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楊燁

春節臨近,多地近期加大力度促消費,通過發放消費券等形式激發消費潛力,爲提振春節消費提供有力支撐。

消費券上“新”

根據微信公衆號“杭州發佈”1月16日消息,杭州將於2023年1月16日17時起發放2023年“紅紅火火過大年”杭州餐飲專項消費券,發放總額爲2000萬元,其中數字人民幣消費券發放額度爲400萬元,申領對象爲全體在杭人員(包括域外來杭人員)。

爲更好地激發消費活力,近期多地密集發放各類消費券,並推出一系列促消費活動。

1月5日,廣州宣佈,1月17日將再次向社會發放第二輪1000萬元消費券,有效使用期覆蓋整個新春假期;1月10日至2月28日期間,瀋陽計劃發放1億元新春消費券;1月11日,天津第二期“津樂購”消費券發放活動正式啓動,總計發放1.15億元。1月14日起,北京朝陽區總計發放1000萬元的餐飲消費券,共分四輪投放;年貨節期間,浙江省計劃發放消費券超16億元;春節期間,深圳市計劃安排1億元資金髮放年夜飯、元宵團圓飯等餐飲消費券。

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不完全統計,2022年12月份以來,已有超過40個城市宣佈發放消費券,覆蓋汽車、餐飲、冰雪運動、文旅等多個領域,部分地區還提出景區減免門票,以吸引遊客。

線上促消費與線下同步開展。據商務部介紹,“2023全國網上年貨節”在2022年12月30日至2023年1月28日舉辦,本次年貨節的主會場設在廣東,各地分會場將舉辦各具特色的配套活動。各地共同行動,爲消費者帶來豐富多彩的網絡促銷活動。

增強市場活力

廈門大學鄒至莊經濟研究院教授孫傳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消費復甦將是2023年的一大亮點。三亞等熱門城市高價酒店被訂滿,顯示出被壓抑的消費需求在集中釋放。在這個時機發放消費券,能夠更好、更快地推動消費復甦。“特別是臨近春節這一消費旺季,發放消費券是短期促進消費提升的有效方法,有助於擴大內需,增強市場活力,讓老百姓有更多的獲得感。”

多位專家認爲,消費券成本多源自於財政補貼,好鋼要用在刀刃上,消費券的發放不能“大水漫灌”,要科學測算,有針對性地精準發放,才能發揮出最大的經濟和社會效應。

“發揮消費券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要從消費者和企業兩個方面入手,同時不能忽視其在改善民生層面的作用。”有專家建議,消費券發放向困難羣體,或春節期間堅守崗位的企業職工、戶外勞動者、新業態勞動者等羣體適度傾斜,保障和改善其在春節期間的生活。對於當下面臨困境的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消費券在使用層面應有所傾斜,有助於緩解其困難,幫助其“再出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