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健康报首席记者 姚常房 本报记者 孙伟 闫龑 张丹 特约记者 姚秀军 通讯员 刘丽蔓

1月31日,本报新春走基层报道团队来到北京市昌平区北部山区,先后走访区属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并跟随村医一同入户。春节假期过后,卫生健康的守门人已经重整行装,开启新一年的工作。

两位基层医生的新年愿望

正月初十当天14时,陈迎雪驾驶着小四轮车,“嗖”一下爬上了王阿姨家大门前的斜坡,引得门口的小狗汪汪叫起来。这个春节,北京市昌平区流村镇上店村卫生室医生陈迎雪心情轻松了不少:“几乎没有新增新冠病毒感染者,工作重心更多回归到慢病管理上,得心应手了很多。”

“高压还是150多呢。过年了,大鱼大肉吃得多,您得悠着点。”陈迎雪嘱咐王阿姨。去年腊月二十七,王阿姨因为头晕摔倒在家门口台阶上,手腕骨折,这让陈迎雪一直放心不下。年后,陈迎雪已3次登门随访,有一次还在王阿姨家蹭了一顿午饭。“阿姨家的酱牛肉可好吃了。”冬日暖阳里,陈迎雪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线。

节后,来村卫生室的患者,大部分是因为血压、血糖不稳定。春节期间,原来担心的新冠患者就诊小高峰没有来。“但是,血氧仪、制氧机、布洛芬都备着呢。”陈迎雪一边指着一间摆满药品的房间一边说。

如今,流村镇28个行政村实现了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村村有退热药、止咳药、抗生素、抗病毒“四类药品”和便携式指脉血氧仪、制氧机,医生保证24小时电话畅通。

1月31日这天,到上店村卫生室看病的村民不多,在它的上级机构——流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情况也类似。记者在该中心采访的半个多小时里,只有一名患者就诊,是来续开高血压相关药品的。“以前每天150人左右。”医生尹志明说,最近几天大部分是中老年慢性病患者,来开药的居多,“上午,3个诊室一共接诊了40多名患者”。

“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五的每日监测数据显示,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量出现了个位数,日门诊量超过100人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占比不到1/3。”昌平区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郭春梅表示,春节期间就诊量比较平稳。

“还想再充实一下自己,考个副高职称,更好地为村民服务。”这是陈迎雪的新年愿望。作为北京市第一批村医定向生,尹志明对目前的收入和工作感到满意:“很知足。去年,发表了两篇慢病用药相关文章。”他的新年愿望跟陈迎雪一样,更好地服务左邻右舍。

应急培训固化为常态化机制

按照昌平区规划,流村镇的新冠重症患者依托北部山区区域医联体机制,经由重症患者绿色通道直接转诊至昌平区医院。

去年12月底至今年1月初,昌平区医院就诊患者激增。现在,该院患者就诊量大幅下降。当天,该院急诊重症监护室设置的6张床位,有两张空着。“压力大大减轻了。”负责人马舰说。

昌平区医院院长袁成介绍,作为昌平区属的最大公立综合医院,该院承担的任务重,尤其是在岁末年初的救治阶段。当时,90%以上的医护人员感染了,但大家仍坚持工作,“每天夜里开调度会到凌晨,后半夜接着处理相关问题”。

该院的急诊重症监护室是在1天时间内完成筹备并开设的。“房间本来就有,去年12月24日筹备物资、抽调人员、安排班次,12月25日开始收治患者。”马舰介绍,第一天就住进来4名患者,最多的时候加了1张床,收了7名患者。昌平区医院副院长李向欣补充说,除了急诊重症监护室,当时还开设了急诊抢救室7个延伸病区,增加了244张床。

为提高重症救治能力,昌平区医院下了大功夫。应急状态下,该院医务科科长闫秋芬牵头在培训模式上做了创新,将各科室的骨干医务人员集中到重症、呼吸等收治重症患者的主力科室进行培训,并将这些主力科室的骨干置换到待培科室,在工作的同时,培训待培科室的其余人员。

如今,这一应急培训模式已经固化为医院的常态化机制。节后一上班,闫秋芬就忙着拟订2023年培训计划。“争取重症医疗救治能力在目前基础上提升70%~80%。”闫秋芬说。

马舰介绍,今年急诊重症监护室将安排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加强科内业务学习,与上级医院重症监护室建立合作关系。同时,加强梯队建设,让高年资医生发挥“传帮带”作用,通过提升急诊科业务水平,更好地服务辖区患者。

一场“掏心窝子”交流会

1月31日上午,昌平区卫生健康委二楼会议室,一场“掏心窝子”的交流会正在举行。昌平区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人,医院管理者,公共卫生服务部门责任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负责人悉数到场,总结交流过去3年的启示、短板,以及对未来的建议。

“要做大做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昌平区卫生健康委主任蒋玮说,大家普遍反映,现在的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弱化。下一步,要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试点医疗床位建设。另外,人员编制问题是昌平区的一大痛点。过去20年,区里人口从几十万增长到220多万,一些自然村变成了新市民居住区。然而,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的人员数量增长速度跟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现在北京市市级层面已经开始推动了,我们将与财政、编办、人社等部门共同解决这个问题。”蒋玮说。

3年抗疫给卫生健康行业带来了巨大挑战,也加速了整个医疗事业的发展,资源向医疗领域的汇聚更加顺畅。“各方都更重视卫生健康。”郭春梅举例,去年12月底,昌平区主要领导挂帅,协调财政、经信、医保等部门,10天内补齐村卫生室、补足药品,建立24小时联络和转运机制。现今,全区298个行政村,除15个正在拆迁的村以外,其余村均实现了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全部开通医保结算服务。

蒋玮认为,进入新阶段,一些好经验应该固化下来,一些做法或举措要再完善、再修订。比如,修订传染病防治法,明确卫生投入、卫生保障、应急处置等制度措施。蒋玮说,国家层面对防汛物资每年要检查,“那么,应急的药品、物资、队伍等是不是也应该有保障机制,年年检查”。

春节前,昌平区妇幼保健院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签订紧密型医联体合作协议。蒋玮表示,这几年昌平区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医院的进驻。北京积水潭医院、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等已经落户,后续还会有多家医院在昌平安家。

编后

报道团队采访时,正值昌平区卫生健康委组织各机构梳理过去3年抗疫带来的启示及建议。据了解,不仅昌平区,整个北京市,乃至全国卫生健康系统都在做这项工作。梳理并建立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十分必要,也十分迫切。

新的一年已经铺展开来,全国整体疫情目前处于低流行水平,但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仍然存在,不能等下次风险来临时再“堵枪眼”。当务之急是乘势深化改革,在社会各方深度关注健康领域、有普遍共识之时,将疫情期间一些“特事特办”的好做法延续下来,着力推动解决需要卫生健康领域以外部门共同支持解决的卡点、堵点问题。尤其重要的是,将一些解题路径以制度甚至法律形式明确下来,比如如何让人员编制、财政投入等相关政策落地落实等。

扫一扫观看记者现场采访视频报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