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分析|去年民企外貿佔比提升,今年出口走勢或呈現“前弱後強”

來源:澎湃新聞

1月13日,海關總署發佈的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中國進出口總值6.31萬億美元,同比增長4.4%。其中,出口3.59萬億美元,同比增長7%;進口2.71萬億美元,同比增長1.1%;貿易順差8776億美元。

按人民幣計價,進出口總值42.07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7%,首次突破40萬億元人民幣關口。其中,出口23.97萬億元,增長10.5%;進口18.1萬億元,增長4.3%。

具體到12月,按美元計價,中國進出口總值5341.4億美元,同比下降8.9%。其中,出口3060.8億美元,同比下降9.9%;進口2280.7億美元,同比下降7.5%;貿易順差780.1億美元。

按人民幣計算,12月進出口總值3.77萬億元,同比增長0.6%。其中,出口2.16萬億元,下降0.5%;進口1.61萬億元,增長2.2%;貿易順差5501.1億元。

去年12月汽車出口亮眼,全年民企外貿佔比提升

2022年12月,中國出口3060.8億美元,同比下降9.9%;同比增速較11月下行1個百分點,連續第三個月同比負增長。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鄭後成對澎湃新聞表示,12月中國出口增速面臨“多空交織”的局面,其中,利空壓力大於利多支撐力。具體看,12月摩根大通全球製造業PMI錄得48.6,連續4個月在榮枯線下持續下探;12月美國ISM製造業PMI錄得48.4,連續2個月在榮枯線下持續下探,表明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需求持續收縮,對12月出口金額當月同比形成利空。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也對澎湃新聞表示,12月出口同比下滑,主要受海外需求放緩影響。去年海外普遍面臨高通脹,主要央行轉向激進收緊政策,前幾年空前規模的刺激政策效果逐步消退;這使得去年下半年主要經濟體需求放緩。疊加前年12月中國外貿出口強勁反彈,導致基數抬升。

從主要商品出口看,周茂華表示,12月服裝鞋帽、玩具等勞動密集型出口同比增速下滑幅度有所收窄;機電出口產品中的汽車等出口同比保持強勁增長。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澎湃新聞表示,12月中國出口的亮點主要體現在汽車出口方面,當月汽車出口金額同比大增90.7%,出口數量增長77.9%,呈現量價齊升局面,反映國內以新能源汽車爲主的汽車產業升級對外貿促進作用明顯。

“12月出口3060.8億美元,遠高於近五年同期均值2773億美元,處於歷史同期次高,說明2022年12月外貿出口實際規模並不低。”周茂華表示,2022年外貿是在海外需求放緩、疫情和地緣衝突超預期擾動,貿易摩擦等複雜環境下實現的,反映中國外貿韌性足。

周茂華還表示,中國外貿結構持續優化。外貿夥伴多元化,東盟、一帶一路貿易規模保持較快增長;國內機電產品佔比穩步提升;民營外貿企業佔比也在持續提升。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呂大良表示,2022年,民營企業進出口規模所佔比重達到50.9%,較上年提高了2.3個百分點,年度佔比首次超過一半,對中國外貿增長貢獻率達到80.8%。

“這幾年我國外貿企業面臨的困難增多,包括疫情擾動、海外需求波動、貿易摩擦、地緣衝突等。但從結果看,我國外貿出口強勁表現明顯超預期,充分展現外貿韌性。”周茂華說,外貿企業積極應對困難挑戰,提質增效;海外倉、跨境電商等一系列外貿新模式不斷湧現,外貿適應全球市場變化能力不斷增強。

去年12月進口跌幅收窄

2022年12月份,進口2280.7億美元,同比下降7.5%;降幅較11月收窄3.1個百分點。

王青表示,從進口需求和價格因素兩方面分析,均不支持做出12月進口勢頭回升的判斷,當月進口額同比降幅收斂,主要與基數走低有關。同時,疫情防控政策優化帶動海關清關速度加快,部分大宗商品供給節奏以及今年春節提前至1月,春節前存在備貨需求等因素,也對12月進口增速有所提振。

