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鄭青亭 北京報道

在全球經濟持續低迷、歐美可能紛紛陷入衰退的背景下,中國因時因勢優化調整新冠疫情防控措施被視爲“2023年最重要的經濟大事”。

近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表示,中國以前對全球增長的貢獻約爲35%至40%,儘管去年的表現不盡人意,但其很可能從2023年中期開始發力,並再次幫助推動全球增長。她強調,中國從動態清零政策走向復常可能是今年全球增長的最重要推動力。

2023年全球經濟將呈現怎樣的走勢?美聯儲政策調整將帶來哪些影響?中國經濟反彈的幅度將有多大?人民幣對美元能否繼續走強?A股市場能否繼續回暖?歐美經濟不景氣將如何影響亞洲經濟?針對這些問題,景順亞太區(日本除外)全球市場策略師趙耀庭(David Chao)近期接受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的書面專訪。

趙耀庭認爲,今年全球經濟走勢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美聯儲於年中的某個時間點按下加息的“暫停鍵”。當前的關鍵問題是,美國經濟會否在收縮階段陷入衰退,以及核心通脹是否會繼續回落至美聯儲的目標區間,這一點仍未明朗。他預測,美聯儲可能在2月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上再加息50個基點。

面對居高不下的通脹,西方發達經濟體紛紛持續加息,這不可避免地造成經濟放緩,並波及亞洲等地區的出口前景。趙耀庭說,近來數月,亞洲出口顯著下滑,中國、韓國等主要出口地區首當其衝。鑑於2023年出口前景持續走弱,工業生產可能受到影響。但他強調,中國經濟重啓應可通過商品貿易和境外旅遊兩方面爲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提供緩衝。

談及中國經濟的復甦進程,趙耀庭表示,2022年底,中國經濟增長受疫情影響有所放緩,但放緩幅度並沒有市場預期嚴重。“近期發佈的中國12月及第四季度經濟數據好於預期,這印證了我此前的觀點2023年中國經濟增長和企業盈利可能出現上行驚喜,超出預期,投資者應會繼續看好中國開放,並將其視作2023年亞太區市場唯一最重要的催化劑。”

他認爲,一旦此輪疫情結束,中國經濟可能會在消費的帶動下迎來漸進但重大的反彈。他指出,疫情期間,家庭儲蓄持續累積,去年超額儲蓄約至人民幣2萬億元,與此同時,自疫情開始以來銀行存款增長近50%。隨着人們對可自由支配物品的信心改善,他們可能會開始消費這些儲蓄,並將部分資金投入房地產市場或國內股市等其他資產。

對於中國資本市場的前景,他認爲,近期,內地股票已出現回暖,仍有上行空間。“我要強調的是,中國家庭累積有超額儲蓄,我們從未見過銀行在長時期內保持如此高額的儲蓄。同時,利率處在歷史低位。這一強有力的組合意味着中國資產價格將持續上漲。如今的中國股市和2020年6月美國經濟重啓後的美國股市有異曲同工之妙,即在低息環境下散戶投資者持有大量現金,這將帶動股市大漲。”

美國通脹會迅速下行,美聯儲今年將停止加息

《21世紀》:回顧2022年,通脹無疑是全球經濟的關鍵詞。雖然主要經濟體不斷加息,但通脹壓力始終存在。目前,美國的通脹數字於第四季度初現緩解跡象。展望2023年,美國的通脹會快速回落嗎?

趙耀庭:儘管通往持續復甦及新經濟週期的道路不會一帆風順,但通脹似乎正在朝目標發展並且呈下行趨勢。商業庫存持續增加,貨幣供應增長大幅放緩,而且隨着抵押貸款利率上升,住房成本下降。疫情引起的供應鏈中斷情況有所好轉,這說明通脹可能已在2022年6月見頂。 

過去幾個月,美國通脹預期大幅下降,目前已回落至美聯儲認爲的“舒適區間”。重點在於,儘管我們預期通脹會迅速下行,但估計仍會高於此前2009-2019年經濟週期的水平。

《21世紀》:當前,全球市場關注的焦點是美聯儲貨幣政策是否會發生轉向。美聯儲加息進程是否已經步入收尾階段?具體來看,還有多少加息空間?今年美國經濟是否會進入衰退,如果是,會是怎樣的衰退?美國是否會在今年開始降息?

