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繼2022年A股掀起回購熱以來,新年又有多家上市公司實施回購。在業內人士看來,A股回購熱仍有延續的可能,當前市場較低的估值水平加之回購制度的不斷完善,促使上市公司回購規模不斷提高,股票回購已成爲資本市場特別是上市公司維護市值的重要手段,對於優化上市公司資本結構、提升企業價值、提振投資者信心等多方面都具有積極意義。

市場信心持續增強

2022年是上市公司實施股份回購的“大年”。Wind數據顯示,2022年共有1157家上市公司實施股份回購,同比增長超過15%,創下歷年新高,在回購金額上,1157家上市公司合計超過千億元。今年開年以來,回購依然成爲了多家上市公司的共同選擇。數據顯示,截至1月31日,已有142家實施回購,較去年同期增長24%,金額累計達到134.77億元。

“近年來,股份回購增多主要來自於對於投資者利益的保護、股權激勵和市值管理三大原因。去年受多重因素疊加影響,我國不少上市公司股價持續下降,部分公司市場估值已經顯著低於企業的內在價值。因此,一些對發展前景看好的公司選擇進行股份回購,既是其現金管理的重要舉措,也有利於提振市場信心穩定股價,同時促進上市公司完善長效激勵機制。”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對記者表示。

從去年實施回購公司的具體情況看,在回購個股數量上,醫藥生物數量最多,電子、機械設備、計算機等行業緊隨其後,回購個股數量均超110股;在回購金額上,家用電器、醫藥生物、電子、計算機、石油石化五類行業2022年內已回購金額都達到百億元以上。

在市場人士看來,上述行業股價去年較大幅度下調是衆多公司選擇大量回購的主要原因,但從另一個角度也表明了企業自身對公司長期向好發展的信心。

“回購計劃表明了大股東和核心成員對於公司未來發展前景以及股價的信心。”粵開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夢潔對記者表示,在部分行業和公司股價持續調整的背景下,回購能夠一定程度上提振市場信心,起到價格“穩定器”的作用。同時,通過回購與上市公司深度綁定,有助於增強大股東和高管責任感的提高,增厚公司業績,從而形成正反饋。

再從回購的目的來看,近年來上市公司回購股份用於實施股權激勵及員工持股計劃的佔比依然較大,其他則多用於註銷、市值管理、盈利補償等目的。陳夢潔表示,上市公司會根據自身財務狀況、經營狀況和發展戰略選擇回購用途。對於投資者而言,企業採取回購註銷的方式能夠直接增厚EPS降低估值,預期回報率較高。但需注意的是,回購並不等同於估值修復,投資者應理性對待回購行爲,結合回購力度和目的、行業及公司發展、財務情況等基本面情況綜合分析判斷。

“上市公司在實施股票回購過程中需要堅持長期主義,保護好中小股東利益。”田利輝表示,股票回購並非絕對的正向意義,不排除市場上部分公司通過股票回購的利好消息來操縱股價,形成負向影響,因此投資者也要辯證看待公司的回購行爲。

相關政策不斷完善

值得一提的是,鼓勵和規範上市公司回購股票也是監管層近年來不斷推進的重點工作。去年4月份,證監會、國資委、全國工商聯共同發佈《關於進一步支持上市公司健康發展的通知》,明確提出鼓勵上市公司回購股份用於股權激勵及員工持股計劃。去年5月份,滬深交易所也明確支持股份回購,其中上交所提出研究推動上市公司回購、增持等穩市行爲便利化,繼續支持鼓勵資管機構、人員自購,配合做好長期投資者入市工作。

去年10月份,證監會就修訂《上市公司股份回購規則》《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變動管理規則》公開徵求意見,支持鼓勵上市公司依法實施股份回購、董監高依法增持股份,積極維護公司投資價值和中小股東權益,更好順應市場實際和公司需求。

“從制度環境上看,證監會修訂《上市公司股份回購規則》《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變動管理規則》,對上市公司回購條件和回購實施條件、回購與再融資交叉時的限制區間、禁止回購窗口期的規定等進行了優化,更好地順應了市場實際和公司需求,進一步提升了回購的制度包容性和實施便利性,提高了上市公司依法實施股份回購和董監高依法增持股份的積極性、便捷性、主動性。”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及研究部總監龐溟表示。

光大證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峯表示,2022年監管層多次推動上市公司進行股份回購,對於企業發展、資本市場的信心提振以及投資者都有着較大的積極作用。受疫情以及外部地緣政治因素的影響,A股市場回調,整體估值處於低位。上市公司可以通過積極回購優化公司資本結構,提高財務靈活性。同時,通過支持股份回購將向市場傳遞積極信號,提升投資者的信心,穩定資本市場預期。

龐溟進一步指出,市場回購規模持續擴張反映了上市公司和董監高認爲資本市場整體上低估了自身股價和市場價值,從維護公司價值和股東權益、增強投資者信心、有效進行市值管理等目的出發,綜合考慮公司財務狀況、未來發展及合理估值水平等因素進行股份回購,以推進公司股票市場價格與內在價值相匹配,體現了上市公司和董監高對自身正常經營、穩定增長、長期發展和投資價值的堅定信心。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自2005年《上市公司回購社會公衆股票管理辦法(試行)》頒佈以來,回購條款歷經多次重要修訂。從時間上看,歷次重要修訂均出現在市場相對底部位置。監管層通過對上市公司的回購行爲加以制度規範,用降低門檻、擴大範圍等方式釋放積極信號,引導上市公司合理開展股份回購。

助力良性生態形成

業內人士普遍認爲,股票回購已逐漸成爲上市公司維護市值的重要手段,將給我國資本市場帶來多方面積極影響。當前市場估值仍處於歷史低位水平,基於對經濟恢復的預期,以及對公司發展的信心,股份回購規模仍有望保持在較高水平。

龐溟認爲,促進和鼓勵上市公司從實際出發,依法依規、積極主動、審慎有序地運用股份回購、增持股份等工具和長效機制,可以展現對公司經營狀況、發展前景和長期投資價值的信心,可以有效維護公司股票價格、市場價值與資本價值,可以促進公司持續、平穩、健康發展,也可以切實維護廣大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的利益,並相應給予投資者穩定的預期和給予股東長期投資回報,還可以更好地培育與建立全市場的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理性投資的理念,最終有利於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大幅提升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和要素配置效率、加速打造資本市場良性生態、在更深層次上推動釋放資本市場活力和動力。

華福證券研報指出,上市公司股份回購是上市公司維護自身價值、增強市場信心的重要工具。公司回購股份對市場來說是一個積極信號,2022年上市公司股份回購頻頻,也側面反映A股估值已回落到一個具有性價比的區間。

業內專家表示,主動式回購是指公司主動而爲的回購,分別在2013年、2016年、2018年迎來高峯,彼時恰好爲資本市場低迷之時,無論是國家層面還是企業層面,都有提振股價、化解風險的需要。在主動式回購中,以市值管理爲目標的回購受到政策導向和外部經濟環境的影響,具有一定的“護盤”目的;以股權激勵爲目標的股份回購在2015年政策放開後,也呈現逐年遞增的態勢,說明股份回購作爲一種財務工具,服務實體經營的屬性也在逐步增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