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篇  颜渊第十二简介

从今天开始进入“颜渊第十二”的学习。本篇共计24章。主要记录了孔子回答他的几位弟子向他请教的怎样才是行仁、怎样才是明智、怎样治理政事、怎样崇德辨惑、怎样算是君子等问题。其中也记录了鲁哀公、齐景公、季康子问政。

本篇著名的文句有:“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等。

本篇形成的成语有:“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察言观色 、成人之美、风行草偃、 肤受之诉、恭而有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浸润之谮 、克己复礼 、内省不疚、 片言折狱 、色仁行违 、四海之内皆兄弟、 驷不及舌、通力合作、 一朝之忿 、以文会友、“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足食足兵、“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博闻约礼、色取仁而行违、举直错枉、不可则止等。

【12.1】——克己复礼为仁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克己复礼为仁:①朱熹认为,“克己”就是战胜自我的私欲,“复礼”就是应当遵循天理,“克己复礼为仁”,是说能战胜自己的私欲而复归于天理,自然就达到了仁的境界。②克:能、能够。克己:能够去昭明自己的高尚的德行。能够自觉地地做出合乎礼制的行动,只有这样才可以说达到了“仁”。

颜渊请教怎样行仁。孔子说:“能够自己做主去实现周礼的要求,就是行仁。不论任何时候,都能够自己做主地走在人生正道上,天下人都会肯定,你是走在人生正途上。走人生正道是完全靠自己的,难道还能靠别人吗?”颜渊说:“请您指点一些具体做法。”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去看,不合于礼的不去听,不合于礼的不去说,不合于礼的不去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努力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感悟】

朱子《集注》: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为仁者,所以全其心之德也。盖心之全德,莫非天理,而亦不能不坏于人欲。故为仁者必有以胜私欲而复于礼,则事皆天理,而本心之德复全于我矣。归,犹与也。又言一日克己复礼,则天下之人皆与其仁,极言其效之甚速而至大也。又言为仁由己而非他人所能预,又见其机之在我而无难也。日日克之,不以为难,则私欲净尽,天理流行,而仁不可胜用矣。

程子曰:“非礼处便是私意。既是私意,如何得仁?须是克尽己私,皆归于礼,方始是仁。”又曰:“克己复礼,则事事皆仁,故曰天下归仁。”

谢氏曰:“克己须从性偏难克处克将去。”

程子曰:“颜渊问克己复礼之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四者身之用也。由乎中而应乎外,制于外所以养其中也。”

钱穆《论语新解》: 仁存于心,礼见之行,必内外心行合一始成道,故《论语》常仁礼并言。……言天下于此归仁,原义当谓茍能一日克己复礼,即在此处,便见天下尽归入我之仁心中。人心之仁,温然爱人,恪然敬人。礼则主于恭敬辞让。心存恭敬,斯无傲慢。心存辞让,斯无伤害。对人无傲慢,无伤害,凡所接触,天下之大,将无往而不见其不归入于我心之仁矣。是则效在内,不在外。

一、为仁由己

"仁"和"礼"的关系是怎样的?孔子的礼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礼,不仅讲制度,讲规范,还讲带着仁爱之心去执行这些规范;孔子的仁是礼指导下的仁,是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仁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

人的主动性是行仁的关键。孔子的思想精华就是化被动为主动地行仁,把人们这一生不分善恶的糊涂、被动引导到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去做该做的好事。仁乃是出于本心的,故需要从自身主动做起,这种主动的真诚引发力量由内而发,不是别人叫我做的,是我自己愿意做的。人生才有他的快乐而言,才有价值可言,“克己复礼为仁”,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贯穿于《论语》一书的始终。

二、克制自己膨胀的私欲

如果我们还没有达到“完全能够自主行仁”的时候,“克己”就是心灵的净化器,就是克服自己膨胀的私欲。在庄子的观念中叫“心兵”,心里在用兵,是天理与人欲之争,人一天到晚都在这种矛盾之中。如果平凡的人能把膨胀的欲念克服下去,也就进入和谐境界了。

克己以后,就恢复了“礼敬”的境界。是内心对自己的珍重,保持克己的自我诚敬的状态,从这里发展下去,对人对事处处有诚敬,就是天人合一的人生自在的最高境界。

假如有一天真正做到了“克己复礼”的境界,就归到了天人合一、物我同体的仁境,宇宙万象便与身心会合,成为一体了,从而“随心所欲而不越矩”。

三、化消极为积极

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人都处于人际之中,周边有很多不懂“修身”的人,贪嗔痴慢疑、吃喝嫖赌抽,故又要从抵制外部的诱惑做起。抵制的最好方法就是远离“四非”。

人生宛如迷宫,游荡于其中的人们太容易迷失方向,没有一个明确的人生目标是难以找到出路的。所以,人们的所闻、所见、所言、所动,都需要一个明确的内心的辨别。我们不仅不去听看那些非礼的东西,还要主动地去听、去看、去宣传、去做那些“有礼、有仁”的事,内心明就能方向正,方向正就不至于在没有辨识中堕入迷惘。

四、克己欲以厚天下的汉文帝

“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之一,它的产生,司马迁认为源于汉文帝本人“德至盛也”。

史料记载,汉文帝有诸多嗜好。他好游猎,有一段时期“日日射猎”,大臣贾山、袁盎曾为此切谏。后来有人献千里马 ,文帝下诏曰:'朕不受献也,其令四方毋求来献’”,并命令减省御马以供给普通邮递。

汉文帝不但能克己以从善,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能控制一己之羞怒等负性情感以从善。 一次,汉文帝经过中渭桥,有一个人突然从桥下跑出,文帝坐车所驾的马受到惊吓。 廷尉张释之奏明判他罚款。文帝愤怒地说:“这个人明明惊吓到我的马,幸亏我的马温柔和顺,换了别的马,难道不会使车坏而伤害到我吗!但是廷尉才判他罚款!” 但当张释之以法为准绳力争后,“良久,上曰:'廷尉当是也’”。“良久”二字凸显出文帝内心“私我”与“公法”斗争的程度,最终他却能去掉帝王的尊严而遵从国法,承认张释之裁断正确。文帝可谓是以其仁善推及百姓的仁君。

五、福由德兴

“福由德兴”,汉文帝以他的仁德修身、治民、理诸侯和安四境,造就了人民之福、国家社稷之福,同时他本人由此赢得了千古赞颂,所以也成就了自身之福。“德者得也”,从汉文帝的具体实践,可见施政者的仁德人格对国家政治的有利影响,并且,仁德并不是懦弱无力,毫无原则,恰恰相反,仁德是指最恰切解决问题的“度”,它是事物达到最高和谐的手段和途径,以“仁”立身,以“仁”治民,以此仁德落实到具体政事而孵化出清明祥和的太平盛世。

学习《论语》可以修心养性!会让生命在百转千回中多一份厚重与福气,我已经在“简书”发表了百余篇感悟,如果想系统地看,请在“简书”搜索引擎搜“教育参悟人”。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