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

作 者丨季媛媛

編 輯丨朱萍

肺癌是全世界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被稱爲全球“頭號癌症殺手”,近20年,我國肺癌5年生存率僅爲19.7%,遠低於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其它腫瘤。現有研究數據證明,如果在早期發現肺癌,其5年生存率可接近60%,而晚期,僅有5%~6% 。同時<1cm的“早早期”肺癌,5年的生存率可達到92%。 

目前,肺癌已經成爲是影響我國居民健康的重要危害因素,降低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癌症早診率和5年生存率,是癌症防治工作的重要目標和努力方向。那麼,如何實現這一目標?

篩查和早診早治是肺癌防控的有效途徑之一。篩查是在人羣中,運用快速、簡便的檢驗、檢查或其他方法,針對常見癌症進行身體檢查,通過檢查讓受檢者知曉自身患癌風險,發現早期癌症或癌前病變,從而對癌症進行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

寧波市第一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寧波市海曙區呼吸防辦副主任徐寧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近年來,從國家到地方,都在不斷加大癌症防治的宣傳力度,比如國內的腫瘤防治宣傳週、世界癌症日等,這些宣傳,對於提升廣大居民的篩查意識有着重要的推動作用。寧波市海曙區呼吸防辦也在加強肺癌篩查,在轄區內開展肺癌免費早篩惠民工程,希望更好推進肺癌早篩,促進腫瘤防治關口前移,推動將肺癌等疾病逐漸轉變爲對更多患者“可防可治”的慢性病,減少因疾病進展造成的患者負擔。

“結合實際情況,我們的宣傳材料以紙質的宣傳小冊子爲主,進行癌症防治的宣傳,從而提升羣衆的篩查意識,並且正確認識癌症。除了面向羣衆的宣傳推廣工作之外,在基層的醫生羣體中,我們也會依託癌症篩查項目,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學術交流和科研合作,充分調動醫生羣體在篩查活動中的積極性,也能進一步提高各級醫療機構特別是基層的肺癌診斷規範化和同質化水平,確保肺癌篩查的質量和效果。”徐寧說。 

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較低

目前,我國肺癌患者一般是中晚期出現咳嗽、痰中帶血、胸痛等症狀纔來就診,也有部分可能因爲胸腔積液導致的氣促、喘息,或者因爲腦轉移所致的頭痛,或者骨轉移所致的骨痛,才前來就診。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肺癌早期往往無症狀,部分在影像學上表現不典型,致使確診和治療不及時,乃至喪失最佳的治療機會。 

根據《中國肺癌篩查與早診早治指南(2021,北京)》,肺癌患者的生存時間與其臨牀診斷髮現的早晚密切相關,肺癌5年生存率隨着診斷分期的升高而降低,Ⅰ期5年生存率爲55.5%,而Ⅳ期僅爲5.3%,相差10.5倍。

徐寧指出,肺癌早期一般沒有明顯或特徵性的症狀,因此早期診斷往往比較困難,導致患者預後不佳。低劑量螺旋CT仍然是目前最有效的肺癌篩查方法,建議有肺癌高危因素的人羣在醫生的指導下做低劑量CT檢查。當然,如果有長期頻繁的咳嗽、咯血、呼吸困難,或者是胸痛、聲音嘶啞等症狀,都建議到醫院儘快就診。此外,部分肺癌在早期就會出現副癌綜合徵,如杵狀指、骨關節痛、低鈉血癥、高鈣血癥等,注意這些症狀也有助於早期發現肺癌。 

爲了使得更多患者實現肺癌的早期確診,不少國家已經開始漸漸正視篩查。國家在腫瘤領域提倡三級防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做好病因預防,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尤爲重要。在肺癌早篩層面,如何提高低劑量螺旋CT篩查的可及性,通過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降低患者疾病全週期的總體治療費用,減輕國家疾病負擔是政府積極探索的方向之一。

徐寧介紹,在篩查過程中也需要注意,目前在全球發表的肺癌篩查指南或共識中,都推薦採用低劑量螺旋CT(LDCT)作爲篩查手段。LDCT 能明顯增加肺癌(尤其是Ⅰ期肺癌)的檢出率,同時降低肺癌相關的死亡率。對於CT提示有肺結節等異常徵象的患者,都建議到醫院就診,醫生會結合患者的臨牀信息和影像學特徵做出判斷,是否需要進一步處理。

“有可能是手術,也有可能是治療後複查,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根據我國權威的肺癌篩查指南提出,如果是在50-74歲之間,且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都應該作爲肺癌篩查的重點人羣。”徐寧稱,重點人羣主要分爲5類:一是,吸菸者。吸菸包年數不少於 30 包年,包括曾經吸菸不少於 30 包年,但戒菸不足 15 年;(注:包年=每日吸菸包數×吸菸年數,如每天吸菸3包,吸菸10年,或者每天吸菸1包,吸菸30年,這都是30包年);二是,被動吸菸者。與吸菸者共同生活或同室工作超過 20 年;三是,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人羣;四是,有職業暴露史的人羣(石棉、氡、鈹、鉻、鎘、、硅、煤煙和煤煙灰)至少 1 年(如石棉廠/水泥廠/草蓆廠/採石廠等);五是,有一級親屬確診肺癌的人羣(注:一級親屬指父母、子女及同父母的兄弟姐妹)。

