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個人電腦(PC)芯片銷售的下滑幅度超出預期以及利潤豐厚的服務器硬件市場競爭激烈,美國芯片巨頭英特爾四季度業績栽了跟頭。

1月26日美股盤後,英特爾發佈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報告顯示,英特爾第四季度營收爲140.42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205.28億美元相比下降32%;淨虧損爲6.61億美元,相比之下上年同期的淨利潤爲46.23億美元;不計入某些一次性項目(不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英特爾第四季度調整後淨利潤爲4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47億美元相比下降92%。

英特爾給出的2023年第一季度業績指引爲營收在105億至115億美元之間,遠遠低於此前市場預期的140億美元,英特爾還預計今年第一季度繼續虧損。分析師稱這份業績指引是英特爾的“歷史性崩潰”,會引發芯片股拋售。

面對這份不達預期的業績,英特爾首席執行官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承認,艱難的環境因芯片庫存過剩而雪上加霜,公司第四季度業績和一季度業績指引都低於期望。

《華爾街日報》援引標普全球市場財智的數據稱,至少在過去30年中,英特爾還沒有出現過連續兩個財季虧損的情況。

隨着疫情期間遠程工作的蓬勃發展,英特爾最重要的兩個市場在經歷了兩年的強勁增長後表現疲軟。現在,在消費電子產品需求下降,擔心經濟衰退的商業客戶正在放緩數據中心的支出後,PC行業正與芯片過剩作鬥爭。

《華爾街日報》稱,根據研究機構Gartner數據,去年第四季度PC出貨量下降28.5%,這是自Gartner上世紀90年代開始追蹤該市場以來的最嚴重回落。而英特爾製造的CPU是絕大多數個人電腦的標配。

從英特爾的財報看,英特爾最大的現金奶牛部門英特爾客戶計算集團第四季度淨營收爲66.25億美元,相比之下上年同期爲103.33億美元,同比下降36%,低於分析師預期;英特爾數據中心和人工智能(AI)集團第四季度營收爲43.04億美元,相比之下上年同期爲64.26億美元,同比下降33%。

基辛格重返英特爾後重點發展的英特爾代工業務業績表現還不錯,但其規模仍然很小,無法“拯救”公司整體業績。第四季度,英特爾代工服務事業部營收爲3.19億美元,相比之下上年同期爲2.45億美元,同比增長30%;運營虧損爲3100萬美元,相比之下上年同期的運營利潤爲300萬美元。

目前看,英特爾的前景相當暗淡,儘管英特爾在個人PC芯片市場佔有70%的市場,但整體個人PC市場需求不振,這影響英特爾芯片出貨。其次,英特爾的數據中心芯片在競爭中不佔優勢,市場份額一直輸給AMD等競爭對手。

此前,英特爾預計2023年個人電腦的總目標市場爲2.7億至2.95億臺。而在電話會議上英特爾表示,目前預計市場將處於該區間的末端。

英特爾計劃今年削減30億美元的成本,據估計,2023年的資本支出約爲200億美元,有分析師表示,該公司應該考慮削減股息。

爲了削減開支,英特爾也加入了硅谷裁員潮。基辛格承認,正在調整近期的支出,以管理成本,裁員已經開啓,上半年將繼續裁減相關崗位。

值得注意的是,英特爾正在努力擴大芯片製造業務,並計劃在美國和德國新建工廠,這是基辛格爲重振英特爾制定的計劃,《華爾街日報》稱,在用體積更小的晶體管制造運算更快的芯片的競賽中,英特爾已經落後於亞洲競爭對手。

受成本開支影響,基辛格推動英特爾芯片建廠計劃可能也會受到影響。日前,有媒體報道稱,英特爾在德國工廠的建設計劃目前被推遲。據德媒報道,英特爾現在看到了“困難的市場形勢”,無法再承諾於今年上半年繼續推進在德國建設半導體工廠的計劃。基辛格在電話會議上回應稱,將維持長期戰略投資,這是一個曠日持久的發展進程。

截至1月27日美股收盤,英特爾收跌6.41%,報收28.16美元,市值1162億美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