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鄭雨航    每經編輯 高涵    

當地時間1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在其官網更新了應對輻射和核緊急情況建議儲備的藥物清單,這是自2007年以來的首次。應儲備的藥物包括用於防止或減少輻射影響的藥物,或在接觸輻射後用於治療損傷的藥物。 

世衛組織表示,輻射和核緊急情況可能導致人體暴露在強度過高的輻射下,可嚴重影響人體健康甚至導致死亡。因此,應確保各國政府能夠對此類威脅迅速作出反應,這一點極其重要。 

世衛組織此次更新意味着什麼?普通民衆又該如何理解?《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獨家採訪到世衛組織發言人瑪格麗特·哈里斯博士(Dr Margaret Harris),進行解讀。她告訴記者,本次政策建議包括近年來批准用於急性輻射綜合徵(ARS)臨牀管理的新藥物製劑的最新信息,並更詳細地描述了建立和維持國家儲備所需的要素,以及管理儲備的不同方式。

緊急抗核輻射藥物有哪些?

世衛組織改善人口健康部門助理總幹事內拉呼籲道:“各國政府必須做好準備,保護人民的健康,並及時對緊急情況作出反應,爲有需要的人迅速提供治療,包括隨時備好救生藥物,用於降低輻射風險以及治療輻射造成的傷害。” 

據清單具體內容,典型的輻射應急儲備包括以下藥物:

·穩定碘,用於阻止或減少甲狀腺對放射性碘的吸收

·普魯士藍,用於去除人體內部的放射性銫 (Cs) 和鉈 (Tl)

·在急性輻射綜合徵(ARS)情況下,用於緩解骨髓損傷的細胞因子

·用於治療嘔吐、腹瀉和感染的其他藥物

“清單中所列出的這些藥品可以防止或減少放射性核素的暴露,並治療組織和器官的輻射損傷。” 哈里斯博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道。

北京大學醫學部博士、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放射治療科陳佳琰在採訪中也告訴每經記者,穩定碘的作用主要是預防暴露,和暴露發生後減少甲狀腺對放射性碘的攝入,降低甲狀腺癌的患病風險。“如果從事核工業和具有潛在暴露風險的羣衆,可以備一些穩定碘。”

綜合中國疾控中心官網消息,實際上,穩定性碘的作用是保護甲狀腺,對身體其他部位起不到防護作用。因爲碘元素親人體甲狀腺部位,如果穩定性碘搶先佔據甲狀腺部位,可以防範放射性碘125或131對甲狀腺可能產生的不良影響。同時,中疾控也提到,碘鹽中的碘含量微乎其微,對比我們在輻射事故發生前服用的碘片,3公斤食鹽中含碘量才相當於一片碘片中的含碘量。所以,碘的輻射防護作用很重要,碘鹽則並不萬能。

陳佳琰向每經記者補充道,清單中所列的其他藥物,都是在輻射暴露發生後,降低身體不良反應及增強免疫力的藥物,而一般人平常不太能提前接觸到大劑量放射性物質,即便接觸了也會及時就醫,所以這些藥物不太涉及到民衆。

陳佳琰認爲,世衛組織本次更新屬於對2007年版本的常規升級,報告的新內容不多,只是比此前的指導細則更具體,能更好服務於政府機構,普通民衆參考意義不大。“本次報告主要是在2007年報告基礎上增加一些更詳細的規定,但總體藥品跟之前沒有明顯變化,所以這一次更像是一個常規的升級。”

我們需要擔心嗎?

世衛組織表示,各國政府對此類威脅迅速作出反應是極其重要的。然而,根據向世衛組織祕書處提交的年度報告,許多國家仍然缺乏應對輻射緊急情況的基本要素。而本次更新內容考慮的潛在情況包括核電站、醫療或研究設施的放射性或核緊急情況,或放射性材料運輸期間發生的事故,以及惡意故意使用放射性材料等。

哈里斯博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該報告的主要受衆則是決策者、政府官員、應急計劃人員、醫療保健提供者、藥劑師和研究人員。

每經記者注意到,迄今爲止,全球發生過兩起大規模核災難,其一爲1945年美國對日本廣島和長崎分別投下的兩顆原子彈爆炸,以及1986年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這兩起核災難都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和嚴重的生態危機。

距離我們最近的一次核事故是在2011年,當年3月11日,日本東北太平洋地區發生里氏9.0級地震,繼發生海嘯,該地震導致福島第一核電站、福島第二核電站受到嚴重的影響。隨後,日本政府表示,受地震影響,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放射性物質泄漏到外部,並將福島核事故等級確定爲核事故最高等級7級(特大事故),與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同級。

然而,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上百萬噸核污染水排入大海。2022年7月22日上午,日本原子能規制委員會正式批准了東京電力公司有關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後的核污染水排海計劃。

2021年4月13日,抗議者在日本東京的首相官邸外反對福島核污水排入大海。

圖片來源:新華社記者 杜瀟逸 攝

據新華社報道,日根據該計劃,日本將會在今年春季開始長期向太平洋排放所謂“放射性物質達標”的核廢水,這項決定也遭到利益攸關方、環保團體、周邊國家強烈反對。

與此同時,2022年2月24日爆發且持續至今的俄烏衝突,也讓世界籠罩在覈威懾的烏雲下,1月19日,俄羅斯前總統梅德韋傑夫在社交平臺上發文警告,“核大國在常規戰爭中輸掉可能會導致核戰爭爆發”。路透社解讀稱,梅德韋傑夫是在警告北約,俄羅斯在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的失敗可能會引發核戰爭。

不過,哈里斯博士在回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採訪郵件中提到,本次報告內容與國際政治形勢無關,“對於普通大衆來說,最重要的信息是確保能夠獲得該報告中所列出的藥品即可。”哈里斯博士強調。

對此,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放射治療科醫生陳佳琰博士也表示認同,她向每經記者表示,世衛組織本次發佈的報告,並不是根據目前國際形勢而發佈的。她表示,距離世衛組織上一次發佈此類報告已經過去16年時間,屬於常規更新。“普通民衆不需要恐慌,日常生活中也不會接觸到大量核輻射。”

責任編輯:凌辰 SF17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