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吳紹志

信託公司2022年經營業績正在陸續披露中,總結來看體現爲一個字:難。

界面新聞記者根據上市公司公告整理發現,目前已有10家獨立或曲線上市的信託公司披露了2022年未經審計財務數據。

從營業總收入規模來看,經緯紡機(000666.SZ)旗下的中融信託、 五礦資本(600390.SH) 旗下的五礦信託和江蘇國信(002608.SZ) 旗下的江蘇信託位居前三,分別達50.47億元、35.48億元、24.16億元。

國網英大(600517.SH)的英大信託、國投資本(600061.SH)的國投泰康信託、 中航產融(600705.SH)的中航信託營收均超20億元。

但是,營業收入正增長的信託公司僅有英大信託、國投泰康信託兩家,陝國投A(000563.SZ)營收同比微降0.56%。中航信託、百瑞信託、崑崙信託營收降幅最爲明顯,均超30%。

作爲信託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數據更能展現信託公司的展業情況。

具體來看,淨利潤排名靠前的江蘇信託、英大信託、國投泰康信託都實現了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的正增長,中糧資本(002423.SZ)旗下的中糧信託也同比增長16.07%。中融信託、中航信託、百瑞信託、崑崙信託同比下滑超20%,信託主業賺錢能力轉弱。

從淨利潤規模來看,江蘇信託在10家公司中領銜,2022年實現淨利潤19.35億元,同比微降5.15%。

江蘇國信2022年半年報顯示,江蘇信託大力發展標品投資、股權投資、家族信託等新型業務,實現新型信託業務規模增長。目前標品投資、股權投資等新型業務已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手續費和利潤貢獻佔比逐步提高。

五礦信託、英大信託緊隨其後,分別實現淨利潤爲17.75億元、14.02億元。國投泰康信託、中融信託淨利潤也都保持在10億元以上,分別爲11.78億元、10.57億元。

崑崙信託業績數據令人大跌眼鏡,淨利潤由盈轉虧,2022年淨虧損4.04億元,同比下滑超200%。公司2021年業績同樣大幅回落,以超70%的淨利潤跌幅在上市信託中引發關注。

從淨利潤同比增速來看,僅英大信託、國投泰康信託、陝國投A實現了淨利潤正增長,其餘7家公司均表現爲不同程度的業績下滑。有業內人士分析,估計和去年疫情對實體經濟影響、地產暴雷等有關。

分析淨利潤增長的原因,陝國投A表示,報告期內,淨利潤增長主要是由於公司持續加大信託主業轉型創新和重塑再造,不斷提升市場開發與主動管理能力,受託人報酬率有所增加。同時,公司進一步加強風險防控、不良資產處置,信用減值損失同比有所下降,公司運營安全穩健。

7家業績下滑的公司中,6家跌幅在20%以上。除了崑崙信託,中航信託淨利潤同比下滑51.28%,中糧信託同比下滑39.94%,下滑速度居前。

2022年,在行業轉型、業務分類改革、地產暴雷等多重壓力之下,信託業整體經營業績下滑。

在公司召開的2023年年度工作會議上,中融信託總裁張東回顧,2022年受新冠疫情、市場環境等多方面影響公司新業務拓展難度加大,存量項目投貸後管理工作加重,市場營銷面臨較大壓力。但公司加強與監管機構和股東單位的溝通,深入市場和行業,探索機制改革,加速推動業務轉型。2022年公司各項經營管理工作均有序開展,持續推動轉型發展和合規管理,經營業績基本符合預期,極大程度地提振了公司轉型發展的信心。

中國信託業協會披露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3季度,行業累計實現經營收入673.52億元,同比下降199.12億元,降幅22.82%;行業累計實現信託業務收入547.73億元,同比下降84.56億元,降幅達13.37%,對行業整體經營收入下降的影響達到42.47%。信託業務收入的下降主要受信託業務結構調整的影響。

中國信託業協會特約研究員王玉國分析,截至2022年3季度,全行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爲383.01億元,同比下降173.75億元,降幅31.21%,下降幅度略高於經營收入的降幅,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當前行業轉型發展中的挑戰,一方面創新業務佈局要加大科技、創新人才等基礎性投入,成本費用支出明顯增長,但短期利潤貢獻尚不明顯;另一方面由於行業風險資產暴露增加,信託公司加大資產減值計提力度,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盈利水平。

用益信託資深研究員帥國讓表示,作爲資管新規正式實施的首年,在嚴監管政策的指引及行業風險資產持續暴露下,大部分信託公司面臨較大的經營壓力,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當前信託業轉型發展中的挑戰。信託手續費及佣金收入的下降主要受信託業務結構調整的影響;而固有資產中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明顯下滑,直接拖累了固有業務和總體經營收入。

帥國讓還表示,任何行業的發展都會有起伏,信託業也不例外。值得關注的是,2022年創新類、服務類、標品信託業務得到快速增長,預計伴隨着經濟逐步回暖,2023年信託業將迎來重整的機會,發展前景值得期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