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樂居財經 靳文雨

“要是不發展國內自身的設備監測系統和雲平臺,全部交給國外廠商來做,我國工業裝備的數據、分析和預警等國家信息安全將任人擺佈。”

一直以來,石油化工、能源和軍工等行業大型關鍵裝備的運轉狀態都關乎國家安全。而博華科技的創始人高暉也一直堅信工業雲平臺絕對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2006年的,他找來4位合夥人創辦北京博華信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此後公司一直專注於關鍵設備健康管理領域,從事軍工裝備與工業設備監控系統、健康管理平臺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去年9月29日,博華科技擬衝刺深交所創業板IPO上市,並首次遞交了招股說明書,並於今年1月首發過會。

此次IPO,博華科技擬在深交所創業板發行股票新股不超過1946.1萬股,擬募資8.5億元,用於智能運維產品生產基地智能化改造項目、新一代裝備健康管理系統研發及產業化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目前來看,博華科技處於加速擴張階段,產能不斷擴大,原材料採購及員工薪資等也飛速上漲,這使得其現金流愈發緊張。同時,受客戶回款較慢等因素影響,其應收賬款持續增大。在增產擴容的同時,博華科技不得不面臨較大的資金週轉壓力。

挖老東家“牆角”,高暉自立門戶

高暉是化工機械專業出身,曾從事石油化工行業設備狀態監測和故障診斷相關工作。長達10年的從業經驗促使他捕捉到工業企業設備監測和故障預警的重大需求。所以從成立至今,博華科技一直專注於關鍵設備健康管理領域。

招股書顯示,博華科技的前身博華有限(曾用名:恆安信息)由凱達科技以貨幣方式出資設立,註冊資本爲50萬元。

2009年11月,其註冊資本由50萬元增加至350萬元。其中,曾任凱達科技總經理的高暉投入的非專利技術“石油化工裝置風險分析平臺產品”經評估價值共計245萬元,計入實收資本;股東高暉、高金吉、楊劍鋒、江志農分別以貨幣出資 13.75 萬元,均計入實收資本。四年後,高暉以現金245萬元補足了這筆無形資產出資。

目前博華科技的董監高裏,除高暉之外,監事會主席鄧化科曾於2007 年 6 月至 2008 年 6 月就職於凱達科技,任硬件研發工程師;董事、董事會祕書劉姝含曾於2006 年 2 月至 2006 年 6 月,就職於凱達科技,擔任行政與人事部主管。

2014年10月至2021年1月期間,博華科技曾掛牌新三板。期間公司股份在新三板公開轉讓,但公司總股本、實際控制人並未發生變化。摘牌後,該公司的股權結構爲高暉持股45.11%,江志民、睿創恆匯、夏淑玉分別持股25.68%、16.04%、5.65%,剩餘9家股東持股均未超過5%。

此後,該公司又經歷了數輪股權轉讓及增資。截至招股書籤署日,該公司的註冊資本爲5833.9萬元。高暉的持股比例爲39.33%,其母夏淑玉持有4.64%股權但不參與公司經營管理,爲高暉的一致行動人。因此,高暉控制博華科技 43.97%股權,爲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

此外持股5%以上股東有江志農和睿創恆匯,分別持股22.1%、13.99%。前者與高暉同爲創始股東,後者爲博華科技員工持股平臺,有42位合夥人,高暉持股24.39%

值得一提的是,高暉曾多次讓他人進行股權代持。在新三板掛牌期間,高暉、睿創恆匯曾存在委託馬麗娟、易定宏代持股份的情形。

其中高暉將持有的博華科技合計120萬股股份轉讓予易定宏,將持有的180萬股股份轉讓予馬麗娟,睿創恆匯將持有的博華科技30萬股股份轉讓予馬麗娟,高暉和睿創恆匯爲實際出資人。2017年12月,易定宏和馬麗娟通過新三板將該筆股權轉回,代持關係解除。

毛利率下滑,供應商與客戶重疊

博華科技的核心產品包括設備健康管理系統、設備工業互聯網平臺、設備監測控制系統等。主要客戶包括中船集團、航發集團、兵器集團、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核集團、國家能源集團、北京軌道交通公司等央企集團或大型企業。

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1年及2022年1-6月(以下統稱“報告期內”),博華科技營業收入分別爲1.29億元、1.68億元、2.96億元、5863.03萬元。其中設備健康管理系統的收入分別爲9842.88萬、8203.55萬元、2.35億元、5015萬元,在營業收入中的佔比分別高達76.15%、48.91%、79.57%、85.54%。

