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月28日,德國總理朔爾茨開啓了他就任以來的首次南美之旅,目的地是阿根廷、智利和巴西。一些西方媒體的報道稱,朔爾茨訪問南美的目的,是要“尋求減少對中國的經濟依賴,並加強與世界各地民主國家的關係。”

真的是如此嗎?結合南美國家近期的一些動作以及朔爾茨訪問南美的一些細節,可以發現,所謂朔爾茨訪問南美旨在“減少對中國經濟依賴”的說法純屬臆想。

爲德國在俄烏衝突中的新行動辯解

據德國媒體報道,當地時間1月28日19時,朔爾茨抵達他南美之行的首站阿根廷後,與阿根廷總統費爾南德斯舉行了會談並舉行了聯合新聞發佈會。在發佈會上,朔爾茨特意爲近期德國在俄烏衝突中採取的新動作作了辯解。

1月24日,德國外長貝爾伯克在歐洲理事會發言稱:“我們正在進行一場針對俄羅斯的戰爭,而不是相互針對。”這番如同對俄非正式宣戰的驚人言論,引發了俄羅斯方面的強烈反應。

1月25日,德國與美國一道,宣佈向烏克蘭提供主戰坦克,再次引發俄羅斯方面反彈。

值得注意的是,德國近期的這些行動與朔爾茨首訪的南美三國的立場明顯不符。1月20日,巴西總統盧拉決定不向德國運送豹式坦克所需的彈藥,21日,盧拉還將提出該建議的陸軍總司令德阿魯達解職。

1月28日,在朔爾茨到訪前,阿根廷總統費爾南德斯表示,“阿根廷和拉丁美洲沒有考慮向烏克蘭或任何其他衝突地區運送武器。”

在這種情況下,朔爾茨在與費爾南德斯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不得不解釋了德國的相關立場。朔爾茨表示,德國爲烏克蘭提供“資金、人道、軍火援助”並不會改變德國並非參戰方的事實。

朔爾茨還就烏克蘭尋求獲得F16等戰機一事作了回應,強調德國很早就明確了不提供戰鬥機的立場——這一立場與美國顯然存在差異。

可以說,朔爾茨的辯解是爲了表明德國在國際事務中不會隨着美國亦步亦趨,而這正是南美國家左派政府的最大疑慮。

南方共同市場正在推動非美元交易

據外媒報道,朔爾茨此次南美之行的重點,是要加強德國與南美國家的商業聯繫,儘快完成歐盟-南方共同市場貿易協議談判。

南方共同市場國家有五國組成,包括巴西、阿根廷、烏拉圭、巴拉圭和委內瑞拉,但委內瑞拉現在被暫停了成員國資格。從經濟規模看,南方共同市場是世界第五大經濟集團。

歐盟與南方共同市場是有自貿協議的。該協議於2019年6月簽署,但一直未能得到歐盟國家議會批准。原因是,部分歐盟國家擔心自貿協議生效後,南美農產品會衝擊本國農產品,擱置了協議批准程序。

此外,巴西在上一任總統博索納羅執政期間,亞馬孫雨林生態遭到的破壞較爲嚴重,這也給歐盟國家擱置自貿協議增添了理由。

歐盟-南方共同市場自貿協議被擱置,隨即就引發了南美國家的不滿。阿根廷總統費爾南德斯就直指歐盟拒絕推動協議落地是貿易保護主義在作祟。

盧拉在第三次出任巴西總統後,把重新激活南方共同市場當作重中之重。不久前,盧拉和阿根廷總統費爾南德斯宣佈,兩國將研究一項不通過美元進行雙邊貿易的機制,盧拉和費爾南德斯在一篇聯合署名文章中將這一機制命名爲“共同貨幣”。

從巴西和阿根廷的這一舉動來看,重新被注入了活力的南方共同市場更像是想擺脫對美國的經濟依賴。而朔爾茨顯然是看到了南方共同市場重新活躍的可能,因此想提前疏通與南美國家的關係。

南方共同市場的合作目標裏有中國

那麼,爲什麼一些西方媒體硬要把朔爾茨訪問南美三國扯上中國呢?

這些媒體的推理是,朔爾茨訪問的南美三國中,阿根廷與智利正好都處於“鋰三角”——“鋰三角”位於阿根廷、智利和玻利維亞邊界地帶,擁有全世界最豐富的鋰礦藏資源。

一些西方媒體就猜測,南美“鋰三角”國家追求鋰資源利益最大化,將與中國形成競爭關係,讓德國等西方國家有空子可鑽,而歐盟-南方共同市場貿易協議則可以爲此提供機制保障。

但實際情況是另一回事。雖然南方共同市場不排斥與歐盟的自貿協議,但同時也把中國列爲了重要的合作對象。1月25日,巴西總統盧拉出訪烏拉圭首都蒙得維的亞時明確提議,南方共同市場可以作爲一個整體與中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但在此之前應先解決歐盟-南方共同市場的問題。

盧拉之所以在烏拉圭提出這個建議,是因爲烏拉圭從2021年起,一直在積極推動與中國簽署自貿協議。根據南方共同市場約定,單一成員國不能在未經其他成員國同意的情況下籤訂貿易協定。但烏拉圭總統拉卡列已經表示,在與中國簽署自貿協議的事情上,不會無限期等待南方共同市場其他國家作出決定。

種種跡象表明,朔爾茨此次訪問南美三國,只是一次試探之旅,距離雙方達成實質性貿易協議還爲時尚早。而按照巴西總統盧拉和烏拉圭總統拉卡列的設想,假如歐盟-南方共同市場的自貿協議能夠推進,下一個可能簽署自貿協議的國家就是中國。烏拉圭甚至有可能提前行動。

換句話說,朔爾茨首訪南美,不僅不會“減少對中國的經濟依賴”,相反,倒可能成爲中國與南方共同市場深化經貿合作的引子。

撰稿 / 徐立凡(專欄作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