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俄羅斯在衝突中退縮的人可能要失望了,俄國防部17日宣佈,俄軍將從2023年至2026年進行大規模調整,包括將俄軍人數增至150萬,重建莫斯科和列寧格勒軍區等。

在西方增加對烏軍援的背景下,俄方也在增強戰爭能力,未來的戰勢可能更加激烈和血腥。

俄國防部新聞處17日發佈消息稱,2023年至2026年,俄羅斯軍隊將實現大規模調整,其中包括將人數增至150萬人。

俄國防部表示,“俄防長紹伊古召開了會議,涉及執行俄總統關於將武裝力量人數增至150萬名軍人決定的問題”。

消息中稱,“武裝力量組成的大規模調整、人數增加、俄聯邦軍事行政區劃調整都將在2023-2026年期間進行,需要作出相關決定”。

俄國防部稱,與俄武裝力量擴軍至150萬名軍人同步進行的還有武器供應、基礎設施建設和軍隊保障。紹伊古表示,爲了確保增加俄武裝力量人數,將特別重視招募合同兵,並確保及時供應技術裝備,以及增加訓練場。

這一消息中有兩個值得關注的重點,一個是軍隊總人數的大幅增加,另一個則是重建兩個軍區。

塔斯社報道稱,2022年初,俄羅斯武裝部隊由約100萬軍事人員組成。到2023年初,這一數字已增加到115萬。也就是說2026年將比2022年再擴軍50萬,增幅達50%,算是動作非常大的一次擴軍。 紹伊古說,這些擴軍計劃要在未來3年內進行,他要求他的所有副手、武裝部隊各軍種總司令“做出適當的稱職決定”。

俄總統新聞祕書佩斯科夫表示,俄軍人數增加到150萬是西方行動造成的,俄羅斯國家的安全必須得到保障。他稱:“俄軍人數增加與西方集團發動的戰爭有關,與這場代理人戰爭有關。在這種情況下,俄國防部將發揮自己的作用。”

除了軍隊總人數的擴充,俄羅斯還將重建兩個跨兵種戰略兵團——莫斯科軍區和列寧格勒軍區,並在新加入俄聯邦的主體領土上建立自給自足的部隊集羣。同時,新組建3個摩托化步兵師和2個空降突擊師,在與芬蘭接壤的卡累利阿共和國組建一個集團軍,西部、中部、東部軍區以及北方艦隊的7個摩托化步兵旅將改組爲師。

俄《觀點報》介紹說,俄軍根據地理位置劃分爲五個軍區:西部軍區(總部設在聖彼得堡)、中部軍區(總部設在葉卡捷琳堡)、南部軍區(總部設在頓河畔羅斯托夫)、東部軍(總部設在哈巴羅夫斯克)和一個單獨的軍區——北方艦隊,或者更準確地說是“北方”聯合戰略指揮部。

至於新成立的莫斯科軍區和列寧格勒軍區,在歷史上曾長期存在過。所以俄媒聲稱,兩個“首都”軍區不會從頭開始創建,而是重新組建。

據介紹,莫斯科軍區成立於1864年,是亞歷山大二世軍事改革的一部分,一直存在到2010年。在解散時,除首都外,該地區還覆蓋了 18 箇中部地區——從別爾哥羅德到科斯特羅馬,從布良斯克到下諾夫哥羅德地區。順便說一句,2010 年該軍區的最後一任司令正是現任總參謀長、俄對烏軍事行動前線總指揮格拉西莫夫。

列寧格勒軍區(或以前的聖彼得堡軍區和彼得格勒軍區)也存在於 1864 年至 2010 年。到廢除時,列寧格勒軍區包括聖彼得堡和列寧格勒州、卡累利阿、科米、阿爾漢格爾斯克州、沃洛格達、摩爾曼斯克、諾夫哥羅德和普斯科夫州的領土。

去年12月21日,普京總統在俄國防部部委會上宣佈重建莫斯科和列寧格勒軍區,以應對北約將擴張至芬蘭和瑞典。

俄媒聲稱,北約北翼的擴張主要意味着俄西北戰略方向受到挑戰,有面積150萬平方公里,人口1300萬的變成潛在的脆弱領土。

俄軍事專家列昂科夫表示,“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威脅到聖彼得堡,聖彼得堡實際上將成爲前線城市”。而且在這一地區俄羅斯有着重要的軍事設施,包括洲際彈道導彈基地、導彈核潛艇基地、普列謝茨克航天發射場和新地島上的核設施。在科拉半島上有俄北方艦隊的主要海軍基地北莫爾斯克等。列昂科夫還說,重建後的列寧格勒軍區可以有效保護俄人口稠密地區免受北約威脅。在這一地區將部署最先進的防空和反導系統,還將增強對敵火力打擊部隊集羣。

至於莫斯科軍區,俄軍事專家馬特維丘克認爲,莫斯科軍區的首要任務將是保護與白俄羅斯的邊界,保護俄西部戰略方向的所有後勤基礎設施。

“俄羅斯重建新的軍區,向芬蘭發出警告”,美國《新聞週刊》17日稱, 芬蘭宣佈有意加入北約,重新點燃了赫爾辛基和莫斯科之間的歷史緊張局勢。蘇聯於1939年入侵芬蘭,被稱爲冬季戰爭。在1940年簽訂和平條約後,兩國在1941年開始再次發生衝突並持續到1944年。 

俄軍爲更大的衝突做準備的動作還有不少。

據今日俄羅斯18日報道,在一場活動中,普京表示,俄國防承包商“已經進入高速運轉並繼續提高生產能力”,他還補充說,一些製造商“幾乎整天都在工作”。

“俄羅斯必將取得勝利,我對此毫不懷疑”,普京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