團、哈飛集團將成爲中直股份全資子公司,中直股份控股股東中航工業集團還將實現其直升機業務A股整體上市。

可以看出,在經過了一系列的重組之後,中航工業直升機業務終於完成了“借殼上市”。作爲國內領先的直升機和通用飛機系統集成和整機產品供應商,中直股份始終重視直升機相關業務,公司核心產品涉及直升機零部件製造、民用直升機整機、航空轉包生產及客戶化服務等業務。

同時,此次被收購的昌飛集團和哈飛集團在直升機領域也有着重要發展意義。二者均是我國直升機科研生產基地,主要從事多款直升機的研發、生產及銷售。資料顯示,昌飛集團主要產品有“直8、直10、直11”軍用直升機、“AC313、AC311、AC310”民用直升機等,是中國大型運輸直升機和第一款專用武裝直升機誕生地,直10系列直升機曾榮獲國防科技進步特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而哈飛集團創建於1948年,是我國“一五”時期156個重點建設項目之一,主要產品有“直9系列、直19”軍用直升機,“AC312系列、AC352”民用直升機和“運12E、運12F”固定翼飛機等。

近兩年,昌飛集團和哈飛集團業績均在穩定增長。前者2020年、2021年分別實現營收107.02億元、137.18億元,分別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2.02億元、2.64億元。後者2020年、2021年分別實現營收81.58億元、102.31億元,分別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1.23億元、1.03億元。

從航空工業的資產重組戰略上來看,先是吸收合併直升機業務優勢企業,再將整合後的直升機業務“借殼”上市,整合速度之快,效率之高一目瞭然。中直股份表示,本次交易將注入航空工業直升機領域優質資產,進一步實現航空工業直升機業務的整合,提升上市公司研發創新能力、資源整合能力。通過專業化整合,支持直升機產業整體結構體系,做強做精主業,打造專業化領航上市公司。吳剛梁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本次重組有利於其做精做強主業,實現資產板塊歸屬清晰,將資產向優勢企業集中。”

央企上市將成爲今年重點

作爲今年的首例央企重組案例,中直股份無疑打響了2023年國企改革的第一槍。

1月5日,國務院國資委在京召開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上提出,全面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乘勢而上組織開展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切實加大科技創新工作力度,着力打造一批創新型國有企業,推動中央企業經濟增長強勁向上,爲續寫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蹟新篇章貢獻更大力量。

今年新一輪的國企改革與去年的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重點有所不同。“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主要是鞏固深化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成果,根據形勢變化,以提高核心競爭力爲重點而展開。因此,與去年相比,在中央企業重組併購方面,將是以市場化方式推進戰略性重組與專業化整合,優化提升關係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和國計民生重點領域佈局比重,加快打造現代產業產業鏈鏈長企業。”吳剛梁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同時,從今年首宗國企改革案例來看,2022年國資委重點強調的央企上市也將繼續成爲國企改革的重點工作。2022年5月,國資委印發《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質量工作方案》,其中提到對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質量工作作出進一步部署。方案要求,聚焦影響央企控股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短板弱項,在3年內分類施策、精準發力,推動上市公司內強質地、外塑形象,爭做資本市場主業突出、優強發展、治理完善、誠信經營的表率,讓投資者走得近、聽得懂、看得清、有信心,打造一批覈心競爭力強、市場影響力大的旗艦型龍頭上市公司,培育一批專業優勢明顯、質量品牌突出的專業化領航上市公司。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衍行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國資委鼓勵央企上市的重大意義在於典型引路,發揮上市公司在央企中的‘頭雁效應’,特別是央企上市公司在踐行新發展理念上的帶頭示範作用極爲明顯;其次,央企上市有利於提高央企的直接融資能力,提高上市央企的信譽和知名度,促進上市公司改善經營管理,增強上市公司的籌資能力。同時,大大降低了間接融資成本。”

王衍行還指出,央企上市代表着規範,被公開監管可增強上下游對企業的信任力,提升企業對上游、下游的融資、銷售能力。央企上市公司是我國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提升價值創造能力、發揮上市平臺功能、優化股東回報、履行社會責任等方面發揮了引領示範作用。

責任編輯:徐芸茜 主編:公培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