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大型科技公司正通過其雲計算部門,積極尋求與人工智能(AI)初創公司合作,包括投資和聯盟等形式。這引發了監管機構的質疑:在開發“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的競爭中,微軟亞馬遜等大型科技公司既是雲服務提供商,又是人工智能初創公司的競爭對手。

今日,谷歌對舊金山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服務商Anthropic投資3億美元,這是新興AI研究公司與全球大型科技公司達成的最新一例雲相關合作。Anthropic致力於構建可靠和可操縱的人工智能系統,並開發了一款與ChatGPT相抗衡的聊天機器。

Anthropic是個正在開發“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統的新興公司。所謂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統,是一種複雜的計算機程序,可以在幾秒鐘內解析和編寫文本,創作藝術作品等。如今,這些公司正在挑戰谷歌和亞馬遜等科技巨頭所開發的同類產品。

包括OpenAI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統ChatGPT在內的產品,其背後的技術需要強大的計算能力,而這些計算能力(即昂貴的計算基礎設施)正是由他們要挑戰的大型科技巨頭所控制。

美國反壟斷機構前共和黨主席、喬治華盛頓大學反壟斷法教授William Kovacic對此表示:“這種情形,正是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將要重點關注的情況。”

Kovacic說:“對於大型信息服務公司如何壓制新一代競爭對手脫穎而出,FTC越來越關注。”

對此,FTC拒絕發表評論。

投懷送抱也是無奈

毫無疑問,這些合作讓規模較小的初創公司避開了建立自己的數據基礎設施所需的鉅額投資。但同時,也會讓雲計算的所有者,即微軟和亞馬遜等科技巨頭,得以洞察這些初創企業內部的人才和技術。創企們別無選擇,只能對大廠投誠。

上個月,微軟宣佈向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追加數十億美元投資。早在2019年,微軟已經對OpenAI進行了第一筆10億美元的投資。近期,OpenAI因爲推出了一款智能聊天機器人系統ChatGPT而成爲了全球關注的焦點。

這筆交易鞏固了微軟作爲OpenAI獨家基礎設施提供商的地位,後者已成爲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初創公司之一。微軟CEO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稱,微軟已經建造了一臺超級計算機來處理OpenAI的工作,能以競爭對手的一半的成本處理一些人工智能計算任務。對於大型語言模型的計算密集型開發來說,降低成本是關鍵。據估計,假設每月有1000萬用戶,運行ChatGPT的成本爲每天100萬美元。

目前爲止,亞馬遜在該領域最矚目的聯盟是與Stability AI的合作。Stability AI是一家以AI繪畫走紅全球的“獨角獸”公司,而亞馬遜AWS是是首選雲合作伙伴。通過使用Amazon SageMaker託管的基礎設施和優化庫,Stability AI能使其模型訓練具有更高韌性和性能,並大幅減少了訓練時間和成本。

Stability AI還使用亞馬遜的Tradium芯片,後者是一種定製設計的處理器,可與谷歌的Tensor處理單元競爭。這筆交易也讓亞馬遜證明了實力——因爲業內人士普遍認爲,亞馬遜在AI方面要落後於微軟和谷歌。

切換雲平臺不太可能

一位知情人士稱,這筆交易並不是排他性的。這意味着,Stability AI將來也有可能與谷歌雲(Google Cloud)等替代雲提供商合作。谷歌也表示,它與Anthropic的雲交易也不是排他性的。

有AI研究人員表示,構建和部署具有數十億個參數的大型語言模型,如GPT或谷歌的PaLM模型,需要穩定的硬件。一旦開始訓練模型,就很難在不同平臺之間切換。

Kovacic表示,從歷史上看,在電信等其他領域,這種依賴關係曾引起反壟斷監管機構的關注。Kovacic說:“你的關鍵服務提供商同時和你是競爭對手,這種關係很緊繃,又不免尷尬。”

尋找一家可靠的雲提供商是AI創企的基本需求,這意味着他們很快就會被迫與科技巨頭建立雲合作伙伴關係。

除了前文所述,谷歌和亞馬遜還與其他幾家AI創企建立了合作關係,包括加州的Cohere和以色列的AI21 Labs。

監管審查一觸即發

雲服務管理公司Yellow Dog表示,它還知道有幾家尚未推出產品的AI創企,與雲服務提供商建立起了聯盟。這些初創公司願意將自己與巨頭綁定,並轉讓一些股權。

Yellow Dog首席執行官Tom Beese稱,一些AI學術研究人員準備創業時,在招聘開發人員之前就開始和雲提供商談判了。因爲這一必備條件太貴了。”

這類交易可能很快就會受到監管機構的審查。去年,美國國會提出了一項針對所謂的科技巨頭“自我優待行爲”的立法,以防止大型在線平臺利用其在一個領域的影響力來推廣其他產品。

美國民主黨參議員艾米·克洛布查(Amy Klobuchar)在一份聲明中稱:“這些平臺利用自己的主導地位,不公平地讓競爭對手處於劣勢。這一切都是以犧牲競爭和消費者利益爲代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