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北京商報

【編者按】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對“新”的憧憬總是讓人欣喜和期待,2023年尤甚。重回常態、重拾煙火,全社會信心和預期正復舊如初;行而不輟,未來可期,新經濟韌勁和活力已澎湃而出。此際,我們精心遴選若干北京新地標,從這裏出發,探尋它們在首都新經濟圖譜中的座標,也記錄下我們正經歷着的這個特別時刻。

“酒旗戲鼓天橋市,多少遊人不憶家”,清末民初詩人易順鼎的《天橋曲》一語道出老北京天橋曾經的盛景,民間藝人“撂地畫鍋”,雜耍表演悉數上陣。

如今,形形色色的演出依然在天橋上演着,而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則成爲串聯演出與觀衆的主舞臺,這座開幕已有七年的建築不能算新,但在其持續進化的新運營理念、新運營模式的作用下,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儼然已成爲北京建設全國文化中心進程中的一座嶄新的文化地標。

從專業到多元

“修築”演出愛好者聚集地

作爲首都中軸線上唯一的文化藝術中心,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地處南中軸路西側,永定門北,東臨天壇,北靠前門,以“琉光戲影”爲主題的建築主體靜立於市,兼具歷史底蘊與現代文化氣息,成爲北京市演出愛好者的聚集地。

此時此刻,多臺大戲也正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上演着。不僅百老匯爆笑懸疑音樂劇《兩個人的謀殺》、陝西人藝話劇《白鹿原》、小不點大視界金牌人偶劇《鵝!鵝!鵝!》等經典作品接連在1月登臺上演,百老匯搖滾音樂劇《近乎正常》中文版、俄羅斯音樂劇《安娜·卡列尼娜》中文版、音樂劇《隱祕的角落》等也早已預定好2-3月走進劇場,與觀衆相約見面。

“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在開幕之初‘音樂劇專業劇場’的定位直接切入北京演出市場的核心需求點,開了一個好頭,此後更多類型劇目的上演以及多元化經營,令其集聚更多觀衆。”劇評人蔣穎如是說。

將時間倒回至北京天橋藝術中心開幕前,當時音樂劇雖已在國內有30多年的歷史,但整個市場卻一直處於起步階段,即使是在匯聚衆多文化資源、年演出場次可超2萬的北京,每年音樂劇的演出場次也不足千場,優質作品的缺乏、專業劇場的缺失,均成爲限制北京音樂劇市場發展的關鍵因素。

而2015年北京天橋藝術中心正式開幕時,1600個座位的大劇場不僅在當時是北京乃至全國一流的專業音樂劇劇場,也是國內第一家使用電子可調混響VIVACE系統的劇院,舞臺機械有來自德國的舞臺技術,所有框架都是鋁合金擠壓型材製成,可以在範圍內隨意調節舞臺高度,這些硬件是承接國際一流音樂劇演出不可或缺的條件,更是觀衆有上佳音樂劇觀看體驗的必要條件,恰好填補了北京音樂劇市場的空白。

緊跟着,此前一直因劇場達不到演出標準而兩度與北京觀衆失之交臂的原版音樂劇《劇院魅影》,也隨着北京天橋藝術中心的開幕終於登上北京的舞臺,當年更是獲得超7000萬元票房,直接帶動2015年北京音樂劇票房收入破億元,同比增長226.7%,觀衆人次也較上年增長超六成。

在此後的七年間,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不斷引進和彙集國內外經典劇目,製作八大藝術系列,即音樂劇夢工場、時光印記、都市節拍、天橋藝聚、精彩中國、夏日狂歡、音樂無界和前沿經典,通過旗下1600座的大劇場、1000座的中型劇場、400座的小型劇場和300座的多功能劇場,源源不斷地爲觀衆帶來國內外優質音樂劇、話劇、舞蹈、家庭秀、兒童劇、演唱會、各類現場音樂會等演出作品。

據北京天橋藝術中心透露的數據,開幕至今的七年時間裏,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已累計演出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優秀劇目1157部、4503場,接待觀衆達269萬人次,積累會員超過3000人。

演出+衍生

挖掘文化新消費

如今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已將自身的觸角延伸至更多領域,通過藝術普及帶領觀衆深入瞭解演出市場,同時也是國內外藝術發展的交流平臺。

在蔣穎看來,與電影等影視文化產品不同,演出此前一度被定義爲有門檻的文化產品,但實則不然,演出市場依然有衆多接地氣且符合不同觀衆需求的作品,只不過不爲大衆所知,因此需要從業方共同努力打破人們對於門檻的認知。

在這方面,北京天橋藝術中心擁有較強的資源及影響力,能夠成爲普及藝術及演出市場的重要力量,不僅爲自身吸引更多觀衆並增強黏性,也爲整個市場源源不斷供給推動力。在剛剛過去的元旦假期,據北京市文旅局發佈的數據,北京75個劇場舉辦線下營業性演出共計91臺303場,吸引觀衆5.7萬人次,票房收入849.3萬元,線下演出場次基本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水平。欣欣向榮的復甦態勢顯現出演出市場的巨大潛力。

“劇場也是一個文化消費場所,以消費的屬性,便利性不可或缺。”演出商陳琛表示,觀察海外的演出地標,紐約百老匯、日本四季劇場、英國國家劇院等均在附近設有地鐵站,方便人們出行,同時這也便於演出院團彙集觀衆,開展駐場演出。

而在文化消費層面,文創衍生也成爲演出市場的一股新生力量,劇院、劇場紛紛在此佈局,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也不例外。早在2019年11月,北京天橋藝術中心4週年慶時,天橋藝術文創商店便線上線下同步開始營業,當時實現自主研發設計的商品約佔全品類的35%。