從進口需求看,王青表示,12月疫情影響工業生產和消費,當月製造業PMI生產和新訂單指數均在收縮區間進一步下探,供需兩端景氣同步下滑,這也導致內需對進口需求的拉動繼續減弱。進口需求不振也反映於12月PMI進口指數在收縮區間加速下探,較上月下滑3.4個百分點至43.7%,爲年內除4月外最低值。

從價格因素看,王青表示,12月原油價格環比跌幅較大,拖累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整體走弱。與前三季度價格水平以及30%-50%左右的同比漲幅相比,四季度大宗商品價格及其漲幅明顯下了一個臺階。再加上原油、大豆等中國主要進口商品價格走低,12月價格因素對進口同比增速的拉動作用難言提升。

從主要商品進口情況來看,原油方面,王青表示,由於12月初的OPEC+會議上並未決定進一步減產,加之需求走弱,12月中上旬國際油價持續下跌,月均值較上月下跌約12%。從四季度來看,當季油價均值從三季度的101美元/桶降至89美元/桶,同比漲幅收斂25.6個百分點至11.5%。在此背景下,12月中國原油進口價格繼續走低,同比漲幅亦延續放緩。

周茂華也表示,12月進口同比下滑,主要原因包括:國內遭遇疫情等短期因素,內需偏弱影響進口需求,國內能源、原材料等商品進口低迷。同時,房地產市場低迷表現,能源、原材料等商品價格維持高位,影響企業增加擴張、擴大生產意願暫時偏低,拖累進口表現。

2023年外貿怎麼走?

展望2023年全年出口增速走勢,鄭後成表示,從歷史經驗看,出口金額累計同比與PPI當月同比的相關係數爲0.7,而出口金額累計同比與PPI累計同比的相關係數爲0.66,均爲中高度相關。

“預計2023年PPI當月同比大概率呈‘V’型走勢,不排除全年處於負值區間的可能。這就意味着,2023年中國出口金額累計同比在上半年大概率持續下探,下半年可能反彈回升。”鄭後成表示。

王青也預計,2023年出口走勢有望“前弱後強”。作爲全球頭號貿易大國,中國出口表現與全球貿易關聯度很大。包括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WTO(世界貿易組織)等在內的國際組織均預測,2023年全球貿易會保持正增長,這意味着同期中國出口直接轉入同比負增的風險可控。

“全球需求趨緩、地緣衝突等繼續對中國外貿仍構成一定逆風,加之2022年外貿基數相對較高,預計外貿出口同比增速中樞下移。但外貿出口也並不悲觀,從國際機構預測看,今年全球需求整體仍有望保持適度擴張。同時,外貿結構持續優化,外貿企業積極應對,穩外貿政策接續發力,預計外貿出口展現韌性。”周茂華說道。

短期看出口,王青表示,由於春節錯期效應會比較明顯,2023年1月出口同比增速將出現較大幅度的負增長;2月則將轉向大幅跳升,預計會出現約5%至10%左右的同比正增長。

扣除春節錯期效應帶來的劇烈數據抖動,王青預計,一季度出口增速整體上仍會有-10%上下的同比降幅。背後是2023年初全球經濟衰退風險上升、外需增長持續放緩,加之美歐高通脹勢頭正在緩解,價格因素對中國出口額的拉動作用也會隨之減弱。

“這意味着着眼於穩定宏觀經濟運行,一季度宏觀政策將在提振內需方面進一步發力。”王青表示,受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推動,近期很多地方正在組織外貿企業“走出去”,將海外客戶“請進來”,明顯加大了海外市場的開拓力度。這會對緩解一季度出口降幅起到一定積極作用。

展望2023年進口走勢,王青表示,今年春節在1月份,受春節錯期效應影響,預計1月進口同比降幅將擴大至20%-30%,2-3月進口增速將明顯反彈,但一季度整體進口額可能仍將呈現兩位數的同比降幅。

“二季度起,隨疫情影響全面減退,國內經濟整體好轉,無論是對原油、鐵礦石等上游產品,還是居民消費品,進口需求都有望出現一定程度回升,並帶動進口增速回正。”王青表示,2023年全年進口增速將較2022年有所反彈,或將小幅加快至3%左右,進口增長動能將呈現前弱後強的態勢。2023年淨出口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有可能由正轉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