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奧運會男單乒乓球決賽,馬龍四比二戰勝樊振東,他在衛冕冠軍的同時也將自己的地位提升到一個新高度。

有些球迷認爲馬龍已經夠好的了,這次還讓樊振東奪冠,好讓樊振東完美接班,可是如果那樣好嗎?讓我們看看馬龍自己和別人對馬龍的評價再下結論吧!

三十三歲的他在東京奧運會週期也經歷了低谷和傷病的困擾,膝蓋的手術令他多半一年都無法打球,但馬龍以超乎常人的意志力克服了困難,並通過艱苦的訓練重新找回了自己。

本次東京奧運會奪冠後,瑞典記者採訪馬龍說瓦爾德內爾稱讚他打了一場偉大的比賽。,馬龍說,雖然他與瓦爾德內爾所處的時代不同,但他仍然從瓦爾德內爾身上學到了許多東西,像乒乓球藝術化、以及對比賽的態度和對乒乓球的理解。

與此同時。奧恰洛夫也讚揚馬龍取得了偉大成就。他說在過去的十年裏,我們一直在世界上的每一個大洲比賽。可以說馬龍對乒乓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是一位了不起的球員。奧恰洛夫說他個人認爲馬龍是歷史上最偉大的乒乓球運動員,他是我們的榜樣,也是我和其他運動員的榜樣。

內斂、低調、謙虛、堅韌,馬龍的這種性格成就了偉大的馬龍,《東京乒乓球新聞》"曾經用二次元"六維雷達圖,從力量、速度、技巧、發球、防守、經驗六個方面,分析各大乒乓選手實力,只有馬龍的邊框是全滿,他的能力撐爆"六邊形",因此馬龍被稱爲"六邊形戰士"。

全能戰士馬龍從一出道開始就十分重視每一場比賽,任何一場比賽,只要參加他就不會輕言放棄,更不會隨便讓球給對方,馬龍曾經說了這樣一句話:"競技體育對對手最大的尊重就是全力以赴,我覺得我們都做到了"。其實像樊振東、馬龍、奧恰洛夫等已經達到這樣水平的選手,他們對於職業道德與體育精神更加尊重,讓別人球或者別人讓球會讓自己良心不安,那不是雙方想要的,只有憑藉自己的實力拿到冠軍纔是令人欽佩的。

因此,針對有些球迷批評馬龍不懂得讓球,不給年輕人讓路等言論,我要說這些人都是僞球迷,這些人三觀是有問題的,樊振東輸球並不是輸在硬實力上,而是輸在綜合能力,技戰術和對於對手的瞭解等方面,這也正是樊振東需要提高和學習的地方,相信樊振東從中會感悟很多,今後也會全面提升自己,也會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時代。

所以,各位球迷要客觀看待,既要爲馬龍點贊,也要激勵樊振東繼續前行,爲國乒做出更大貢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