趙耀庭:美聯儲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在12月的會議上如期將加息幅度從75個基點降至50個基點,上調聯邦基金利率至4.25%-4.5%區間。美國發布的最新季度經濟預測概要“點陣圖”顯示,最終利率預測中值升至5.125%。鮑威爾在新聞發佈會上的態度相當強硬,突顯出服務業價格壓力仍然較大。此外,他還重點強調勞動力市場喫緊導致工資增長“遠超”通脹目標所對應的水平。可以理解,美聯儲不得不降低預期,以免金融環境過早放寬。

我們預期,隨着全球經濟週期從萎縮向復甦階段過渡,未來一年至關重要。這主要取決於美聯儲在2023年年中的某一節點按下加息暫停鍵。但很明顯,我們無法確定聯邦公開市場委員要到何時纔會確定無需繼續收緊政策。儘管大幅加息,美國經濟卻意外堅挺,但由於美聯儲可能出手干預,這可能是一把雙刃劍。勞動力市場仍然強勁。隨着金融環境放寬,實質工資增長逐漸轉向正面。即便如此,勞動力市場反應滯後,金融環境收緊一般需要9個月之後纔會對就業數據產生影響。

市場看好中國經濟,人民幣有望持續走強

《21世紀》:展望2023年,中國同海外經濟走勢將有怎樣的不同?從經濟政策、防疫政策的角度來看,今年的經濟形勢跟去年相比會有哪些不同?中國宏觀經濟面會發生哪些變化?

趙耀庭:市場十分看好中國開放,儘管全國各地疫情仍面臨不確定性。作爲出行指標的交通擁堵指數低於正常水平,這與其他亞洲經濟體相似,“疫情餘波”的感染導致開放初期經濟活動會有所下滑。

但無論如何,先於預期開放會在初期過後帶來強勁的消費反彈。中國家庭在銀行和金融機構的存款持續累積。與此同時,隨着房地產行業低迷導致抵押貸款相關的借款減少,新增家庭貸款受壓。

顯然,今年政府的工作重點是促增長。不過,一旦經濟狀況更爲穩固,貨幣和財政政策預期將有所回撤。    

《21世紀》:人民幣匯率去年受美元加息影響出現了一輪疲軟走勢,在年末的時候出現了一波快速升值。您如何分析近期人民幣匯率強勁的上漲勢頭?這輪強勢反彈的勢頭能否延續?

趙耀庭:儘管中國國債和美國國債之間存在利率差異,但中國的開放正值美國等其他主要經濟體放緩之際,仍可能推動人民幣匯率持續走強。自11月初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已升6%左右,預期還將繼續走強。從投資角度來看,人民幣升值有利於短期存續期產品,例如一年期中國政府債券或短期可轉讓定期存單。

中國經濟爲亞洲其他國家提供緩衝

《21世紀》:今年歐美主要經濟體紛紛面臨衰退風險,亞洲經濟將受到怎樣的影響?中國經濟前景向好將給亞洲帶來怎樣的推動作用?除中國外,哪些亞洲經濟體今年可能表現出色?本輪美聯儲快速加息導致很多新興市場本幣大幅貶值,增加了債務負擔和再融資風險。今年,哪些亞洲經濟體可能會出現債務危機?

趙耀庭:面對居高不下的通脹,西方發達經濟體的央行持續加息。我們看到,央行們的努力終於取得成果,通脹似乎正在朝目標發展,呈下行趨勢。尤其是,需求明顯放緩,但服務業通脹粘性依然較高。由此,近來數月亞洲出口顯著下滑,中國、韓國等主要出口地區首當其衝。鑑於2023年出口前景持續走弱,工業生產可能受到影響。但是,2023年年中以前,各國央行在2023年的某一節點暫停加息和中國的開放可能成爲亞洲出口企穩的有力催化劑。

中國(內地)加速開放應可通過商品貿易和境外旅遊兩方面爲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提供緩衝。中國香港、新加坡和泰國有望成爲最大的受益者,而且旅遊開支可能飆升。中國開放有望推動商品需求暴漲,尤其是石油,可能會推高油價。對於亞洲部分國家而言,淨影響可能基本持平。但我們認爲,總體而言,這將對亞洲區域內增長產生積極的影響。

我們預計,2023年亞洲任何經濟體(斯里蘭卡除外)都不會陷入債務危機。自亞洲債務危機以來,亞洲經濟體發展愈發成熟,經常帳戶餘額較之前更加穩健。儘管在2022年美國加息週期期間,亞洲貨幣表現遜色,但亞洲多地央行一直與美國同步加息,而且已收復了截至2022年年底的大部分損失。

(作者:鄭青亭 編輯:和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