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比賽似乎進入了一個"怪圈"。陀螺。"連續輪換"成常態?且不說巨大的體力消耗,真的對運動員有好處嗎?

2023年纔剛剛過去一個月,有些小將已經連續參加了三場wtt賽事,只休息了幾天,2月1日就要參加新的比賽了,儘管他們知道自己必須通過比賽能夠競爭。

成長起來,想要進入主圈子就必須要這樣做,但是這樣的強度真的好嗎?

年輕球員就更不用說了,雖然去年上半年主力可能參加的比賽不多,但下半年已經"拼"了好幾個月。

從比賽到下半年的最後一場比賽,很明顯,主力球員,尤其是在比賽中身兼數職的主力球員,不僅是身體上的疲憊,更是神情上的疲憊。

這樣的比賽強度對於一些年輕的主力運動員來說或許是可以調節的,但是對於龍之隊這樣的運動員來說,有時候休息似乎並沒有什麼作用。

這還不是二月底,國乒主力將開始連續輪換,從二月底先在印度舉行的果阿明星賽開始,再去往大滿貫結束後在新加坡馬不停蹄。

雖然看起來是兩場比賽,但對於剛剛組隊成功的師徒二人來說,未必是一件好事。不僅如此,孫穎莎、王曼昱、王楚欽三人,不出意外的話,肯定會有多重的事情發生,比其他人要承擔更多。更多的遊戲,更多的體力消耗。

而對於今年的主力球員來說,賣點會讓他們身心俱疲。即使他們身體疲憊,他們也必須付出100%的努力。對於女單來說,危險性可能很小,但是對於男單來說,淘汰+連續輪換就可以了。難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