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北京商報

因新冠治療藥物莫那匹拉韋膠囊被市場所熟知的安徽貝克製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貝克製藥”)向A股資本市場發起衝擊。上交所官網顯示,貝克製藥科創板IPO獲得受理,公司擬募資14.2億元。不過,闖關A股背後,貝克製藥2022年上半年淨利處於虧損狀態,並且公司各報告期期末資產負債率較高。

最新報告期淨利虧損

從貝克製藥淨利來看,公司2022年上半年處於虧損狀態。

招股書顯示,貝克製藥專注於治療艾滋病、乙肝、新冠等抗病毒藥物領域的化學藥物研發、生產及銷售,截至招股書籤署日,公司擁有治療艾滋病、乙肝及其他疾病的化學藥製劑註冊批件14個,在申報註冊的製劑產品5個。

值得一提的是,報告期內,貝克製藥拓展研發了新冠治療藥物莫那匹拉韋膠囊(0.2g),目前正在申請註冊。

財務數據方面,2019-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貝克製藥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約爲5.18億元、3.75億元、5.46億元、1.87億元;對應實現歸屬淨利潤分別約爲-891.02萬元、1657.86萬元、7926.59萬元、-1541.43萬元。

截至2022年6月末,貝克製藥合併口徑未分配利潤爲-2.4億元,公司存在累計未彌補虧損。

投融資專家許小恆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在未來一定期間公司如果未能消除累計虧損,短期來看公司可能無法向股東現金分紅,長期來看公司研發投入、業務拓展等各項經營也會受到不利影響。

報告期內,貝克製藥研發投入金額分別爲4352.22萬元、5067.3萬元、7245.84萬元、3912.58萬元,佔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爲8.4%、13.5%、13.27%、20.9%,保持較高的研發投入。

資產負債率高

報告期內,貝克製藥資產負債率也處於較高水平,分別爲97.54%、83.31%、73.71%、75.53%。

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科技產業投資分會副會長兼戰略投資智庫執行主任布娜新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資產負債率是衡量公司財務風險程度的重要指標,該指標超出合理範圍越高,公司財務風險就越大。

貝克製藥也在招股書中坦言,報告期內,因研發及生產投入資金較大,公司保持較高的負債規模,公司資產負債率較高、流動比率較低。未來,公司將通過公開發行股票、申請中長期貸款、加強銷售回款、管控各項費用支出以及合理規劃長期資產支出等方式,優化債務結構、改善經營活動現金流,降低公司財務槓桿,以應對可能存在的流動性風險。

另外,據貝克製藥介紹,公司存貨主要由半成品、原材料和庫存商品等構成,報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爲1.73億元、2.11億元、3.16億元、3.43億元,各期計提存貨跌價準備金額分別爲1506.99萬元、1932.3萬元、1610.64萬元、1733.14萬元。

此次衝擊科創板上市,貝克製藥擬募資14.2億元,投向年產單方製劑6.5億粒以及“雞尾酒”製劑5億粒項目、利托那韋原料藥生產線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補充營運資金,分別擬投入募資5.32億元、1.39億元、3.99億元、3.5億元。

據瞭解,貝克製藥的實際控制人爲王志邦,其合計控制公司4247萬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52.43%。履歷顯示,王志邦1963年3月出生,無境外永久居留權,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工業經濟系企業管理專業碩士,執業藥師,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領軍人才。

針對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向貝克製藥方面發去採訪函,不過截至記者發稿,對方並未回覆。

北京商報記者 馬換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