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京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簡稱“磐京基金”)再被監管立案。

2月6日,上海證監局發佈公告稱,磐京基金涉嫌私募違規,決定對其進行立案調查。“因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現依法向該公司公告送達《立案告知書》,限其公告之日起30日內領取《立案告知書》,逾期則視爲送達。”

該消息發佈後,引得百億私募上海盤京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簡稱“盤京投資”)發佈緊急聲明,表示此“磐京基金”非“盤京投資”,兩家公司之間不存在任何關聯企業關係。

值得一提的是,磐京基金也並非“默默無聞”,此前不僅因舉牌大連聖亞旅遊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大連聖亞”,600593),野蠻爭奪公司控制權而聞名,甚至多次觸及監管紅線被點名。

磐京基金已註銷

根據天眼查數據,磐京基金成立於2015年1月5日,實控人爲韓淑琴,持股比例爲50%;另一大股東爲毛巍,持股50%;李成祥爲法定代表人。公司管理規模爲5億元-10億元,對外投資了11家企業。

根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簡稱“中基協”)數據顯示,2015年-2018年期間,磐京基金曾備案了20多隻基金產品,但2018年喜提多個私募大獎之後,管理規模持續擴大的磐京基金再未新發基金。2022年9月8日,因爲“異常經營”,磐京基金被中基協註銷。

“荒廢私募業務”的磐京基金,彼時開始執着於舉牌大連聖亞。據2019年一季度財報顯示,尚未進入十大流通股東的磐京基金和旗下的基金磐京穩贏6號,在短短几個月時間內,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已經分別位列大連聖亞第二、第三大股東,二者合計持股14.96%。

大連聖亞的爭奪控制權事件也就此拉開序幕。

據澎湃新聞報道,2019年6月,大連聖亞持股4%的股東楊子平與毛巍聯手,在大連聖亞股東大會上罷免了董事長、副董事長後,楊子平爲新董事長,毛巍成副董事長;隨後,新團隊引發老員工不滿,據證券日報報道,2019年9月的股東大會變成“武鬥現場”,楊子平與毛巍被人圍毆後送上救護車。

2020年新舊勢力矛盾持續升級,根據澎湃新聞當時報道,大連聖亞海洋世界公衆號曾四次發文,譴責楊子平與毛巍“夥同不明人員強闖大連聖亞”,官網發文譴責其“報假警,稱公章被竊”。

“宮鬥”的結局是兩敗俱傷。據天眼查數據顯示,目前,大連聖亞爲最高人民法院所公示的失信公司,且已被列爲限制高消費企業。根據1月31日發佈的2022年度業績預告,大連聖亞預計2022年實現扣非後歸母淨利潤爲-8000萬元至-12000萬元。

澎湃新聞注意到,磐京基金依舊是大連聖亞股東,根據大連聖亞2022年三季度財報披露,磐京基金及旗下磐京穩贏3號混合策略私募投資基金分別爲大連聖亞第二大和第四大股東,合計持股比例19.42%。

值得一提的是,磐京基金同樣通過舉牌成爲(簡稱“西安旅遊”,000610)的股東,根據該公司2022年三季度末,磐京基金旗下的磐京穩贏6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爲西安旅遊的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爲5.01%。

曾多次觸及監管紅線

澎湃新聞注意到,磐京基金毛崴並非首次被監管部門立案調查。

2020年3月,毛崴被上海證券交易所(簡稱“上交所”)予以通報批評並記入上市公司誠信檔案。

2020年7月,大連證監局發佈公告,大連聖亞召開臨時董事會的理由並不充分且引起公司衆多職工情緒不穩定一事,大連監管局曾向毛崴瞭解相關情況,其拒絕配合被申請人的監管工作,決定對毛崴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2021年12月,證監會發布行政處罰決定書表示,2017年11月7日至2019年7月3日,毛崴、姚石超比例增持、減持未報告、披露及在限制期內交易“大連聖亞”,最終,毛崴被罰1580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6月,上交所發佈公告稱,因大連聖亞股東毛崴、姚石控制賬戶組曾於2017年至2019年在增持公司股份達到5%及減持達到5%時未公告,並繼續交易公司股票,對二人予以公開譴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