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2021年相比,2022年勞動年齡人口減少666萬人。勞動年齡人口在2011年達到了峯值(9.4億),之後開始負增長;十多年來,勞動年齡人口減少了6000多萬。

中國人口總量在2022年出現“負增長”數據,這意味着中國進入“人口負增長”時代了嗎?人口變局對社會經濟的影響有哪些?新世紀以來,中國16~59歲的勞動年齡人口又有何變化趨勢?

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根據2022年全國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制度和調查數據推算,2022年我國人口總量略有下降,較2021年減少85萬人。

2022年末,全國人口爲141175萬人;全年出生人口956萬人,比2021年減少106萬人;死亡人口1041萬人,比2021年增加27萬人。

從年齡構成看,16~59歲的勞動年齡人口87556萬人,佔全國人口的比重爲62.0%;60歲及以上人口28004萬人,佔全國人口的19.8%,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20978萬人,佔全國人口的14.9%。

第一財經梳理國家統計局歷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發現,勞動年齡人口在2011年前後已經達到峯值,爲9.4億人。十多年間,勞動年齡人口減少超過6000萬。

中國還有哪些人口紅利的潛力,人才紅利又如何釋放?

人口總量已達峯值

在分析2022年人口總量略有下降的原因時,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司長王萍萍稱:一是因爲育齡婦女持續減少;二是因爲生育水平繼續下降。“受生育觀念變化、婚育推遲等多方面因素影響,2022年生育水平繼續下降。”

關於2022年人口減少85萬人,在南開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原新看來,現在就說進入“人口負增長”時代還有點早,準確地說,我國現在處於人口“零增長”的階段,“零增長”在人口學的另一個含義是人口總量已達峯值,即中國人口現在達到了最高值14.1億~14.2億。不過,“我國人口負增長的大勢已定”。

原新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表示,未來幾年出生人數和死亡人數還可能“此消彼長”地纏繞一段時間。“疫情之後可能會有一個生育的 ‘反彈’。從國際經驗看,人口零增長到負增長一般有3~5年的過渡時間。”

人口變化對經濟社會的影響該如何看待?去年5月,在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結果新聞發佈會答記者問時,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副組長、時任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表示,“要辯證看待”這個問題。“我國人口基數大、人口衆多的基本國情沒有改變,超大規模國內市場優勢將長期存在,人口與資源環境仍將處於緊平衡狀態。同時,人口增長放緩,需要採取措施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實際上,針對我國生育率下降、人口老齡化等新的人口發展形勢,十多年來,中國不斷調整優化生育政策,於2013年和2016年分別實施“單獨二孩”和“全面二孩”生育政策。

寧吉喆在上述發佈會答記者問時介紹,“單獨二孩”“全面兩孩”等決策部署和政策措施,促進了出生人口出現回升,“二孩”生育率明顯提升,出生人口中“二孩”佔比由2013年的30%左右上升到2017年的50%左右。

爲進一步促進我國人口長期均衡發展,2021年開始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當前,各地也正在不斷出臺政策鼓勵生育。

原新認爲,在現有的政策和清楚年輕人生育需求的基礎之上,應該進一步完善補充相應生育激勵的政策和措施。“一代人和一代人的需求是不一樣的,生育激勵的政策也不能停步,也要動態調整。”

人口紅利向人才紅利轉變

國家統計局發佈的2022年最新數據顯示,勞動年齡人口數量減少,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與2021年相比,2022年勞動年齡人口減少666萬人。從近十年(2011~2022年)數據看,勞動年齡人口在2011年達到了峯值(9.4億),之後開始負增長;十多年來,勞動年齡人口減少了6000多萬。

上海發展研究基金會曾在2021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統計結果公佈之後,邀請中國人口問題專家蔡昉作了題爲“人口老齡化的經濟影響和應對策略”的演講。

根據世界銀行對“人口紅利”的四組劃分——前人口紅利組、早期人口紅利組、晚期人口紅利組、後人口紅利組,蔡昉稱,總體上來看,世界經濟中增長最快的是早期人口紅利組和晚期人口紅利組,即有人口紅利就能保證經濟增長保持較高的速度。“現在一般把中國劃分在晚期人口紅利階段。”

蔡昉認爲,我們的人口紅利可能還有一些潛力,雖然勞動年齡人口是負增長,但是我們還有大量從農業向非農產業轉移的勞動力。現在我們農業勞動力的佔比大概是25%,發達國家農業勞動力平均比重只有3%,對中國來說,一個百分點就是800多萬勞動力。

因此,在他看來,這也是爲什麼要關注人口問題的重要因素。“現在的問題是,有沒有什麼因素會干擾我們達到自己的增長潛力。”

無論如何,過去那種大規模的勞動年齡人口很充足的可能性是沒有了。蔡昉稱,因此,我們必須解決經濟增長本身的問題。應對經濟增速放緩的挑戰,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提高生產率。他建議,從供需兩側尋找政策着力點。

對於勞動年齡人口減少的現象,國家統計局總統計師、中國統計學會常務副會長曾玉平曾在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結果新聞發佈會答記者問時稱,應當全面客觀地來看待:一是儘管勞動年齡人口減少,但中國勞動力資源的絕對量依然較大。總體上看,我國就業壓力依然不小;二是雖然勞動年齡人口逐步減少,但隨着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對勞動者的技能要求將日益提高。提高勞動者的技能水平,解決崗位需求不匹配的結構性矛盾,將成爲就業面臨的主要問題;三是隨着人口素質的提高,人口紅利逐步向人才紅利轉變。

王萍萍分析稱,我國勞動年齡人口受教育程度持續提升,人才紅利逐步顯現。

2022年,我國16~59歲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0.93年,比2021年提高0.11年,比2020年提高0.18年;與2010年的9.67年相比,提高了0.26年。

“勞動力資源依然豐富,人口紅利繼續存在。勞動年齡人口逐年緩慢減少,經濟結構和科技發展需要調整適應;人口素質不斷提高,人才紅利新的優勢將逐步顯現。同時,大學生就業壓力加大,產業轉型升級步伐需要加快。”寧吉喆在上述去年發佈會答記者問時說。

製圖/蔣皓明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