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已經增加至13款,涉及9家險企,包括中國人壽、人保壽險、太平人壽、太平養老、泰康人壽、國民養老保險、新華保險、陽光人壽、工銀安盛人壽。

13款產品

● 本報記者 薛瑾 

日前,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陣容進一步擴大,同時產品種類進一步豐富,除了專屬商業養老保險之外,還擴展到兩全保險及養老年金保險等。中國證券報記者從業內瞭解到,面對個人養老金保險這一藍海業務,越來越多險企正在積極備戰,聚焦相關產品的儲備和開發。業內人士表示,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具有清晰的投資風格和相對穩健的收益,是保險業參與個人養老金業務的優勢之一。

新產品推出速度有望加快

根據中國銀行保險信息技術管理有限公司網站最新披露,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日前迎來擴容。截至1月末,在去年11月公佈的首批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名單的基礎上,增加了五家險企的6款產品。

目前,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已經增加至13款,涉及9家險企,包括中國人壽、人保壽險、太平人壽、太平養老、泰康人壽、國民養老保險、新華保險、陽光人壽、工銀安盛人壽。

在首批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名單的基礎上,新華保險、陽光人壽、工銀安盛人壽的產品首次進入名單,中國人壽和太平人壽則分別入圍第二隻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

新增產品包括新華保險的卓越優選專屬商業養老保險、太平人壽的太平鑫多多兩全保險(互聯網專屬)、陽光人壽的陽光壽養老年金保險、工銀安盛人壽盛享頤年養老年金保險和金賬戶年金保險(萬能型)。

中國證券報記者從業內獲悉,上述名單之外的多家險企也在積極籌備相關業務,後續新產品推出速度有望加快。

種類進一步豐富

此前第一批落地的個人養老金保險均爲專屬商業養老保險,隨着產品的擴容,產品種類也進一步豐富,加入了兩全保險、年金保險。“產品種類和選擇範圍的增加,爲消費者在個人養老金投資期間調整保障方案提供了便利。”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據業內人士介紹,一般來說,專屬商業養老保險投保門檻較低、保費繳納方式和金額靈活;兩全保險、年金保險的投保門檻相對要高一些,年繳保費更多且需連續繳費。預計後續會有更多搭配萬能賬戶的年金保險被納入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之列。消費者可根據現金流情況,對風險的承受能力以及對養老的需求來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入選個人養老金保險的7款產品中,穩健型賬戶2022年結算利率集中在4%至5.15%區間;而進取型賬戶2022年結算利率均達到5%及以上。分析人士稱,從業內結算利率的水平來看,險企在長期資產負債管理方面的優勢不言而喻。

農銀人壽總經理梅勵認爲,個人養老金產品配置上,從保險資金投資的特點來看,保險產品相對更加長期,業務更爲穩定,收益自然有保證。

放大差異化競爭優勢

當前,除了保險業積極發力個人養老金業務外,銀行、公募基金等也在搶灘個人養老金融市場,各類主體競爭日趨激烈。業內人士建議,建立並放大差異化競爭優勢,是險企突圍的關鍵因素。

在長江養老險總經理王海峯看來,個人養老金制度推出後,銀行業的先天優勢明顯,商業銀行覆蓋了賬戶開設、產品代銷和業務諮詢等多項功能,保險和基金則更多扮演了產品發行的角色。

王海峯也指出,保險業參與個人養老金業務具有一定優勢。如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的身故賠償和失能護理賠付等非投資功能,能夠充分發揮“保底+保障”的雙重優勢,提供具有清晰的投資風格且具有穩健收益的產品;其他個人養老金產品則無法提供。保險業具有綜合的康養服務優勢以及長期的養老金管理經驗等。

梅勵表示,未來養老保險產品仍須不斷創新,朝着不斷完善養老服務、解決各類養老問題的方向發展;未來保險公司將不再是保險單一產品的生產者,而是養老問題的主要解決者、養老服務的重要提供者。

“在全球資本市場動盪加劇和長端利率下行的情況下,如何進一步優化大項資產配置和投資策略,通過金融手段創新獲取更加優質高收益的資產、爲個人養老金帶來更具競爭力的長期投資回報率,也是未來保險業需要面對的挑戰。”王海峯表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