基於此,各級地方政府也在不斷髮力並落實肺癌篩查。以浙江省寧波市爲例,肺癌免費早篩是寧波市海曙區早篩惠民工程的重點項目。項目於2022年正式啓動,計劃爲期5年,預計覆蓋全區100萬人口。全區依託社區醫生結合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及老年人健康管理等方式,以村(社區)爲單位對轄區內重點人羣開展肺部CT篩查。

如何破解肺癌篩查難?

肺癌早篩惠民工程在基層執行的過程中,還存在大量未被滿足的需求。劉韜(化名)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曾經,他們的篩查項目進入福建寧德市古田縣後,雖然從1000多個人中篩出來了幾十多例高危肺結節患者,但最後真正來複查的人,一隻手都能數得過來。“醫生堅持打了很久的電話,這些人也不願意過來複查確診。” 

剛開始在河南新野進行篩查時,劉韜發現,儘管團隊賣力吆喝,但很多人不願意來參加免費的篩查。“每次都需要醫院、政府、媒體三番兩次的宣傳呼籲,發傳單,纔會陸陸續續有人來。”劉韜說,就算有時候哪怕是專家親口做宣傳,也很難成功。

劉韜聽說,某專門做肺結節診斷的鄭州中心醫院副院長曾在醫院門口遇到了一個出租車司機,眼看着司機抽菸非常兇,滿車的煙味,他便親自去對司機做宣傳:醫院有個免費的肺癌篩查項目,問他要不來查查?誰知,司機理都沒理他。副院長無奈之下,拍着胸脯跟司機保證說,自己就是這裏的醫生,不收錢。然而,儘管如此,司機依然不信。

所以,提升患者的篩查意識極爲關鍵。不僅如此,如何提升效率,也成爲各地基層機構面臨的主要問題。過去,肺癌早篩多通過線下診療路徑執行,需依賴大量醫務工作者手動輸入信息並進行患者引導,工作量大,耗費大量人力與時間。

路特康醫療科技CEO謝哲明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介紹,迄今爲止,高濟醫療攜路特康助力寧波海曙區完成肺癌免費早篩惠民工程項目,一共收到的問卷有50682人,其中篩選出高危10011人;CT檢查6026人,檢出肺結節3378人,早期肺癌18人。但是,在肺癌早篩惠民早篩項目具體落實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挑戰。 

“每一個階段,有不同的難點。比如,問卷評估和CT預約兩個步驟,多以人工+紙質填寫表格的方式進行,居民和醫生需要重複覈對信息,工作量大,需要消耗極大的人力和時間。”謝哲明稱,爲此,在本次肺癌篩查活動中,路特康在線下篩查的路徑基礎上,開展了信息化系統的定製化開發,爲早篩項目提供電子化問卷與全區CT預約資源的集中化管理和優化配置,從而提升了整個早篩項目的快捷性與準確性。當然,系統的開發只是一部分,它的作用也是爲了更好地保障線下篩查活動的進行。後續會結合各區域在篩查活動中遇到的不同困難,提供個性化的整體解決方案。

目前,肺癌的基層防治、院內個性化診療乃至院外康復,需要政、企、學、研、醫、投多方協作。高濟醫療首席執行官李波對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我們願意探尋與各級醫療機構、合作伙伴的緊密合作,深耕肺癌等專病領域,推動醫共體、醫聯體建設,以完善的全產業閉環設計、數字化體系與專業團隊服務能力,助力基層醫療服。同時,將積極探索社區疾病管理,助力“最後一公里”和“15分鐘健康生活圈”真正落地。

在整體解決方案的落實上,謝哲明介紹,首先,可通過信息化系統的定製化開發,爲早篩項目提供高效的電子化問卷和CT預約資源的集中化管理和優化配置;其次,通過對社區醫生的交流培訓,協助基層醫療人員提升肺癌早篩意識和早診能力;再者,通過優化線下診療路徑,快捷有效地幫助患者進行個體化治療和院外轉診。

此外,數字化渠道賦能更爲精細、個體化的全病程管理,能滿足多元化、差異化的醫療需求;也優化了發展不平衡的線下路徑,提升了線下基層醫療機構針對腫瘤的早篩意識,彌合城鄉及區域間醫療資源和診療能力的差異,支持腫瘤早篩早診等醫療資源的均質化發展,提高了肺部CT篩查的可及性。

“在此情況下,可以更便於精準篩選患者。針對篩查結果,需要將個體化的治療會交給專業的臨牀醫生,對於有需要的患者,我們也可以提供院外的管理隨訪等服務。”謝哲明說。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