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陸如意 

週五美國WTI原油期貨創下兩週以來的最高收盤價,本週累計漲幅超過8%。

價格方面,紐約商品交易所2月交割的西德州中質原油(WTI)期貨價格上漲1.47美元,漲幅爲1.9%,收於每桶79.86美元,創下12月30日以來的最高收盤價。此外,本週WTI原油期貨累計上漲高達8.3%。

在中信期貨首席能源分析師桂晨曦看來,本週國際油價止跌回升主要是受到金融端、需求端、供應端三個因素的影響。“需求方面,中國原油進口配額提振需求預期。2023年前兩批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配額合計1.32億噸,同比增加21%,有助於後期國內需求恢復過程中,煉廠原油加工量的回升。另外兩個油價影響因素主要包括金融端的美國通脹放緩和供應端的俄羅斯財政赤字擴大導致減產概率增加。”

“短期來看,主要還是中國需求恢復預期提振較大,另外兩個是中期影響因素,但是也有助於改善市場情緒。”桂晨曦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宏觀層面,據美國勞工部1月13日披露的數據,美國2022年12月的CPI同比增加6.5%,環比下降0.1%,是兩年來首次環比回落,通脹負增長意味着通脹有所放緩。

受上述美國通脹放緩利好消息的影響,市場預期加息幅度也將進一步放緩,均利好油價。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CME)的美聯儲觀察(FedWatch)數據,預計2月份加息25基點的概率達到95%。美聯儲官員哈克也公開表示,“未來加息25個基點將是合適的。”

另外,下週二晚上(1月17日24時)將迎來2023年國內成品油零售價第二輪調整。

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國內成品油調價的主要依據是十個工作日國際原油價格加權平均價,跟上一週期國際原油價格加權平均價對比得出的變化率。

鑑於本週原油期貨價格創下兩週內最高收盤價,單週累計漲幅超8%,國際油價走高是否會推高國內成品油的價格?

記者發現,距離新一輪調價僅剩兩個工作日,在目前的原油變化率下,本輪國內油價下調似乎已經“板上釘釘”,即本週國際原油價格的高企大概率不會波及國內成品油價。

卓創資訊數據監測模型測算,截至新一輪油價調整的第八個工作日,預計下調油價220元/噸,遠超50元/噸的下調紅線,下調幅度摺合成升價爲下跌0.17元/升至0.20元/升。

值得一提的是,1月3日,國內成品油剛剛完成2023年的首次漲價。

國家發展改革委1月3日稱,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23年1月3日24時起,國內汽油、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250元和240元,摺合成升價爲上調0.19元/升至0.21元/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