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馬宇薇 見習記者 劉  釗

1月29日晚間,譽衡藥業發佈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譽衡集團持有的公司全部股份第二次公開拍賣已完成,所拍股份均已拍賣成交。

本次拍賣前,譽衡集團持有譽衡藥業股份數量爲706248522股,佔公司總股本的32.13%。本次拍賣的股份全部完成過戶後,譽衡集團將不再持有公司股份,公司控股股東將發生變化。

併購後遺症未消除

自2010年在深交所主板上市後,譽衡藥業就開啓了“瘋狂”的併購之路。短短八年內,譽衡藥業共發起27筆併購,涉及金額近130億元,先後併購哈爾濱蒲公英藥業、澳諾製藥、上海華拓等藥企。

然而,“蛇吞象”式激進併購不僅沒有提振譽衡藥業的業績水平,反而導致公司資金鍊難以承受。2019年,由於收購的全資子公司上海華拓、南京萬川、普德藥業等經營業績未達到預期,疊加兩票制、重點目錄監控、醫保控費等綜合因素影響,譽衡藥業一次性計提商譽減值高達26.15億元,當年營收同比下降39.55%,淨利潤鉅虧26.62億元。

面對發展危機,譽衡集團實控人、昔日“東北藥王”朱吉滿也曾通過大批出售資產、轉型生物製藥等方式尋出路,但未能改變敗局,並最終走到司法拍賣譽衡藥業全部持股的地步。

“譽衡藥業的實際控制人在業務擴張與併購過程中過於粗糙、忽視併購之後的經營整合工作,從而導致了併購失敗與財務狀況急劇惡化,並引發實際控制人與大股東的更迭。”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博星證券研究所所長兼首席投資顧問邢星告訴《證券日報》記者,“譽衡藥業在激進型併購中,沒有充分預估市場變數而造成巨大的商譽。資本擴張會伴隨風險的呈現,上市公司併購需要有科學化運營機制和風險防範意識。”

公司易主能否迎來轉機?

2022年12月27日,譽衡藥業曾發佈公告表示,公司擬計提商譽、無形資產、存貨、固定資產等資產減值準備合計9319.52萬元,預計減少公司淨利潤8516.09萬元。同時,公司擬對參股公司譽衡生物開發支出計提減值準備4.23億元,預計減少淨利潤1.78億元。對此,深交所向譽衡藥業發佈關注函,要求公司說明結合計提資產減值對公司持續經營能力的影響,說明持續經營能力是否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財務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1年,譽衡藥業營業收入分別爲50.54億元、30.55億元和31.4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80%、-39.55%和2.96%;淨利潤分別爲-26.62億元、4億元和4504.20萬元,同比分別增長-2214.30%、115.03%和-88.74%。2022年,譽衡藥業預計淨利潤爲-2.7億元至-3.1億元,扣非淨利潤爲-2.8億元至-3.2億元。

2022年11月11日,譽衡藥業曾公告稱,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已裁定終止譽衡集團重整程序,並宣告譽衡集團破產。對於大股東破產,譽衡藥業表示,公司與譽衡集團在資產、業務、財務方面是獨立的,控股股東破產不會影響其正常經營。

此前,譽衡集團所持譽衡藥業部分股權分別在2019年11月份、2020年5月份被司法拍賣,兩次拍賣的股權分別佔公司總股本的3.91%、4.77%,兩筆股份均已完成變更過戶手續。

2023年1月12日10時至2023年1月13日10時止(延時除外)在京東拍賣破產強清平臺,譽衡集團持有的譽衡藥業全部7.06億股股票曾進行公開拍賣,結果以流拍告終。在第一次拍賣失敗後,譽衡集團的管理人於1月27日10時至1月28日10時止(延時除外)發起第二次公開拍賣,這次拍賣順利完成。待拍賣的股份全部完成過戶後,譽衡集團將不再持有公司股份,公司控股股東將發生變化。

根據拍賣結果,東源(天津)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沈臻宇、國泰君安等13個競得人共計拍得譽衡集團持有譽衡藥業7.06億股股份,佔其持有公司股份的100%。成交金額爲13.65億元,約1.93元/股。截至1月20日收盤,譽衡藥業價格爲2.44元/股,本次拍賣相當於打了七九折優惠。

根據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國泰君安持有公司4.31%的股份,加上此次拍得的公司4.22%股份,將合計持有公司8.53%的股份,成爲譽衡藥業第一大股東。

“股權結構變更對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戰略部署、企業運作、業務發展、信用風險、再融資等方面都會帶來一定的影響。”北京威諾律師事務所主任楊兆全向記者表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