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北京商報

繼2022年末宣佈收購一家MGA平臺後,泛華控股集團(以下簡稱“泛華”)又計劃通過換股的方式收購吉林中吉世安保險代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吉保代”)。2月6日,泛華公告稱,將收購中吉保代51%的股權,交易預計將在2023年一季度內完成。

從收購MGA平臺到收購保險中介機構,泛華動作頻頻,目的在於打造一個開放平臺。當前,行業真的需要一個針對保險中介的開放平臺嗎?從一家保險中介機構變身爲一個開放平臺,泛華還有多遠的路要走?

欲參股或併購20-30家中介

被稱爲“亞洲保險中介第一股”的泛華近期開啓了“買買買”模式,開始頻繁收購保險中介機構。

2月6日,泛華公告稱,將收購中吉保代51%的股權,交易預計將在2023年一季度內完成。不過,從雙方協議內容來看,這次收購併不是真金白銀的交易,而是將採用換股的方式,幷包含了對賭協議。

具體來說,泛華將以最高68.3萬股泛華美國存托股票置換中吉保代51%的股權。中吉保代預計2025年達成總保費規模約2.1億元,並承諾2025年達成淨利潤1500萬元,2023-2025年複合增長率分別爲16%和44%。

除了收購中吉保代,泛華有關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泛華近期還會收購一家保險中介機構,相關收購公告也將於近期發佈。此外,在2022年末,泛華已經宣佈收購MGA平臺中融慧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融慧金”),同樣是採用換股的方式,計劃增發6200萬普通股新股,置換中融慧金57.73%的股權。

所謂MGA平臺,是一種特殊的保險中介機構,MGA的全稱爲ManagingGeneralAgent,即管理型總代理,MGA平臺指爲保險人履行一部分管理和承保功能的機構,而後逐漸發展爲一種特殊的代理模式,指保險人將其承保權限授權給一家代理人,代理人經授權後代理保險公司簽訂保險合同。泛華此次收購的中融慧金成立於2018年,2021年壽險總保費規模14.4億元,其中新單保費7.3億元。

北京商報記者瞭解到,泛華之所以“買買買”,其實是在加速佈局其開放平臺戰略。2022年末,泛華公佈了其打造開放平臺的發展戰略。據介紹,泛華開放平臺將爲市場各類主體提供包含統一合規框架、全市場產品與服務貨架、科技與數字運營能力、專業培訓服務支持、流動資金與資本變現通路等。

泛華董事長鬍義南表示,期待在未來一兩年完成對20-30家中小保險中介機構的參股或併購,並通過與中融慧金的MGA平臺融合,鏈接300-500家中小保險代理機構渠道。

平臺化賽道逐漸擁擠

從發展規劃來看,泛華將改變其現有的商業模式,從保險中介機構變爲平臺提供方。

談及保險中介搭建開放平臺,有保險中介機構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解釋,對於一些中小保險中介機構來說,未來或無需進行成本高昂的科技投入,便可以通過開放平臺銷售產品,類似如今的電商平臺淘寶、京東拼多多等。

資深精算師徐昱琛也表示,通過開放平臺,能夠爲消費者提供更加豐富的產品和服務,對於平臺提供方來說,則能夠獲得更多的業務。

實際上,在中介渠道見頂和保險代理人脫落的大環境下,打造開放平臺已經成爲行業共識,除了泛華,其他頭部保險中介和保險科技公司也有類似動作和佈局。北京商報記者瞭解到,在2018年,水滴公司就已經建立了開放平臺,並在此後推出了水滴開放平臺2.0。在2021年,第三方互聯網保險平臺慧擇也上線了“慧擇開放平臺”。針對車險業務,車車科技推出了SaaS平臺。

“現在市面上做平臺、做系統以及做MGA,很多中介公司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對於泛華來說,將面臨同行的競爭。”曲速資本、保觀創始人楊軒表示,泛華需要考慮的是如何擺脫低水平的競爭,和同行拉開差距。

除了同行競爭,前期的大量投入也是泛華需要着力解決的。有業內專家直言,對於泛華來說,收購20-30家保險中介或許能夠實現,但是未來如果是200家、300家公司,泛華便很難通過收購實現管控。楊軒也表示,在搭建開放平臺過程中,前期不一定會有比較大的收益,而泛華本身已經在資本市場上市,需要考慮如何平衡前期投入和資本市場對於利潤的要求。

上述保險中介機構負責人則直言,目前對這種開放平臺新模式還處於探索階段,泛華想要打造開放平臺並形成穩定的盈利模式,除了自身過硬的專業能力,也需要相關政策監管支持。

儘管要面臨前期投入、同行競爭,但“平臺化”的發展模式無疑是對保險中介銷售渠道的重塑。楊軒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從行業發展角度來看,確實需要一個這樣的開放平臺,因爲當前行業有很多中小保險中介機構,需要搭建自己的培訓體系、出單系統和監管規定的信息系統,有些系統比較複雜,需要投入比較高的成本,如果有一個開放平臺能夠以相對較低的價格提供這些服務,有望滿足這些中小保險中介的基本要求。並且,隨着規模增加和資金、人力投入增多,未來將會形成聚集效應。

北京商報記者 陳婷婷 李秀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