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電測(300114.SZ)2023年1月12日停牌,在醞釀大招。

根據1月11日晚間公告,中航電測正在籌劃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事項,因有關事項尚存不確定性,爲了維護投資者利益,避免對公司證券交易造成重大影響,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的相關規定,經公司申請,公司股票自2023112日(星期四)開市時起開始停牌。公司預計在不超過10個交易日的時間內披露交易方案,即在202322日前按照《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26——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的要求披露相關信息。

中航電測同時還表示,若公司未能在上述期限內召開董事會審議並披露交易方案,公司證券最晚將於202322日開市起復牌並終止籌劃相關事項,同時披露停牌期間籌劃事項的主要工作、事項進展、對公司的影響以及後續安排等事項,充分提示相關事項的風險和不確定性,並承諾自披露相關公告之日起至少1個月內不再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那麼,中航電測策劃的收購標的物是什麼呢?根據公告,標的資產初步確定爲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成飛集團”)的100%股權。此次交易前,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空工業集團”)持有成飛集團100%股份,爲成飛集團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

從天眼查看到,航空工業集團實由國務院國資委全資控股。成飛集團也還持有中無人機(688297.SH)26.41%的股權,系中無人機的控股股東。成飛集團的註冊資本爲17.29億元,公司參保人數13894人。

根據成飛集團官方網站,公司創建於1958年,是我國航空武器裝備研製生產和出口主要基地、民機零部件重要製造商,國家重點優勢企業。成飛集團在軍機方面,研製生產了殲5、殲7、梟龍、殲10等系列飛機數千架,殲-10飛機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國外軍機用戶達十多個國家。成飛集團在民機方面,與成飛民機公司一道承擔了大型客機C919、新支線客機ARJ21、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機頭的研製生產,公司是國際一流的民機大部件供應商,累計生產交付民機轉包產品一萬多架份。同時成飛集團也大力發展無人機產業。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末,成飛集團總資產爲1511.8億元,淨資產143.52億元。2021年度,成飛集團淨利潤爲9.889.77萬元。而據天風證券研報預測,成飛集團預計市值將達2000億元。

如此重磅,已經有投資者在暢想復牌後中航電測的表現了,拭目以待。截至2022年12月30日,中航電測的股東總戶數爲3.01萬戶。

就中航電測自己而言,公司主營業務是電阻應變計、應變式傳感器及汽車綜合性能檢測設備等應變電測產品及相關應用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控股股東漢中漢航機電有限公司,持股26%,實際控制人同樣是航空工業集團,最終控制人國務院國資委。2022年前三季度的營業收入爲14.54億元,同比下滑5.87%,淨利潤1.95億元,同比下滑27.2%。中航電測的註冊資金爲5.91億元,員工人數3501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