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國乒女隊備戰巴黎,我們把目光主要鎖定在日本隊的伊藤、早田、平野等人身上。然而,身高達到1米80的法國"一姐",卻能屢屢製造冷門事件,王曼昱、伊藤美誠、石川佳純、何卓佳全部敗在她的拍下,那麼袁嘉楠到底厲害在哪裏呢?她比伊藤威脅還大嗎?

第一招:令人恐怖的高拋發球,又長又頂,且旋轉難判斷。

伊藤美誠在擊敗中國隊時,她也有一些十分誇張的發球。比如"攤大餅"、"擰麻花"等等,然而這些發球經過李隼教練組的反覆研究後,伊藤的這些發球幾乎全部失靈了。本身伊藤靠這些發球,就能拿到不少搶攻的分數,發球不管用之後,伊藤幾乎就喪失了一半的功力。袁嘉楠的發球沒有伊藤那麼花哨,不過她的發球確實讓人有些恐怖。爲什麼能用"恐怖"這個詞呢?袁嘉楠的身高本身就達到了1米80,她的高拋發球,還要遠遠高過於頭頂。

現在女子球員中,能夠有高拋發球的就很少,像袁嘉楠拋這麼高的,就沒有了。由於球拋的高,下落後本身有一個重力,再加上袁嘉楠接觸球時,那一剎那的按摩,這個球會又急又頂。如果你沒有看清旋轉的話,不是直接喫發球,就是接球冒高,被她一板正手暴拍拍死。伊藤美誠的生膠,還是太喫旋轉,然而袁嘉楠的高拋發球,讓伊藤喫到直搖頭。王曼昱負於袁嘉楠,也是接不好袁嘉楠的高拋發球。目前,國乒對袁嘉楠的重視還不夠,對她的高拋發球,也沒有像伊藤那樣研究的十分透徹。

第二招:正手暴打弧圈球,力量十足,猶如實施高空打擊。

光靠一個高拋發球,袁嘉楠還不能在國乒身上製造爆冷事件。法國"一姐"的第二招,就是"高空暴拍"。袁嘉楠的正手是正膠,不是反膠,她不是反拉弧圈球,而是直接暴打弧圈。像這種打法,在國乒女隊現在已經絕跡,這也是我們難以適應袁嘉楠的一個原因。橫板正手正膠暴打弧圈球,之前新加坡"一姐"李佳薇就是這種打法,李佳薇簡直就是王楠的剋星,能夠與"大魔王"王楠對陣時佔據上風,就是她的正手正膠近臺暴拍。雅典奧運會,正是李佳薇淘汰了王楠。男子球員中,瑞典"一哥"法爾克,也是橫板正手正膠打法。

爲什麼說袁嘉楠是"高空轟炸"呢?原因就在於她身高太高了,而且是不退臺,就是站在臺前暴拍。1米80的身高,揮起正手居高臨下,拍下來那個威力,你可想而知。袁嘉楠入選過河南省隊,她本身就是中國運動員,在訓練功底上還是比較深厚的。正手連續暴拍你幾個,勢大力沉,確實難以抵擋。王曼昱的相持、防守能力已經很強了,袁嘉楠能夠把"鰻魚"打穿,確實有一定的穿透力。

第三招:前三板搶攻犀利,經驗老道,輸得起還咬勁十足。

袁嘉楠讓人頭疼的第三招就是:前三板搶攻!或許有些球迷說,前三板搶攻每個球員都會,都必須要掌握的技術。袁嘉楠的前三板還有什麼不同嗎?我們先來看一下,袁嘉楠的混雙成績:2020年東京奧運會混雙第4名、2022年球星賽混雙冠軍、歐錦賽混雙冠軍,混雙排名現位居世界第3。爲什麼要提到袁嘉楠的混雙成績呢?混雙作爲女選手來說,她必須有非常豐富搶攻手段,爲男選手來創造下殺板的機會。能夠在混雙上有這麼出色的成績,袁嘉楠相持實力達不到一流,然而前三板搶攻技術上,她絕對不輸日本選手的"三板斧"。

由於正膠不具備摩擦力,因此袁嘉楠在贏王曼昱、石川佳純時,都是把前三板的威力釋放出來。然而,對於同樣"三板斧"搶攻極爲厲害的伊藤美誠時,人高馬大的袁嘉楠,卻能屢屢防住伊藤的進攻,最終把伊藤防到失誤頻頻。還是說,本身就是中國運動員,後又加入到法國,袁嘉楠具備中國球員身上的咬勁、韌勁。另外,作爲38歲的老將,袁嘉楠在抓住對方短板,臨場變化等經驗上, 也是十分老道。面對王曼昱、伊藤這些排名比她高的選手,袁嘉楠是更輸得起的一方,她也不缺乏放手一搏的勇氣。

眼下正在進行的WTT卡塔爾挑戰賽,袁嘉楠又拿下了國乒的何卓佳。既有日本隊的前三板搏殺搶攻,又有相持階段的能磨、能拖、能咬,袁嘉楠必須要引起國乒教練組的高度重視。當然,以上3招僅是袁嘉楠技術的顯著特點,經過國乒認真對待後,她也會像伊藤那樣威脅越來越小。你覺得袁嘉楠,是否該引起重視?歡迎各位留言、探討,感謝關注!我是騎馬寺的少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