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通信業認真落實各項通信保障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確保通信網絡運行安全穩定,積極推出一系列創新服務、促進消費升級的活動,爲春節數字消費營造良好環境。

一、移動數據流量保持增長,5G流量佔比已超四成

2023年春節假期7天,移動互聯網用戶接入流量達441.1萬TB(1TB=1024GB),與2022年春節7天相比增長6.3%。其中,1月21日除夕和1月22日大年初一兩天的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分別爲62.9萬和68萬TB,同比增長13.1%和6.3%。在5G用戶規模擴大疊加超高清視頻、VR/AR等新應用推廣的拉動下,春節假期7天5G移動互聯網用戶接入流量增勢突出,與2022年春節7天相比增長103%,在移動互聯網用戶接入流量中佔比超四成。移動互聯網流量業務對通話、短信持續替代的同時,短信在提醒提示、驗證認證等方面的獨特作用有所顯現。春節假期7天全國移動電話計費時長共計526.3億分鐘,與上年春節7天相比下滑1%;全國移動短信發送量271.5億條,與上年春節7天相比下降6.7%,其中1月21日除夕的移動短信發送量爲50.5億條,同比增長4.1%。

二、紮實開展通信保障,春節網絡安全穩定運行

基礎電信企業細化各項舉措,落實通信保障責任。一是針對春節期間人員流動和聚集特點,做好業務變化預測和應急預案,提前進行網絡資源調配和擴容優化。二是強化部署,基礎電信企業春節期間共投入保障人員42.6萬人次,保障車輛13.8萬餘臺次,聚焦高鐵/高速、交通樞紐、景區、農村和醫療機構等重點區域、重要慶祝活動現場及春晚等重點線路等,採取專項保障措施。三是加強基礎設施防護、巡檢力度,開展幹線光纜巡檢80萬餘公里,全面做好通信樞紐、互聯網數據中心、各基礎業務平臺、傳輸幹線等重點部位的防護。四是嚴格實施“7×24小時”專人值班值守,加強全天候全方位網絡安全監測和處置,共攔截騷擾電話5570萬次,攔截垃圾短信超1億條。在四川甘孜州瀘定縣發生5.6級地震後,立即啓動應急保障預案,組織緊急搶修,保障網絡暢通。

春節保障期間,全國通信網絡運行平穩,無重大故障及重要客戶投訴,未發生重大網絡安全事件。

三、惠民生、促消費、保生產,大力推進通信服務提質升級

基礎電信企業積極採取惠民便民措施,爲春節返鄉、旅居人羣提供“7×24小時”小時跨域在線服務,保證鄉鎮便民服務網點數量及營業時長。中國聯通公司針對外出人員的異地老人、小孩看護需求推出異地看家產品,中國移動公司爲老年人羣提供“孝心卡”、爲騎手等特殊人羣提供“騎士卡”等專屬服務產品。在促消費方面,配合各地促消費舉措,開展新春年貨節營銷活動,協助發放地方政府消費券,引入地方名優特產品,與“三農”企業等聯合開展數字鄉村活動,上線“抗疫專區”產品,全力拉動消費增長。在保生產特別是助力中小企業復甦方面,持續落實中小企業寬帶資費優惠政策,以免費體驗新業務或優惠折扣等方式助力企業降本增效;爲旅遊行業復工復產提供員工號卡、專線等專屬優惠服務,打造新春酒店禮包,助力疫情後旅遊復甦;打造商鋪“e+”套餐,一站式解決中小企業客戶語音、流量、上網、看店、宣傳等需求。

四、應用新技術開展創新服務,培育信息消費新增長點

基礎電信企業充分發揮在5G、人工智能、雲計算、大數據等領域積累的技術優勢,在春節重要消費節點積極開展創新應用。在創新服務上,加大智慧家庭、視頻彩鈴、高清視頻、個人雲盤等基於新興技術的業務營銷,拉動信息消費升級。在服務升級上,推動客服全場景的智能化應用平臺,探索“虛擬營業員”等數字人應用。以數字技術賦能服務千行百業,中國電信公司爲基層醫療機構免費提供惠醫隨訪通、重點人羣健康監測、雲藥店等信息化應用,助力農村地區疫情防控救治工作。在支撐社會治理上,開展春運客流情況監測與動態研判分析,爲交通管理部門提供服務,以及對春節假期消費情況和節後復工復產開展大數據分析,反映經濟活力恢復情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