報告期內,該公司歸母淨利潤分別爲787.97萬元、2911.03萬元、6866.16萬元、-2232.21萬元。對於2022年上半年的利潤虧損,公司解釋稱,國防軍工領域客戶的裝備採購需經過一系列嚴格的審批程序,產品交付驗收相對集中在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

另一方面,石油化工領域客戶多爲大型企業,通常採取預算管理和產品集中採購制度,一般在上年末編制項目預算,次年上半年完成預算審批,年中或下半年組織採購。因此,公司的銷售收入呈現一定的季節性特徵。

博華科技預計,公司2022年可實現收入4.52億元,同比增長52.95%;淨利潤8647.07萬元,同比增長25.94%;可實現扣非淨利潤8059.98萬元,同比增長27.54%。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報告期內,博華科技的毛利率分別爲62.84%、64.42%、60.57%和50.29%,它在2022年上半年的毛利率較2021年減少了10個百分點。

其中博華科技的銷售毛利主要來源於設備健康管理系統,佔比分別爲77.47%、43.67%、76.21%、86.92%。

上市公司容知日新和東華測試是博華科技的同行業可比公司,根據招股書披露,它們的毛利率始終維持着60%以上,二者在2022年上半年的毛利率分別爲61.42%、66.16%,與博華科技的毛利率差異逐漸拉大。

樂居財經《穿透IPO》發現,2022上半年博華科技的原材料採購清單中,計算機及工控設備的採購單價爲3362.46元,幾乎是2021年(採購單價1372.38元)的2.5倍。

而前五大供應商中,提供計算機及工控設備且採購金額佔比最高的是A集團,其在2020年、2021年均爲博華科技第一大供應商,2022上半年爲第二大供應商。同期,A集團也是博華科技前五大客戶之一,後者向其銷售設備健康管理系統。

也就是說,A集團既是供應商,也是客戶,雙重身份之下,博華科技的原材料採購單價突然倍增是否合理,也引起了監管層的關注。

雖未披露企業名稱,但A集團的來頭着實不小。據披露,A集團爲大型央企,主要從事國防裝備的研發設計和生產銷售,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持股100%,註冊資本超過百億元,從2016年與博華科技開始合作,業務往來對象均爲其下屬主體。

博華科技在回覆問詢函中提到,與A集團14個下屬主體發生銷售或採購,其中,僅A02同時爲客戶和供應商。公司向A02的銷售、採購屬於分屬於不同軍品項目,按照軍品管理要求確定價格。

2021年博華科技對 A02 的銷售收入1909.16 萬元,其中:噪聲目標特徵監測產品實現收入1451.33萬元,毛利率爲72.48%;發電機組振動測試分析系統研製及現場技術服務實現收入457.83萬元,毛利率爲 72.00%。而向A02採購的產品,則未應用於對A02銷售的產品中,採購、銷售系不同軍品項目需要。

產銷率下滑,資金週轉壓力大

近年來,博華科技收入快速增長與開發軍工客戶相關。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軍工業務收入分別爲1947.19萬元、4322.33萬元、13550.04萬元、2435.34萬元,收入佔比分別爲15.06%、25.77%、45.82%、41.54%。

然而,由於軍工類客戶存在因內部付款審批流程複雜、審批期限較長、軍審定價尚未完成等原因,款項支付週期較長,公司未來應收賬款預計進一步大幅增長。

2019年末至2022年6月末,博華科技應收賬款淨額分別爲6338.03萬、9931.34萬、19194.39萬元、 16093.28萬元,佔總資產比例分別爲37.05%、38.44%、34.83%、29.08%。

由於應收賬款高企,該公司在日常經營活動中所產生的現金流淨額出現了較大的異常。

報告期內,該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爲844.7萬元、1206.23萬元、-4177.63萬元、-2,571.10萬元。2022年1-9月,該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爲-6,377.60萬元,公司表示主要原因爲公司當年取得了較多裝備減振產品、集成電機驅動監控系統等新業務訂單,爲此加大了原材料採購並支付了較多預付款,佔用了較多經營活動現金流量。

樂居財經《穿透IPO》注意到,報告期各期,博華科技產銷率逐年下降,其產銷率分別爲96.62%、88.67%、78.05%和59.66%,這與其新增了較多訂單的說辭出現矛盾。

對此,博華科技稱,由於公司業務規模不斷擴大,爲了實現大批量銷售,公司優化了生產流程,所以將以銷定產的模式逐漸轉變爲以銷定產和需求預測相結合的生產模式。也就是會通過對市場需求的判斷,提前進行生產。

雖然這種解釋看似合理,但是在現金流縮水同時伴隨產銷率持續下跌的情況下,博華科技還大力投資到原材料採購上,這必然會加大資金週轉的壓力,一旦未來客戶訂單出現變故,很有可能引起存貨積壓、貨品減值等風險。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