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 抗病毒面料是將抗病毒功能整理劑通過後整理法(浸軋、加熱、烘乾等)以物理吸附的方式結合到紡織品上,或將製劑分子嫁接到纖維大分子中。這種製劑分子將刺破病毒、細菌、真菌的包膜,從而達到滅殺目的。

□ 實際生活場景複雜多變,與實驗室條件不盡相同,抗病毒抗菌面料對包膜類病毒、細菌、部分真菌的實際抑制效果與檢測結果會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

最近,在紡織市場上,抗病毒面料突然火了。不僅不少紡織企業紛紛佈局,甚至與紡織行業本無多少關聯的一些藥企,也準備在抗病毒面料市場中分一杯羹。抗病毒面料是什麼?是黑科技還是智商稅?

2022年6月份,清華大學某研究團隊利用電子束接枝改性技術,開發了一種能夠廣譜消殺包膜類病毒及各種細菌的抗病毒抗菌功能紡織面料,並將其用於個人服裝及家居紡織用品的製作。

隨着抗病毒面料概念的走俏,越來越多企業入局。根據東吳證券統計,目前已有31家上市公司佈局抗病毒抗菌專利及產品,包括如意集團推出的抗菌抗病毒可機洗毛精紡面料、以嶺藥業推出的連花清瘟提取物紡粘無紡布等。

國家紡織產品開發中心總工程師陳寶健表示,抗病毒面料主要是將抗病毒功能整理劑通過後整理法(浸軋、加熱、烘乾等)以物理吸附的方式結合到紡織品上,或通過接枝改性,利用電子束在紡織物的纖維大分子上打開化學鍵,將若干個製劑分子嫁接到纖維大分子中。製劑分子帶有正電荷,而包膜類病毒、細菌、真菌帶有負電荷,正負電荷相互吸引作用下,製劑分子將刺破它們的包膜,從而達到滅殺目的。簡而言之,就是通過破壞病毒的“外衣”達到消殺病毒的效果。

不少業內人士認爲,相較於抗病毒面料,當下一些所謂的抑制新冠病毒面料“噱頭”成分較大,無論從技術路徑還是市場效果上看,都有待進一步驗證。

廣東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主任謝小保曾呼籲,不建議企業過度關注新冠病毒以及將新冠病毒用於抗病毒功能面料測試。作爲測試病毒應當選用性能比較穩定的病毒,比如流感或者腸道病毒等。謝小保認爲,在熱點推動下,一些企業可能只是爲了賺熱度,並沒有把精力放在技術研發上,最終導致產品不成熟,甚至出現誇大效果的產品宣傳,這對行業持續健康發展極其不利。

有專家表示,抗病毒面料的效果測試需要通過具有檢測資質的實驗室按照國際或國家標準進行檢測的結果進行判定。不過,對於抗病毒測試,國內尚無紡織品抗病毒活性測試標準,只能採用ISO相關標準進行紡織品的抗病毒功能定量分析。

“抗病毒面料對於病毒的傳播會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病毒是通過侵染宿主細胞進行復制的,如新冠病毒是通過呼吸道進行感染,切斷病毒傳播的途徑還是要戴N95口罩。”陳寶健說。

目前,已有上市公司就其抗病毒面料的抗病毒抗菌效果進行風險提示——抗病毒抗菌有效性的檢測是有關檢測機構依據相關準則在實驗室環境下進行的,檢測結果的得出依賴相關準則所要求的實驗路徑和方法。而實際生活場景複雜多變,與實驗室條件不盡相同,抗病毒抗菌面料對包膜類病毒、細菌、部分真菌的實際抑制效果與檢測結果會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