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乒總教練李舜臣公佈教練組情況後,也有球迷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這意味着,與王曼昱同組的選手身高都在1.70米以上,這對於女乒選手來說已經算是"高"了。爲什麼會這樣?

難道徐輝教練更喜歡高大的球員嗎?

徐匯的隊員都是高個子,王曼昱排在第二,何卓佳唯一的搭檔身高還不到1.70米。

如果是雙向選擇的巧合,那就真的是巧合了。女隊的這些"高手",一個個跑到徐匯組,跟王曼昱當隊友。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徐輝教練手下球員的身高:

第一名:陳 怡 身高1.80米

第二名:張斌月 身高1.76米

第三名:錢天一 身高1.75米

第四名:王曼昱 身高1.74米

第五名:何卓佳 身高1.62米

徐輝隊員的平均身高爲1.73米。從孫銘陽、張睿和何卓佳三位國家隊隊員的佈局來看,這三位陪練與孫穎莎、陳夢和王曼昱三位主力同組。也就是說,在主力教練的帶領下,他們被分配到模仿伊藤打法的生膠陪練。

除了何卓佳,王曼昱的隊友身高都在1.70米以上。這種雙向選擇是不是顯得太隨意了?爲什麼徐匯那羣人都是高個子?

個子太高不適合打乒乓球,後衛個頭大,強項是定點防守,就是前三板沒了。

試想一下,如果讓在女排中身高超過2米的袁心玥在徐慧組打乒乓球,那豈不是太恐怖了?袁心玥的身高是2.03米。國家隊主副打乒乓球。她的重心太高了。就是袁心玥彎腰擊球的時候,她還是太高了。

此外,高個子球員的腳移動緩慢且笨拙。乒乓球本身就是一項速度和角度的對抗性運動。一些高角度鏡頭讓你通過來回縱橫交錯的跑動、防守和反擊。袁心玥這麼大的人要是在臺前跑來跑去,她的腿都要"麻花"了。

所以,個子越高,乒乓球打得越好,這是一個劣勢。當然高度也挺高的,相應的防護面積也大。比如王曼昱,在全運會和世乒賽上,都能讓陳夢和孫穎莎不至於崩盤。正是因爲他"鰻魚"般的身高和長長的手臂,纔在伸手接球時被撲救。

向上。以薩沙出手的角度,伊藤和早田很難夠到,但王曼昱卻能搶回來。高手也有自己的短板,就是前三板的逼近球檯能力不足。像鄧亞萍和伊藤美誠,身高只有1.50米左右,在這個高度根本不需要放低重心,基本上抬手就能打。鄧亞萍自己說,"因爲我個子小,進來的球看起來很高,我敢攻別人不敢攻的球。"

喬紅還說,"鄧亞萍打起來就像沒有網一樣,什麼球他都敢扣。

"再說了,你能觀察一下伊藤的腿是不是比胖子孫銘陽動作快?由於無法在臺附近與小個子選手較量,高個子選手往往不得不在COSCO舞臺上拼搶防守。徐匯組中個子最高的陳怡,身高1.80米,堪稱"巨人"。陳怡的身高和法國"一姐"袁嘉楠一樣高。或許是因爲桌邊球技不夠,這些高手都跑到酒吧出身的徐匯那裏去了。

當時,馬琳前三板的快攻完全優於王勵勤。然而,世乒賽卻多次被王勵勤淘汰。前三板是馬琳的進攻。

下半場與王勵勤逐漸熟悉後,"王大力"還是在中遠舞臺上打破僵局,主要是在臺附近。瑪琳的能力。身高也有優勢也有劣勢,但對於女性來說,1.70米以上的球員動作相當緩慢。這個問題早期出現在陳夢身上,基本上是"站起來"的戰鬥方式。

對於王曼昱這些"牛逼"的隊友,你怎麼看?所有的高手都在徐匯的門下。這是雙向選舉的結果嗎?歡迎大家留言、討論,感謝您的關注!我是馬術聖殿的男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