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吉偉德

“這些年,靠着汝瓷生產,我家年收入幾十萬元,購置了轎車和樓房,日子是喫甘蔗上高樓——節節甜、步步高!”新春時節,正在作坊趕製汝瓷產品的河南省寶豐縣清涼寺村村民李淑傑一臉幸福地說。清涼寺村位於寶豐縣城西約20公里,當地一直有利用豐富的瑪瑙石、高嶺土、黏土等原料燒製瓷器的傳統,是北宋五大名窯之首的汝官窯遺址。2011年,汝瓷燒製技藝被列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月2日《光明日報》)

一直以來,非遺保護都是一個難以破解的課題。儘管國家先後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舉措,但“保護難”依然是難以迴避的現實困境,相當數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着“在保護中消亡”的結局。在全國層面,傳統民間民族藝術的消亡令人觸目驚心,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任務異常艱鉅。正如著名作家馮驥才所說,“每一分鐘,都有文化遺產在消失。再不保護,五千年曆史文明古國就沒有東西留存了,如果我們再不行動,我們怎麼面對子孫?”

另一方面,鄉村振興同樣是一個極其複雜的項目。宏大的系統工程需要從細微處落地,實現農民的可持續性增收,需要以項目和產業作爲支撐。一些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基因強大,如果能將資源優勢變成經濟優勢和發展優勢,就能在鄉村振興方面找到一條可持續的發展道路。河南省寶豐縣清涼寺立足實際,整合資源、挖掘潛力,使生產者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抱團闖市場,走出了一條非遺助力鄉村振興的路徑,具有極其重要的示範意義。

民族的纔是世界的,非遺作爲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融文脈與文象於一體,鮮活生動,雅俗共賞,具有廣泛的市場前景。中國非遺產業規模保守估計爲1.4萬億元,這是一個廣闊的市場藍海,其間也不乏市場開發度極高的先例,如廣州越秀區將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行花街與曲藝說唱藝術相結合後搬上舞臺,充分展示了“傳統非遺+流行文化”的創新融合,獲得了消費者的青睞,該項目也在市場開發中獲得了極好的傳承與保護。

美好的東西總會收穫歡心。2023年春節前,不少海外華人在美國紐約時代廣場的大屏“偶遇”遊戲《劍與遠征》裏的新角色花木蘭,紛紛拍照打卡;2022年,遊戲《Dislyte(神覺者)》上線首月即在美國市場取得了蘋果商店下載榜第一和暢銷榜前十的首發成績。這些例子都說明,只要找到了合適的載體和渠道,就能不斷擴大非遺的社會影響力和市場度,繼而讓資源變成資產,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商品化和價值化。

“清涼寺模式”的成功在於構建了體系化模式,既讓專業人幹專業的事,又整合資源形成強大的合力,最終闖出了一條市場化的路徑。其他具有地域優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可以借鑑汝瓷產品的市場化路徑,乘鄉村振興的東風,構建既符合本地實際情況又符合市場規律的開發模式。只要以消費者爲中心不斷創新,就一定能蹚出一條非遺助力鄉村振興的路子來。

“生產性保護”是當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基本方式之一 ,也是使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當代社會生產生活實踐的最直接和現實的途徑。以鄉村振興爲切入口,圍繞“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核心理念,對農村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市場化手段與路徑進行探析,構建了非遺保護與鄉村振興的“命運共同體”,其經驗難能可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