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天一作爲00後選手還是很年輕的。國乒。並且還曾經擊敗過孫穎莎。2013-2015年的少年錦標賽,錢天一的表現要好於孫穎莎。畢竟孫穎莎這三年都沒有拿到過總冠軍。

但進入國乒並不意味着發展前景就很好。有球迷認爲孫穎莎個子矮,完全沒有培養價值。錢天一的身高超過了170cm,按照粉絲的標準,這已經是非常有鍛鍊價值的了。但是錢天一雖然個子高,但是他的貼面質量太差了。

尤其是正手進攻能力更是孫穎莎無法比擬的。錢天一在少年時期對孫穎莎是有優勢的,但隨着時間的推移,情況恰恰相反。

2014年,錢天一奪得少兒錦標賽團體冠軍和單打冠軍,併成功入選素有錢奧運之稱的全國乒乓球錦標賽。那個時候的錢天意可以說是大顯身手的小禾。現在回想起來,那是她職業生涯的高光時刻。

當時國乒的打法還是以膠着爲主。錢天一的身高和丁寧差不多,打法基本是複製了丁寧的防守反擊。應該說這種打法在當時還是比較流行的,但是錢天一他們這幫人正好趕上了乒乓球的規模改革,看來當時確實有培養的潛力。

球風特點從小形成,但進入國乒後逐漸落伍。

之所以後來居上的孫穎莎迅速脫穎而出,是因爲孫穎莎貼臺打球和快攻。而這種打法更適合大球時代的打法。孫穎莎是國乒少有的正手進攻能力出衆的球員。

如果不是進入了大球時代,孫穎莎在國乒的競爭力,與錢天一相比,還是相差甚遠。畢竟國乒更看重的是持球能力。其實很多球迷在內心深處並不看好孫穎莎。還不是因爲她個子不高嗎?

在很多球迷對球員實力的評價標準中,球員的身高是一個重要的衡量標準。

事實上,在大球時代,矮個球員更具統治力。否則,伊藤美誠怎麼可能成爲最強的外部對手?

伊藤美誠的臥臺打法源於近臺快攻,引領當下最流行的打法潮流。這種打法講究發球和接發球的快速銜接進攻,一改以往國乒在中遠臺之間持球的慢打法。

大滿貫前輩鄧亞萍表示,國乒打法需要加快推進。如何提高速度?那你一定要堅持靠近桌子進攻,打得更有侵略性。因爲速度的提升意味着單板的質量更高,講究的是一擊必殺。錢天一年輕時面對伊藤美誠還是有優勢的,進入成年隊後經常被伊藤美誠橫掃。真正讓錢天一競爭力下降的競爭,是對外戰爭。連外部的主要競爭者都打不過,又怎麼去攻擊更高級別的主力呢?

正是孫穎莎連續擊敗伊藤美誠,奠定了她國乒主力的地位。反過來,孫穎莎的雙打能力也得到了體現。說實話,孫穎莎在雙打方面的綜合實力和錢天一相比,並沒有絕對的優勢。

但也正是因爲孫穎莎出色的單打能力,帶動了她的雙打能力,起到了積極的聯動作用。錢天一現在的雙打能力很不錯,拿過全國錦標賽的女雙冠軍。乒超聯賽的雙打也是一流的,很少失利。

但錢天一在單打上缺乏統治力,反而影響了他的雙打。國乒通常需要發掘球員的綜合能力。參加奧運會和世乒賽的選手通常是單打和雙打。

國乒很講究球員單打和雙打的平衡,不想單獨派出額外的球員參加雙打。

2021年世乒賽,錢天一因爲出色的雙打能力,作爲陳夢的雙打搭檔參加了這樣的比賽。這已經是國乒使用的額外資源了。當時,國乒希望錢天一和陳夢能夠奪得雙打冠軍。畢竟,國乒一直想把陳夢培養成大滿貫選手。

錢天一的接發球能力在雙打中是出類拔萃的,接發球的反手扭拉技術在女選手中也是比較先進的。可惜他們殺入半決賽遇到了伊藤美誠和早田希娜這對組合,但最終並沒有突圍。

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錢天逸根本拿不動陳夢。

錢天一雖然雙打能力出色,但是在雙打的戰術統治上,他需要一個搭檔來引領。爲什麼錢天一和陳幸同能默契配合?原因是陳幸同在雙打中是運籌帷幄,而陳夢在雙打中也是協調人,而不是運籌帷幄。

陳夢和錢天一屬於同一類型,都服從雙打搭檔的戰術配合。兩名不善於制定戰術的選手在雙打中合作奪冠確實很難。不管他們在國內的成績如何,在國際賽場上就會表現出戰術應變能力的不足。

好在隨着年齡的增長,錢天奕也醒悟過來了。

雖然現在我的雙打能力已經成爲唯一的競爭力,但是如果我不提高自己的單打水平,想要在國乒中佔據一席之地是非常困難的。錢天一也在努力提升自己的正手技術。只有正反手平衡,才能達到整體的提升。

錢天一還在成長和進步中,不過性格還是比較溫和的,不過隨着年齡的增長,還是可以帶來打法上的變化。不知道廣大粉絲朋友怎麼看,歡迎大家留言討論。性格比較溫和。孫穎莎和樊振東都以進攻爲主,在場上和場下都不一樣。

向鵬和林詩棟在外戰中的表現決定了王楚欽的位置和比賽現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