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樂居財經 魏薇

在工人眼中,孟凡偉是一位十分敬業的老闆,他經常在生產和營銷一線忙碌。早些年間,他放棄了政府部門的“鐵飯碗”出來創業,最早生產玉米青貯機割臺,後來做起了打捆機的生意。隨着國家政策對農業的支持不斷加大,花溪科技的規模也日益擴大。

遺憾的是,孟凡偉沒能親眼見證自己公司上市的高光時刻。在他去世後大約四個月時間,也就是去年12月12日,花溪科技(872895)通過北交所首發上市審覈。在此次上市前,花溪科技曾於2018年掛牌新三板。

在現代農業,機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目前,耕作時常用的大直徑方捆打捆機主要被紐荷蘭(全球)有限公司、美國愛科集團等少數國外公司壟斷,價格昂貴且維修保養不便。花溪科技的出現算得上一個破局者,其研發出的大型高密度打捆機一度成爲“國貨之光”。

據悉,花溪科技此次上市募集資金約1.3億元,用於年產5000臺農業收穫機械智能升級改擴建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股東多有公職經歷

在花溪科技的股東名單中,沒有雄厚的資本方站臺,但值得注意的是,其股東多具有新鄉市政府部門的工作經歷。

花溪科技成立於2008年,實際出資人爲孟凡偉的父親孟慶紀。當時,孟慶紀任新鄉市獲嘉縣花莊村支部書記,考慮到影響,於是將股權登記在孟凡偉之女孟芊名下。2012年,孟芊將其持有的發行人全部股份轉讓給其母李樹秀,後者自1991年至今任獲嘉縣財政局財務科科員。

孟凡偉曾先後任獲嘉縣縣委幹事、科長、獲嘉縣財政局控辦主任、獲嘉縣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辦事員、副主任、獲嘉縣工商業聯合會主任科員等公職,於2015年9月退休,2016年4月李樹秀將持有的花溪科技股份全部轉讓給孟凡偉。

據披露,孟凡偉曾多次佔用公司資金,在2018年至2021年間,通過供應商、客戶和個人卡往來等形式佔用資金分別爲 650萬元、405.50 萬元和 329.28 萬元,合計1384.78萬元

2022年8月17日,時年54歲的孟凡偉突發心臟病去世。隨後,孟凡偉之子孟家毅接任花溪科技董事長一職。

公開資料顯示,孟凡偉逝世前直接持有公司2543.46萬股股份,間接持有公司1.4萬股股份,合計持有股份佔花溪科技總股本的59.84%,爲花溪科技原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其配偶李樹秀直接持有公司200.00萬股股份,均爲孟凡偉與其配偶李樹秀的夫妻共有財產,二人共計直接持有公司總股本64.52%的股份,間接持有公司0.03%股份。

遞表前,孟家毅直接持有公司1271.73萬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29.91%,間接持有公司1.4萬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0.03%;李樹秀直接持有公司1471.73萬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34.61%。 

2022年10月13日,孟家毅與李樹秀簽署《表決權委託協議》,李樹秀委託孟家毅行使其持有的公司1471.73萬股股份所對應的表決權。至此,孟家毅成爲公司控股股東,孟家毅及李樹秀爲公司實際控制人。

此外,孟家毅配偶的母親李素玲、祖父張安興也在公司持有股份,二者分別持有花溪科技4.04%和19.59%的股份,是孟家毅與李樹秀的一致行動人。

二人與孟凡偉父子的職業經歷相似,都曾任國家公職人員。李素玲曾任獲嘉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辦公室科員,張興安任獲嘉縣供銷合作社財務科科長。

創始人突然離世後,公司的重擔落到了孟凡偉親人的肩上,但其子和配偶的經驗卻不足。招股書中明示,其子孟家毅此前僅有一定企業經營管理經驗,如果未來採取不同的經營方針、發展戰略和管理思路,可能帶來公司未來經營層面的不利影響。其妻李樹秀在事業單位工作,尚無實際企業管理經驗。

超90%收入來自打捆機

2008年,花溪科技自主研發玉米籽粒收穫割臺,2015年,花溪科技轉型升級,聚焦打捆機業務,先後研製出牽引式撿拾型打捆機、與小麥收割機配套的掛接式打捆機。

2018年開始,花溪科技開始專注於打捆機業務,在牽引式撿拾型打捆機的基礎上推出牽引式粉碎型打捆機,實現全面秸稈打捆的延伸。2020年,其先後推出了效率更高的牽引式兩道繩、三道繩方捆打捆機。

根據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內部統計數據,2021年國內12家主要打捆機企業的打捆機銷量中,花溪科技排名第二,其中方捆打捆機的銷量排名第一。

