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從基金公司行業研究員一路升至基金經理,“70後”劉浩峯在市場上摸爬滾打多年後,如今要解鎖一個新身份——上市公司實控人。1月19日,愛司凱披露了公司接盤方,上海碳基企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碳基發展”)擬以3.67億元資金認購公司定增股份,發行完成後,碳基發展將成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劉浩峯將成上市公司實控人。不過,對於劉浩峯的入主,愛司凱的投資者似乎並不看好,公司股價1月19日盤中一度大跌超6%。

劉浩峯的“二次創業”

伴隨着新主劉浩峯的“露面”,愛司凱也在1月19日復牌。

據愛司凱披露公告顯示,公司董事會會議通過了2023年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相關議案,本次的發行對象爲碳基發展,其擬以3.67億元認購本次發行的4320萬股股票。

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前,愛司凱控股股東爲愛數特,實際控制人爲李明之、朱凡、唐暉。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後,碳基發展將持有上市公司23.08%的股份,成爲上市公司控股股東。

碳基發展表示,此次認購股份並取得上市公司控制權主要是看好上市公司的發展和投資價值,爲上市公司提供資金支持,規範管理運作上市公司,提高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促進上市公司長期、健康發展。除本次發行,不排除未來12個月內繼續增持上市公司股份的可能。

股權關係顯示,自然人劉浩峯、袁國茗分別持有碳基發展60%、40%的股份,劉浩峯系碳基發展實控人,上述交易完成後,劉浩峯也將成爲愛司凱的實控人。

不過,對於劉浩峯的接盤,市場投資者似乎並不是非常看好。1月19日復牌,愛司凱早盤遭到不少賣單砸盤,公司股價一度跌超6%,不過之後出現反彈,盤中翻紅。截至當日收盤,愛司凱收漲1.87%,股價報11.98元/股,總市值爲17.25億元,全天成交金額1.04億元,換手率6.24%。

早盤被投資者“用腳”投票背後,愛司凱此次接盤方碳基發展爲新成立公司。資料顯示,碳基發展成立於2022年10月18日,成立至今未開展實際業務,無財務報表,亦無審計報告。

對於劉浩峯的情況,愛司凱披露的詳式權益變動報告書中也有介紹,其出生於1972年,學歷工商管理碩士,2002年開始在上海東新國際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任職,擔任研究員的工作,直至2007年離職。

2008年,劉浩峯開啓了事業的第二春,入職浦銀安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一路從行業研究員、策略分析師、基金經理助理升至基金經理,2017年劉浩峯離職。

3.67億來源引關注

據愛司凱披露的公告顯示,劉浩峯旗下核心資產除了碳基發展之外,還有兩家公司,其中一家也是在2022年新成立。對於3.67億的接盤資金從何而來,無疑也將引發市場關注。

具體來看,劉浩峯另外兩家核心公司是上海碳原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碳原企業”)、上海康祺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祺資產”),分別成立於2022年10月11日、2015年5月28日。

從持股關係來看,新成立的公司碳原企業同樣由劉浩峯、袁國茗分別持股60%、40%;康祺資產則由劉浩峯、袁國茗、張習分別持股60%、30%、10%。自2018年至今,劉浩峯擔任康祺資產投資總監、執行董事、總經理。

在三家核心企業中,康祺資產是成立較早的企業,該公司註冊資本1000萬元。從劉浩峯的合作伙伴來看,袁國茗、張習的資產也較爲簡單,旗下沒有資產較爲雄厚的公司。

另外,接盤方碳基發展目前的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共有三名,分別是劉浩峯、戴若希、龔祝,劉浩峯擔任執行董事、總經理,戴若希、龔祝分別擔任監事、財務負責人,兩人分別出生於1991年、1994年。

對於3.67億元的入主資金,碳基發展及劉浩峯表示,用於支付認購股份價款的資金爲合法的自有或自籌資金,不存在對外募集、代他人持有、受他人委託、信託、結構化安排的情形。投融資專家許小恆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新成立公司接盤上市公司近期頻頻出現,其背後大股東資產情況是監管層關注的重點,接盤方最終資金來源、履約能力等都是監管層細緻追問的要點。

針對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致電愛司凱董祕辦公室進行採訪,不過電話未有人接聽。

北京商報記者 馬換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