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收購中聯高機的交易預案後,路暢科技2月6日復牌首日,股票一字漲停,報收31.19元/股,總市值37億元。

路暢科技(002813)2月5日晚發佈交易預案,擬向湖南中聯重科智能高空作業機械有限公司(下稱,中聯高機)的29名股東發行股份購買其持有的中聯高機100%股權,並向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進而實現中聯高機的重組上市。

此次交易完成後,中聯高機將成爲路暢科技全資子公司,中聯重科(000157)仍爲路暢科技的控股股東。

去年2月至3月,國內工程機械行業龍頭中聯重科通過兩次收購以約14億元價格獲得路暢科技53.82%股權。中聯重科強調,交易完成後,路暢科技現有汽車電子等業務經營及發展計劃不變。

今年1月,中聯重科和路暢科技雙雙發佈公告,擬推中聯重科控股的高空作業平臺業務公司“中聯高機”借殼上市。

路暢科技成立於2006年,2016年在深交所上市,是中國較早投身於車載導航、汽車智能駕駛艙及車聯網的企業,致力於提供汽車智能化及智能出行產品解決方案。

2016年,路暢科技以“無人駕駛概念股”進入資本市場,在上市之初曾連續錄得22個漲停板,其股價僅一個月就從6.89元/股的發行價漲至78.84元/股的歷史新高。此後,該公司股價還因“搭車”華爲造車、百度造車等行業熱點事件出現多次異動。

路暢科技曾公告稱,全球範圍內智能駕駛、車聯網、無人駕駛技術發展勢頭迅猛。但是,無人駕駛技術和產品離規模化商用尚有一定的距離。同時,智能駕駛、車聯網、無人駕駛的技術門檻高,產品的產業化過程長,存在開發進度和產品化不及預期的風險。

另外,此次重組將路暢科技近年來業績“跌跌不休”再度推向公衆視野。

澎湃新聞梳理發現,路暢科技上市前業績就出現大幅波動,2014年,路暢科技淨利潤同比增長16.31%,2015年,該公司淨利潤同比暴跌47.75%。

2016年至2019年,路暢科技淨利潤分別同比下降11.92%、39.86%、30.89%、2177.22%。截至目前,該上市以來公司僅有2020年淨利潤同比獲得增長(122.49%),2021年淨利潤再次同比下滑93.38%。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近年來扣非淨利潤一直虧損。2018年至2021年,路暢科技扣非淨利潤虧損分別爲1.82億元、3.83億元、9041萬元和581萬元。

據最新財報,2022年前三季度,路暢科技實現營收2.38億元,同比下降8.89%;淨利潤358萬元,同比下降35%;扣非淨利潤-522.5萬元,同比下降945%。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近年來中聯高機業績連創新高。據未經審計的財務數據,2020年至2022年,中聯高機分別實現營收10.5億元、29.47億元、45.5億元;淨利潤2936.28萬元、2.32億元、6.4億元。

中聯高機成立於2012年,主要從事高空作業平臺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是中國高空作業平臺行業的領先企業。

高空作業平臺是服務於各個行業高空作業、設備安裝、檢修等可移動性高空作業的產品,應用包括建築施工、設備安裝、倉儲物流、船舶建造等。

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對國內11家高空作業平臺生產企業數據統計,近年來,我國高空作業平臺銷量持續增長,從2017年的4.58萬臺增至2022年19.61萬臺。

中聯重科此前承諾,公司將充分利用自身運營管理經驗,進一步優化路暢科技法人治理結構,提高路暢科技的經營及管理效率,促進路暢科技持續穩定發展。這有利於提升路暢科技作爲A股上市公司的平臺價值,讓雙方未來的多元協同更具穩定性。

此外,路暢科技礦渣微粉業務與中聯重科新材料業務或形成互補。

路暢科技最新年報數據顯示,公司業務主營構成分別爲,礦渣微粉佔比49.82%、汽車導航產品佔比31.63%、汽車用品佔比13.85%、服務收入佔比1.55%、其他業務佔比3.15%。

路暢科技此前介紹,礦渣微粉是水泥和混凝土的優質摻合料,是一種新型的綠色建築材料。該產品由路暢科技全資子公司南陽暢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產並銷售。

新材料是中聯重科的戰略新興板塊之一。2019年,中聯重科成立湖南中聯重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中聯重科新材料)進入該領域。

中聯重科副總裁、中聯重科新材料董事長陳培亮介紹,目前,中聯重科新材料掌握3000多種建築材料基礎配方和工藝,形成了五大產品系統。具體產品包括建築熱工複合材料、聚合物改性水泥基複合材料等普通技術類建築材料和高分子複合材料、功能性樹脂合成材料、3D打印等功能型特種建築材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