截至其招股說明書籤署日,花溪科技已獲得3項發明專利權、39項實用新型專利權和3項外觀設計專利權。

去年5月,花溪科技舉辦花溪玉田HX1290XD大型高密度打捆機研製成功慶祝儀式。中國農機協會對此產品給予了高度評價,稱其不僅填補了我國高端打捆機領域的空白,也將打破國外打捆機品牌壟斷的局面。

接着在12月,花溪科技在河南新鄉國際商務中心召開新品發佈會,推出了我國首臺高密度六道繩打捆機。孟家毅直言,這對於花溪科技來說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但高度聚焦同一類型的產品,給花溪科技造成了一定的侷限性。2019-2021年和2022年前9個月,打捆機銷售收入佔花溪科技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爲 80.21%、92.84%、94.76%和 93.97%,呈上升趨勢。

從產品類型來看,花溪科技的產品結構較爲單一,主要爲牽引式打捆機,佔打捆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爲97.72%、97.37%、99.77%和100.00%。

千萬訂單真實性存疑

業績層面來看,2019年至2021年,花溪科技的營業收入持續增長,分別爲9876.65萬元、13756.74萬元和17441.83萬元,複合增長率爲32.89%。

受疫情影響,其在2022年1-9月營業收入同比下滑17.45%,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同比下滑8.87%,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同比下滑16.78%。

另外,花溪科技營業收入受農機補貼政策和市場需求波動的影響較大。報告期內,花溪科技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金額分別爲169.65萬元、18.04萬元、158.80萬元和283.66萬元,佔歸母淨利潤的比例分別爲11.01%、0.68%、5.58%和11.7%。

從銷售方式來看,花溪科技主要採用買斷式經銷模式和直銷模式,前者爲主要方式,並對絕大部分經銷商採用“先款後貨”的信用政策。

報告期各期末,花溪科技應收賬款賬面餘額分別爲2231.08萬元、1684.78萬元、1407.59萬元和1458.46萬元,佔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爲27.67%、21.42%、16.33%和14.42%;賬齡1年以上應收賬款餘額佔比分別爲69.27%、64.78%、60.36%和 65.21%,對應的壞賬計提比例分別爲10.04%、22.64%、56.52%和 14.42%。

前五名應收賬款佔期末餘額合計數的比例分別爲77.73%、87.22%、90.26%和80.49%,佔比較高。花溪科技解釋稱主要是由於新鄉乾潤拖欠大額貨款、公司對除新鄉乾潤外的唐河恆潤達等交易額較大且信用良好的經銷商以及主機廠河南中聯等客戶給予一定信用期所致。

樂居財經《穿透IPO》查閱招股書發現,報告期內,新鄉乾潤的欠款數額一直最高,且遠遠高於其他四位欠款方。在執行信用期原因一欄,新鄉乾潤被註明的原因是“當地政府採集”。

據企查查,新鄉乾潤成立於2018年2月,法定代表人和實際控制人均爲侯香穗。成立僅三個月後,這傢俬人企業就成爲了花溪科技的千萬級大客戶。2018年5月,花溪科技曾分兩批向新鄉乾潤銷售打捆機184臺,合計金額 1114.40 萬元。尤爲重要的是,這筆千萬元的訂單,大部分款項已計提壞賬,計提理由爲“收回可能性較低”。

就此,監管層在問詢函中質疑花溪科技與新鄉乾潤交易的真實性,並請花溪科技說明新鄉乾潤成立不久便成爲發行人應收賬款第一大客戶的原因。

就回復來看,花溪科技聲稱,“基於公司同處新鄉市的地理優勢及農機細分行業的市場地位,新鄉乾潤經考察後有意與公司合作。”而選擇與新鄉乾潤合作的原因,則是“公司認爲該項目有政策支持,同時考慮支持家鄉發展等因素,決定和新鄉乾潤簽訂農機銷售合同。”

截至 2018 年末,新鄉乾潤欠款額爲 1114.40 萬元,並在2019 年度回款157.99 萬元。

在2019年末和2020年末,花溪科技對新鄉乾潤的應收賬款均爲956.41萬元,壞賬準備分別爲95.64萬元和286.92萬元。2020年8月,花溪科技曾向獲嘉縣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新鄉乾潤償還所欠貨款。法院判決限額凍結被申請人新鄉乾潤、周學強、宋鵬在金融機構的存款870.00萬元或查封同等價值的財產。

2020年底,花溪科技與新鄉乾潤合解,後於2021 年 4 月和 5 月共計收回貨款264.40 萬元。

此後,新鄉乾潤未按還款計劃支付貨款,且多次催收無果,花溪科技開始按單項對其100%計提壞賬準備,金額達692.01萬元,佔當期應收賬款期末餘額的47.45%。這也造成了花溪科技在2021年壞賬計提的比例奇高。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