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國際頭條

英國首相里希·蘇納克近日發表2023年首場公開講話,談及英國人計算能力差,承諾將採取措施讓英國年輕人在18歲之前必須上數學課。

在英國社會面臨多個行業舉行罷工、經濟衰退風險加劇、物價飛漲之際,焦頭爛額的首相在新年演說中仍不忘操心國民的數學教育,足見數學這門學科有多讓英國人頭疼。

蘇納克的這份數學“雞娃”計劃連日來在英國各界引發熱議,有人表示理解和支持,有人則提醒師資力量長期匱乏是掣肘英國提升數學教學質量的主要原因。

新年願景:數學必須學到18歲

蘇納克4日在講話中強調,英國政府把提高計算能力設定爲教育系統的一大中心目標,將採取必要措施確保英格蘭所有學生在18歲前學習數學。按英國政府的說法,這是蘇納克就任首相以來首次就教育改革作出重要表態。

英國政府統計數據顯示,現階段英格蘭大約800萬成年人的計算能力相當於小學生水平,16歲至19歲青少年中只有大約一半人學習數學。這一問題在弱勢羣體中更爲嚴重,60%的弱勢羣體學生16歲時尚未掌握基本數學技能。

在英格蘭,在校生必須學習數學至16歲。按蘇納克政府的設想,年輕人堅持學習數學至18歲,就可以具備就業所需的定量和統計技能,未來也能對生活中的財務感到自信。

蘇納克並沒有說明英國政府將如何實現這一目標。在英國,數學並非大學入學考試A-level的必考科目。

觸發熱議:中考數學問題更大

現階段,英國多個行業舉行罷工、經濟衰退迫在眉睫、醫療體系瀕臨崩潰、民衆生活成本上升。這一背景下,蘇納克把數學教育當作其新年講話的一大重點,引發各界熱議。

英國教育慈善機構“薩頓信託”主席彼得·蘭普爾贊同蘇納克的提議,並建議未來教學改革重點應該放在向年輕人傳授工作場所和日常生活中所需的實用數學技能。

2020年6月8日,在英國斯塔福德郡的蘭迪伍德小學,道恩·伯羅斯老師(右一)帶領六年級的學生們準備上數學課。新華社發(喬恩·休珀攝)

英國廣播公司認爲,“數學學到18歲”只是蘇納克的願望,而非成熟的政策,實現起來難度很大。

倫敦一所中學的兼職數學老師博比·席格爾說:“每年大約三分之一孩子的GCSE(相當於中考)數學考試分數不及格,這纔是我們需要解決的更大問題。”

《金融時報》編輯克萊爾·巴雷特回憶自己當年的“數學恐懼”說,她16歲時通過了GCSE數學考試,但當數學老師建議她A-level同樣選擇數學科目時,她覺得那是開玩笑。

英國統計學家阿德里安·史密斯多年前就曾向政府建議,英國孩子中學數學考不好說明早期教育基礎沒打好,計算能力弱,需要回去打牢基礎。

癥結所在:數學老師嚴重短缺

英國教育界人士認爲,師資難題是該目標難以實現的癥結所在。英國廣播公司報道,2021年英格蘭公立中學共有3.5萬多名數學教師,同期英語教師超過3.9萬人、科學教師超過4.5萬人。數學教師人數比2012年增加9%,但各地仍反饋師資力量匱乏。

英國全國教育研究基金會在對英格蘭地區的中學調查後發現,2021年45%的受訪學校使用了非專業教師教授部分數學課。

工黨影子教育大臣布麗奇特·菲利普森說,“如果沒有更多數學教師,就無法兌現這一空洞承諾。年復一年,政府都未能實現增加數學教師的目標。”

2019年11月11日在上海市實驗小學拍攝的觀摩課現場。當日,2019-2020新一輪中英數學教師交流項目在滬啓動。本輪交流項目共吸引107名來自英國的數學教師。新華社發 (王翔 攝)

英國教育部曾派代表團來中國“取經”,參觀上海的中小學和師範院校,實地考察中國學校的數學教學方法。上海教材《真正上海數學》《一課一練》也曾被英國學校引入,兩國還啓動了數學教師交流項目,中國教師爲英國小學生帶來“九九乘法表”等“算數神器”。

英國媒體在對比中英兩國數學教育後報道說,除教學方法和風格不同外,中英數學教育的師資隊伍也不同,即中國教師通常是專職,而英國數學教師往往還負責其他科目。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