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星期四),今日報刊頭條主要內容精華如下:

中國證券

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啓動 改革後主板要突出大盤藍籌特色

證監會2月1日消息,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啓動。證監會就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主要制度規則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改革後主板要突出大盤藍籌特色,重點支持業務模式成熟、經營業績穩定、規模較大、具有行業代表性的優質企業。對主板新股上市前5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限制,自新股上市第6個交易日起,日漲跌幅限制繼續保持10%不變。維持主板現行投資者適當性要求不變。

併購重組熱度高 市場活躍度料提升

據數據統計,1月近80家上市公司發佈或更新重大重組事件公告。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以來,併購重組交易模式更加豐富,“A並A”、吸收合併、協議收購、資產置換等交易模式不斷湧現。專家認爲,隨着併購重組註冊制改革穩步推進,優質標的通過併購重組實現證券化意願增加,2023年併購重組市場有望更加活躍。交易模式豐富從多家上市公司發佈的併購重組公告看,今年以來,併購重組市場活躍。

A股開啓全市場註冊制新紀元

2月1日,兔年資本市場首個重磅改革措施出爐——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啓動。這是資本市場基礎制度革新的關鍵環節,也是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力舉措,標誌着A股市場開啓全市場註冊制新紀元。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三大工具“在途” 貨幣政策將精準發力

近日,發揮金融支持實體經濟作用的政策信號強烈。專家表示,爲加強金融機構對綠色發展等特定領域支持力度,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將精準出擊。總量貨幣政策工具必要時將進一步加力,支持經濟穩增長。此外,貨幣政策創新空間大、工具足,再貸款、再貼現等結構性工具料成爲未來一段時期貨幣政策創新重點。結構性工具精準出擊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對綠色發展等特定領域支持力度不減。

上海證券報

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正式啓動

證監會昨日發佈消息稱,黨中央、國務院近日批准了《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總體實施方案》(下稱《總體方案》)。爲抓好落實,證監會自2月1日起,就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涉及的一系列制度規則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連續16個交易日淨買入 北向資金重點加倉哪些板塊個股

2月首個交易日,北向資金全天淨買入A股69.74億元。在1月的16個交易日中,北向資金有15個交易日呈現淨買入,單月累計淨買入額達1412.90億元,創下滬深股通開通以來的單月最高紀錄。開年以來,北向資金已連續16個交易日淨買入。梳理持股數據可以發現,本輪北向資金加倉的A股仍然是其向來偏愛的“核心資產”。

上證報評論:註冊制改革是資本市場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改革

註冊制改革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改革,是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全面重塑市場生態的“牛鼻子工程”。全面註冊制改革啓動,吹響了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的嘹亮號角。從上交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到深交所實施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再到北交所揭牌開市同步試點註冊制,我國資本市場採取試點先行、先增量後存量、逐步推開的方式分步驟實施這項重大改革。

多地明確組建計劃 農村信用社改革“大戲”上演

各地農村信用社改革工作加速推進。上海證券報記者獲悉,截至目前,已有新疆、山西、河南、遼寧、四川等地明確提出,深入推進農村信用社深化改革工作,其中組建“省級農商行”“農商聯合銀行”等成爲重點。

證券時報

A股進入全面註冊制時代 選擇權交給市場

2月1日,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正式啓動,突出把選擇權交給市場這一註冊制改革的本質,推進一攬子改革,健全資本市場功能,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更好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兼首席策略分析師荀玉根表示,全面註冊制在市場期盼中落地,有望改善A股行業結構,進一步助力我國產業結構轉型趨勢。過去4年間,我國優質企業的融資渠道得到明顯拓寬,尤其是部分成長型的新興產業公司。

中介機構要把好“入口關” 當好“看門人”

昨日,中國證監會就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主要制度規則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這也意味着全面註冊制的正式啓動。對於券商等中介機構而言,這是機遇也更是挑戰。全面註冊制背景下,中介機構要切實履行好“看門人”的職責,營造良好的市場生態。“全面註冊制對中介機構把好‘入口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光伏行業業績繁榮之下藏變局 一體化廠商有望成贏家

近日,上市公司2022年度業績陸續披露,光伏行業普遍預喜。2022年光伏行業的主題是漲價,背景則是市場需求持續旺盛,硅料企業是最大受益者。不過,始於去年末的降價潮已經在近期陸續企穩,產業鏈正式進入利潤再分配階段。

證券時報評論:註冊制改革走向全市場 資本市場深化改革的“關鍵一招”

兔年伊始,證監會就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涉及的主要制度規則草案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這意味着經過四年多的試點,註冊制改革走向全市場,成爲資本市場深化改革的“關鍵一招”。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黨的二十大強調,健全資本市場功能,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證券日報

全面註冊制改革啓動 證監會解答熱點問題 主板交易制度將推多項改革措施

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正式啓動,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開啓新徵程。近日,黨中央、國務院批准了《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總體實施方案》。2月1日,證監會就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涉及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管理辦法》等主要制度規則草案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涉及註冊制安排、保薦承銷、併購重組等方面。在改革思路上,證監會表示,把握好“一個統一”、“三個統籌”。

今年以來11家公司被立案調查 涉嫌短線交易、操縱市場、信披違規是主因

2月1日,ST熊貓發佈公告稱,持股5%以上股東收到證監會的立案調查通知書。根據數據統計,ST熊貓是今年第十一家發佈公司或股東、高管被立案調查的上市公司。整體來看,這11家公司或股東、高管被立案調查的主要原因指向三個方向:短線交易、操縱市場、信披違規,其中,信披違規佔比較大。

1月份A股市場併購活躍 業界期待更多模式創新

今年1月份,A股市場併購活躍。數據顯示,截至1月31日,按預案發布日並剔除失敗案例計,1月份A股上市公司共發起352起併購。從併購進度來看,305起進行中,47起已完成。從併購主體來看,房企積極性較高;以國企爲主導的產業整合速度加快。高禾投資管理合夥人劉盛宇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1月份A股市場併購活躍,意味着上市公司對市場復甦的預期較好,2023年有望成爲A股市場併購大年。

2023年退市公司逐漸浮現 財務類退市居多

截至2月1日,A股*ST公司均披露了2022年業績預告。記者據此結合滬深交易所1月13日發佈的《關於加強退市風險公司2022年年度報告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簡稱《通知》)梳理,2家公司已鎖定交易類退市,10家公司預告了財務類退市(剔除上述2家公司),4家公司可能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