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海峽時報》2月6日文章,原題:爲何印度的億萬富豪對莫迪來說未必是好消息莫迪以強勁的勢頭進入2023年。《今日印度》上月公佈的全國民調顯示,過去兩年來他的政府支持率從56%提升至67%。即便如此,上月發生的3件看似不相干的事情讓人覺得,並非一切都在按莫迪的意願發展。

首先,就在代表們上月齊聚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時,樂施會發布《富者生存》報告。印度部分出現了一些驚人的數字:如今最富有的1%的印度人坐擁該國總財富的40.5%,50%的底層民衆僅擁有約3%。從疫情暴發至去年11月期間,印度擁有10億美元以上的富豪的財富增加約121%,而飢餓的印度人幾乎翻了一番,達到3.5億。與此同時,印度擁有10億美元以上的富豪人數從2020年的102猛增至166。樂施會稱之爲“駭人聽聞的不平等”。

其次,在樂施會發布該報告幾天後,英國廣播公司(BBC)播出了一部有關莫迪職業生涯的調查紀錄片,其中披露了英國政府對他處理2002年古吉拉特邦騷亂的調查,當時莫迪擔任該邦首席部長。該報道稱邦政府允許暴力持續發生,助長“免受懲罰的氛圍”,對此“首席部長莫迪負有直接責任”。印度政府禁止該片在印度播出。

第三,美國做空機構上月發佈報告,稱阿達尼擁有的企業集團存在可疑行爲,該報告對該集團提出包括操縱股票在內的一系列指控。

即使距離大選仍有一年多時間,這些事態發展肯定會給人民黨和莫迪帶來一些混亂,它們很可能成爲2024年大選爭議的焦點。以樂施會報告爲例,它可能會成爲“裝滿彈藥”的工具。儘管億萬富豪激增有助於在國外建立印度發展案例,但在國內卻不那麼令人舒服。美國做空機構的報告加劇了人們對其中一些財富是如何積累起來的懷疑。莫迪政府封殺BBC的紀錄片也給人一種易怒的印象。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莫迪政府的強硬反應反而會吸引更多注意。

至於針對阿達尼集團的指控,該集團過去5年來的迅猛崛起,與莫迪政府的政策不無關係。在一定程度上,阿達尼品牌和該集團的全球野心已經成爲公衆心目中莫迪本人對印度宏偉願景的代表。對阿達尼本人來說,跌出十大富豪行列可能並沒什麼,但這有可能在其他重要方面對他產生影響。例如,去年阿達尼曾承諾將花費6000億盧比資助印度醫療、教育和技能發展行業。鑑於他對莫迪的忠誠度,可以猜測許多此類資助項目將以莫迪的名義進行,從而幫助提升莫迪的形象。他是否還有能力得償所願仍有待觀察。

現在斷言莫迪本人在政治上是否會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還爲時過早,但可以想象人們對莫迪的攻擊線正在形成。(作者拉維·韋洛爾,崔曉冬譯)

相關文章