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T安曼男單決賽林詩棟不敵隊友曹偉,充分體現了年輕球員抗壓能力的不足壓力。裁判僅出示黃牌並扣發球一分,讓林詩棟交出單打冠軍,可見這位小將在比賽中不夠專注。即使裁判出現誤判,也不應該輕易打亂比賽節奏。

林詩棟不僅單局11:1被對手擊敗,還在決勝局大比分7:3領先,關鍵時刻連續兩次發球失誤,實在是不妥。這種發球的低級失誤,說明年輕球員發球比較簡單。與外援相比,發球局的差距就顯現出來了。

國乒選手之所以被扣分,是因爲拋球高度不夠,出現了攔網發球。由於拋球高度不夠,可以改變高拋球的發球方式。但如果球員在平時的訓練中沒有練習高拋發球法,一旦裁判在這種正式比賽中限制發球,他在比賽中就會非常被動。

所以表面上看是發球扣分影響了球員的心態,其實是球員的基本功不夠造成的。如果選手準備了多套發球方式,還會出現這種情況嗎?正是因爲平時的發球方式過於簡單,裁判一旦發出警告,就無法在發球局主動限制對手。

這在很大程度上解釋了國乒球員集訓的現狀。國乒一年到頭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組織集訓。即使不參加國際比賽,也需要進行強化訓練,但訓練一定要有針對性。沒有必要爲了訓練而訓練。像林詩棟這樣的年輕球員應該可以彌補他的不足。國乒讓他多參與,也想讓他儘快成長。

已經退出國乒的老將顏安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只有在比賽中訓練,才能發現自己的不足。天天訓練不參加比賽是不行的。但現在的問題是,參加更多的比賽似乎並不能提高這些年輕球員的成績。許多粉絲確實感到困惑。這些國乒選手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實際上,它來自競爭一詞。如果一名球員通過隊內比賽獲得了參加國際比賽的名額,他會非常珍惜。現在的國乒並不是通過隊內比賽來獲得參賽名額,而是採用教練組指定的方式參加國際比賽。每次參加比賽的人好像很多,但是隻要外援稍微強一點,想要奪冠還是有難度的。

所以,單純靠聚集人數來爭奪單打冠軍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國乒培養球員的方式,基本已經有了樣板,用千篇一律來形容是再合適不過了。國乒球員普遍單發,無論是主力還是非主力,都存在類似的問題。他甚至不能用自己的發球局限住對手。可謂一步一慢,一步一慢。此外,這些年輕的國乒球員無需隊內競爭就可以輕鬆獲得參賽名額。他們能珍惜比賽的機會嗎?林詩棟之所以會在決賽中出現較大的心理和情緒波動,不就是因爲他很少遇到類似的情況嗎?

尤其是在大比分領先的情況下,讓對方輕易追上比分,勢必會造成心理波動。想贏怕輸的心理會佔上風,影響擊球質量。這個問題不僅是年輕球員的問題,國乒的老將也是如此。

東京奧運會決賽,劉詩雯和許昕2-0領先,但被對手輕微反擊影響了心態,被對手連扳三局。決勝局更是0:8落後。爲什麼劉詩雯的球隊在奧運會開賽前對伊藤美誠的球隊保持着完美的戰績,卻無法在奧運會決賽中取勝?

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雖然他們在奧運會開打前的熱身賽中連敗,但知道自己已經拿下了奧運名額,所以整體心態還是比較放鬆的。再加上他們相對於競爭對手有着絕對的優勢,輕敵在所難免。所以,不能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裏,更不要說一對奧運混雙了。

因爲一旦出現傷病或者競爭力下降的情況,國乒很難做出補救。只有通過參賽名額的競爭,選手纔會遭遇挫折。真正打過比賽的球員,在國際賽場上也是有競爭力的。劉詩雯的例子已經很明顯了。女隊原主教練孔令輝避免了這種情況。還不是因爲劉詩雯外戰實力弱,沒有獲得奧運單打資格嗎?

但如今的國乒在這個問題上依然缺乏勇氣,並沒有採取競技的方式讓球員參賽。這樣一來,就會出現一個球員練了很多遍都看不到效果的情況。林詩棟在一二月份參加了各種比賽,基本沒有落後。但是,參賽人數不代表奪冠次數。

這種缺乏比賽規則的培養模式,註定單打很難奪冠,不具備奪冠能力的選手無法被看好。劉詩雯是前車之鑑,絕對不會只有林詩冬一個。一個球員在職業生涯的中前期還是要經歷更多的挫折,這對職業生涯的延長是有幫助的。

一些年輕球員的資源確實不錯,年紀輕輕就在國乒闖出了一片天地。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會遇到很多瓶頸。歸根結底是缺乏比賽造成的,決賽沒能奪冠就是這個因素造成的。不知道廣大粉絲朋友怎麼看,歡迎大家留言討論。陳元宇首輪止步,徐海東橫掃對手,牛冠凱戰勝賽琳薇

宗格曼擊敗博嘉德,張翔宇止步資格賽,秦宇軒橫掃對手

國乒女隊無老將,陳夢是"最年輕"的中生代選手,堪比孫穎莎

愛說真話的林詩棟是王楚欽的接班人,也是省隊的驕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