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國乒協發佈江湖召集令,向全社會公開招募國青男、女主教練,國少男、女主教練,及助理教練。國乒組建國青、國少,這是重視青訓的一個非常好的重大舉措。公開招募賢才來做教練,本着公開、公平透明的原則,這也體現了現在中國乒協高層的清正廉明和氣度。不過筆者在這裏有一個小小的建議,斗膽向中國乒協舉薦一人--韋關晴光。

爲啥要舉薦這位日本人呢?

國乒爲什麼着急要花大力氣抓青訓?除了自身感覺需要更好建設梯隊培養體系之外,與日本男女乒這些年的崛起有很大關係。而實際上日本乒乓球基礎工程抓得好,也不都是日本乒乓球界自身的功勞,大量從中國去的乒乓球人才,在其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其中目前日本國家隊教練邱建新、日本精英學院男隊主教練韋關晴光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韋關晴光是曾與陳龍燦一起,獲得國乒歷史上第一枚奧運乒乓球金牌。90年代到日本發展後,他爲了生活方便加入了日本國籍,而且更名爲韋關晴光。日本沒有"韋關"這個姓,這是韋晴光自己創造發明的,他夫人石小娟老師的姓,日語發音很接近"關",於是他就更名爲韋關晴光、他夫人更名爲韋關娟子。

中國的乒乓球人去日本謀生,主要靠的是自己的技術,就是打球的技術。做的事情主要就是教小孩子打球,所以他們這些年積累了相當豐富的教小孩子打球的經驗。韋關晴光爲什麼被日本人聘爲精英學院的男隊主教練?就是因爲他水平高,教學質量高,而且名氣也高,能鎮得住局面。

如果韋晴光這些年沒有出去而是在國內,像他這種奧運冠軍級別的名宿,是幾乎不太可能去做基層的教練工作的,混得好的已經可以是高官,或者是社會地位很高的社會名流。正是因爲他們去日本謀生,日本那個社會主要靠自己努力喫飯,反而造就了這些中國的乒乓球精英們,長時間植根基層。這段話換成大家比較容易理解的表達方式就是,這些去日本的前國乒精英,主要靠在日本各地開設球館謀生,開球館的主要功能就是培養小孩子啊。

日本的精英學院是日本奧委會爲了備戰2020年東京奧運會,特別創設的學校,主要以培養乒乓球、柔道等有可能在奧運賽場上出好成績的好苗子爲主。張本智和、平野美宇、宇田幸矢、長崎美柚等很多現在日本國家隊的一線球員都出自精英學院,這些日本乒壇一線球員這幾年很多都有在大賽裏戰勝中國隊主力的戰績,這對日本乒乓球來說以往是不可想象的。

韋關晴光現在主要還是自己開球館,同時擔任日本精英學院男隊主教練。這個職務,其實就相當於是日本國家隊的青年隊主教練,當然精英學院肯定與韋關晴光簽了合同的。中國乒協如果有意邀請韋關晴光回國執教,把條件談好,相信韋關晴光現在還是屬於"身在曹營心在漢"的。他自己在東京的球館,國乒可以派員幫忙照顧繼續運營起走。

中國乒協在公告裏表示,這次招賢納士是"零門檻、全社會、多領域"。但筆者認爲這還不夠,我們應該主動出擊,到日本去"挖"去"搶"人才。而且說實話中國乒乓球隊的國青、國少主教練人選,真不是那麼好選。如果長期紮根基層的教練,雖然業務能力比較強,但名氣不夠鎮不住場啊。而那些奧運冠軍、大滿貫冠軍,名氣雖大卻很少有人潛心常年紮根基層青訓。反而韋晴光,看起來是最合適的人選。雖然他現在入了日本國籍,但不管怎麼說他是中國乒乓球隊的第一塊奧運金牌獲得者。

這個想法,也只是拋磚引玉。同時只要中國乒協的政策到位,我們甚至還可以考慮邀請大量留日的前乒乓球國手回國效力,投入到國乒的青訓工作中來。從個人的角度看,90年代在日本月收入20萬、30萬日元,達到當地的普通水平,對中國人來說是很有吸引力的。那時候國內工資一個月普通人也就幾百上千元,在日本一個月能掙1萬多。而現在情況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國乒聘請青年隊、少年隊主教練,待遇上肯定不會遜色於日本那邊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