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楊潔

國內首份針對能源電子產業的官方指導文件出爐。1月17日,工信部等六部門發佈《關於推動能源電子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產業技術創新取得突破。

《意見》介紹,能源電子產業是電子信息技術和新能源需求融合創新產生並快速發展的新興產業,是生產能源、服務能源、應用能源的電子信息技術及產品的總稱,主要包括太陽能光伏、新型儲能電池、重點終端應用、關鍵信息技術及產品等領域。能源電子既是實施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戰略的重要內容,也是新能源生產、存儲和利用的物質基礎,更是實現碳達峯碳中和目標的中堅力量。

探索社會資本投資新模式

2022年8月25日,工信部曾公開徵求對《關於推動能源電子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的意見。當時的徵求意見稿曾提出,到2025年能源電子產業年產值達3萬億元。此次正式發佈的《意見》去掉了有關產值規模的目標。

《意見》提出,到2025年,產業技術創新取得突破,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產業生態體系基本建立。高端產品供給能力大幅提升,技術融合應用加快推進。能源電子產業有效支撐新能源大規模應用,成爲推動能源革命的重要力量。

到2030年,能源電子產業綜合實力持續提升,形成與國內外新能源需求相適應的產業規模。產業集羣和生態體系不斷完善,5G/6G、先進計算、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能源領域廣泛應用,培育形成若干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能源電子企業,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體系健全。能源電子產業成爲推動實現碳達峯碳中和的關鍵力量。

《意見》指出,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推動建立公平競爭、健康有序的市場發展環境。充分利用各類產業基金,爲能源電子產業發展提供長期穩定資金。在審慎評估的基礎上,引導社會資本等設立能源電子領域多元化市場化產業投資基金,探索社會資本投資新模式。建立健全能源電子產業企業信用體系,推行企業產品標準、質量、安全自我聲明和監督制度。推動完善光伏發電等價格形成機制,研究制定儲能成本補償機制,提高新能源投資回報率。

實施專項提升行動

《意見》要求,把促進新能源發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積極有序發展光能源、硅能源、氫能源、可再生能源,推動能源電子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協同發展,形成動態平衡的良性產業生態。引導太陽能光伏、儲能技術及產品各環節均衡發展,避免產能過剩、惡性競爭。

《意見》提出,需提升太陽能光伏、新型儲能電池以及能源電子關鍵信息技術產品的供給能力,並將就這三個領域開展專項提升行動。

在光伏方面,要發展高純硅料、大尺寸硅片技術,支持高效低成本晶硅電池生產,推動N型高效電池、柔性薄膜電池、鈣鈦礦及疊層電池等先進技術的研發應用,提升規模化量產能力。鼓勵開發先進適用的智能光伏組件,發展智能逆變器、控制器、匯流箱、跟蹤系統等關鍵部件。

在新型儲能電池方面,《意見》要求加強新型儲能電池產業化技術攻關,推進先進儲能技術及產品規模化應用。研究突破超長壽命高安全性電池體系、大規模大容量高效儲能、交通工具移動儲能等關鍵技術,加快研發固態電池、鈉離子電池、氫儲能/燃料電池等新型電池。

此外,要提高鋰、、鈷、鉑等關鍵資源保障能力,加強替代材料的開發應用。推廣基於優勢互補功率型和能量型電化學儲能技術的混合儲能系統。支持建立鋰電等全生命週期溯源管理平臺等。

東吳證券認爲,新能源電子空間彈性大,本土電子廠商深度參與電容、磁性元件、功率半導體三大核心賽道,業績有望延續高增長態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