曾購買了《搖滾莫扎特》衍生品的消費者徐芹芝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當遇到自己格外喜歡的演出作品,就希望在觀看後也能通過另一種形式將它帶回家,文創衍生產品恰好滿足了這一需求,同時價格也在自己的接受範圍之內。

演出行業分析師黎新宇認爲,從產業鏈的角度來看,文創衍生品是深層次挖掘內容價值,從市場現狀觀察來看,當下消費者對於文創衍生品的認可度正在提升,演出行業此時佈局該領域存在着較大的機會。同時,通過佈局文創衍生品也能豐富演出市場的產品形態與服務,並契合劇院、院團多元化經營的方向,強化與觀衆的紐帶作用。

打造“演藝之都”

演出市場再迎風口

着力打造“演藝之都”,推進“大戲看北京”,精心組織創作一批文藝精品,辦好惠民文化消費季——這是北京繁榮發展首都文化的着力點之一。

近年來,北京市也一直在推進全國文化中心的建設,並在《北京市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中長期規劃(2019年-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中提及,到2035年,“北京要全面建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之都”“成爲彰顯文化自信與多元包容魅力的世界歷史文化名城”。

在實施過程中,演出作爲文化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重要一環。《規劃》也明確實施戲曲、曲藝、民間文藝振興工程,音樂、舞蹈、雜技創新工程,打破各文藝門類發展瓶頸,固強補弱,全面提升,推動各藝術門類均衡充分發展,形成各市屬文藝院團有經典作品、有新創劇目、有看家曲目的發展格局。

當下,北京市推出的首屆“大戲看北京”展演季正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上演着,邀請40部精品劇目在京集中展演,且展演期間還推出一定數量的公益場演出,部分展演劇目將設置低價票,盡最大可能讓在京市民羣衆走進劇場,欣賞到高質量的舞臺藝術。與此同時,北京市還聚焦會館特色,推出“會館有戲”系列演出,並開發“會館有戲”微旅行線路,持續打造市民身邊的文化圈、藝術圈,不斷滿足市民羣衆對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北京正在建設全國文化中心的路途上不斷前行,在人們眼中,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也已經成爲一串意味深長的文化符號,也是北京的演藝地標。而據北京天橋藝術中心的安排,2023年,音樂劇《安娜·卡列尼娜》、音樂劇《隱祕的角落》等更多優質劇目將陸續登上舞臺。

此外,更多特色活動也將按部就班舉行。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副總經理楊樹聰在南中軸·夜天橋藝術推廣活動中談到,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作爲天橋演藝區的核心,希望通過更多的藝術形態,使公衆可以通過多感官、多渠道感受與理解中軸線文化的深刻內涵。發掘城市空間鮮明的文化特質與精神標識,真正傳承好歷史文化遺產,讓一座城市既存“物”,也留“脈”。

黎新宇認爲,北京作爲全國文化中心,通過挖掘歷史底蘊與彙集文化資源,近年來也爲演出市場帶來更多發展動力與契機。而無論是老北京時的天橋還是當下新時代的天橋,均與演藝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這是北京天橋藝術中心的優勢。隨着演出市場復甦的腳步愈發穩健,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在多元化經營的路途中也將走得更爲長遠。

北京商報記者 鄭蕊/文 賈叢叢/插畫

【記者手記】

天橋因演藝而興,演藝因天橋而盛

天橋自有名字以來,就是個熱鬧的地方。

明清時,因是皇帝到天壇祭天的必經之路,便取名爲“天橋”。又因周邊景色優美,還有不少寺廟,遊人與香客紛紛來此,聚攏了一批攤販,熱鬧不已。

此後經多次改建,並於1934年全部拆除,天橋雖沒有了橋,成爲一個繁榮的平民市場,但也逐漸形成獨特的天橋平民文化。正如學者齊如山在《天橋一覽序》中所述:“天橋者,因北平下級民衆會合憩息之所也。入其中,而北平之社會風俗,一斑可見。”也是自此時起,天橋與演藝有了更密不可分的連接。

一批江湖藝人在天橋“撂地畫鍋”,在地上畫個白圈兒,就成了一個演出場子,有了場子,江湖藝人就有了碗飯喫。拉洋片、大變活人、吞劍等衆多雜耍表演悉數上演,涵蓋了說、拉、彈、唱、武術、雜技、繪畫、書法等的“天橋八大怪”更是引人入勝。有數據顯示,清末以來在天橋獻藝的戲劇、曲藝、雜技等民間藝人多達數千人。

儘管此後江湖藝人大多不再在天橋聚集,但天橋與演藝的紐帶未曾斷過,並隨着北京天橋藝術中心的出現,逐漸加深。京劇、戲曲等非遺演出繼續上演,音樂劇、話劇等新時代作品爭相登臺,實現古老與現代的交匯、傳統與時尚的融合。

開幕七年以來,1157部演出作品、269萬人次觀衆,既見證了北京天橋藝術中心的發展,也能窺視北京市演出市場的蛻變。優質演出作品多了,演出場次多了,觀衆也多了。緊隨其後的是,演出院團的信心更強了,市場結構更完善了,市場活力更足了。

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也成爲天橋乃至北京演出市場的一座新橋,連接着觀衆、院團與市場,也連接着國內與國外的演藝資源,不僅豐富着北京演出市場,同時也推進着北京邁向“演藝之都”這一目標,並助力全國文化中心的建設,讓首都文化的風采飄揚起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