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多家白酒公司業績報喜時,有的公司卻喊虧。目前,已有3家白酒上市公司對2022年業績預虧,另有一家公司淨利潤也連續下滑。進入2023年,部分白酒企業日子並不好過,白酒行業分化在加快。

3家公司報虧1家公司淨利下降

順鑫農業預告稱,預計2022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6.8億元至-5.2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08.30%-764.70%(上年同期1.02億元);營業收入爲111.9億元至121.9億元(上年同期148.6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8%-25%。

金種子表示,預計2022年度虧損1.75億元-1.95億元。業績變動主要原因是期內公司啓動了組織、品牌、產品等業務的重塑工作,市場處於適應調整期。

海南椰島發佈業績預告,預計2022年全年虧損1億元至1.2億元,同比上年減66.28%至99.53%。

另外,伊力特發佈業績預告,預計2022年度實現淨利潤約1.66億元左右,同比減少46.9%。

2021年,20家白酒上市公司中,僅有兩家淨利潤爲負,分別是金種子酒和*ST皇臺,分別虧1.66億元和1400萬元。

目前還有多家公司沒有發佈業績預告,據目前預測,2022年各上市公司虧損面在擴大。

不過,目前*ST皇臺表示,預計2022年度,公司實現淨利潤580萬元-750萬元之間,實現了扭虧爲盈,“帽子”有望保住。

順鑫農業白酒地產均虧

提到順鑫農業,有些人也許不那麼熟,但提及牛欄山,相信不少人都知道。

順鑫農業發佈2022年度業績預告稱,預計營業收入爲111.9億元至121.9億元,淨虧損5.2億至6.8億。

2021年,順鑫農業淨利潤僅1.02億元,較上年下降75.64%。2020年,順鑫農業營收155.11億元,同比增4.1%;淨利潤4.2億元,同比降48.1%。

順鑫農業淨利潤已是連續三年大幅下降,到去年已是大幅虧損。

順鑫農業於1998年11月4日在深證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是北京第一家農業類上市公司,公司擁有“牛欄山”、“鵬程”、“牽手”等中國馳名商標,旗下有白酒業務、地產業務和屠宰業務三大業務。在業績預告中,順鑫農業將虧損原因歸於計提資產減值及疫情影響。

對於順鑫農業來說,房產業務拖累嚴重。根據公開數據,2016年以來順鑫農業的房地產業務一直處在虧損狀態,從2016年到2021年6年時間虧掉了19.22億元,2019年至2021年,旗下順鑫佳宇分別虧損-3.39億元、-5.34億元以及-3.81億元;淨資產分別爲-9.19億元、-14.52億元以及-18.33億元。據瞭解,僅2021年公司賬面的有息負債就高達68.73億元,產生利息費用達到2.62億元,是當年歸母淨利潤的2倍多。

從2022年半年報得知,順鑫農業的白酒收入爲49.1億元,同比減少24.88%。順鑫農業白酒產品普遍都出現銷量下降。42度500ml牛欄山陳釀酒同比減少24.13%,42度265ml牛欄山陳釀銷量同比減少28.42%,52度500ml牛欄山陳釀銷量同比減少10.52%。

而被牛欄山寄予厚望的魁盛號也沒有起到預期的效果,魁盛號系列爲代表的高檔酒營收約3.56億元,同比減少55.20%。中低檔次白酒的營收也出現了下滑,以珍品、金標陳釀、牛欄山一號系列爲代表的中檔酒營收同比減少4.25%;以陳釀、傳統二鍋頭爲代表的低檔酒營收同比減少23.20%。

金種子酒近7年有5年虧損

作爲安徽的“四朵金花”,金種子酒比順鑫農業還慘,近7年有5年都在虧。

金種子酒成立於1998年7月,是安徽金種子集團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其前身是建於1949年7月的國營阜陽縣酒廠,是新中國首批釀酒企業。1998年8月12日,金種子酒股票在上交所上市。在安徽,金種子酒曾與古井貢酒、口子窖、迎駕貢酒等並稱爲“徽酒四朵金花”。

近年金種子酒可以說是連年虧損。2016年-2019年,金種子酒扣非後淨利潤分別爲0.05億元、-0.03億元、0.18億元、-2.28億元。2019年-2021年,金種子酒的扣非淨利潤分別爲-2.28億元、-1.14億元和-1.96億元。

公司解釋利潤變化時提到,公司生產銷售的酒類中,低端產品佔比很大,而中高端產品市場基礎仍較薄弱。

2022年2月,金種子酒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安徽金種子集團唯一股東阜陽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擬以非公開協議轉讓的方式,將所持金種子集團49%的股權轉讓給華潤(集團)全資附屬企業華潤戰略投資有限公司。華潤戰投成爲金種子集團第二大股東。

華潤入局之後,金種子酒迎來管理層“大換血”。如今金種子酒現有7位董監高中,“華潤系”佔據5席,其中3名高管進駐金種子酒核心管理層,分別爲總經理何秀俠、財務總監金昊、副總經理何武勇;另有華潤雪花啤酒董事長侯孝海出任金種子集團董事,華潤雪花啤酒監事李小冬出任金種子集團監事。

但華潤進入到目前還沒改變金種子酒虧損狀況。

海南椰島連續兩年虧損

海南椰島發佈業績預告,預計2022年全年虧損1億元至1.2億元,同比上年減66.28%至99.53%。

海南椰島解釋本次業績虧損原因爲,2022年度公司受全國疫情影響,酒類及飲料業務市場動銷較慢,酒飲收入未能達到預期,同時因酒類業務戰略調整使產品品系變動導致酒類整體毛利率降低,因此當期營業毛利無法覆蓋當期的經營費用,出現經營虧損。

海南椰島也曾雄心勃勃,2021年初,海南椰島訂立品牌發展大綱,即:圍繞“大健康產業”爲中心主幹,以滋補型椰島鹿龜酒、輕養型椰島海王酒、健康型椰島白酒爲三大戰略產品的“一樹三花”的品牌戰略佈局。三個月的時間內,海南椰島完成了對濃香、清香、醬香三大主流白酒品類的戰略佈局。

海南椰島甚至規劃,未來五年內,擬投資50億元,試圖打造規模僅次於茅臺的“仁懷第二大醬香酒企業”。

但是,海南椰島也是常年虧損的企業,近7年有5年都是虧損。

數據顯示,海南椰島2016年和2017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爲-0.35億元和-1.06億元。

2018年,其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扭虧爲盈達4051.33萬元,盈利主要原因在於公司以公開掛牌的方式轉讓全資子公司海南椰島陽光置業有限公司60%股權和出售椰島綜合樓實現收益。

2019年淨利潤爲虧損2.68億元。2020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430.88萬元。2021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約6014.09萬元,同比大幅下滑347.4%。

新疆伊力特也是從2019年後其淨利潤就一直下降。

2020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爲3.42億元,同比下降23.48%。2021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13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8.53%。2022年全年盈利約1.66億元,同比上年減46.9%左右。

封面新聞記者喻奇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